听王蒙老师讲文学创作

标签:
生活记录 |
听王蒙老师讲文学创作
(2023年03月21日
文学与时间、空间、想象、语言,是密切联系着的,是没有办法分割开来的……
有的作家有自己的根据地,也就是有自己最熟悉、最热爱的地方;有的作家则没有,看不出来……
一个作家对生活充满兴趣,对国家充满兴趣,对写作充满兴趣,对人物和环境充满兴趣,对爱情充满兴趣,才能够写出好的作品……
这是今天上午王蒙老师在鲁迅文学院讲座的要点。
讲座时,88岁半高龄的王蒙老师,虽然没有讲稿,但逻辑非常严密,思维极其敏捷,表现出超人的记忆力,朗诵出几段诗歌名篇的精句。
王蒙老师结合自己文学创作,讲了他19岁创作的《青春之歌》的经过,也讲到他在新疆伊犁生活的16年的生活劳动和创作,同时讲了他的《这边风景》。
去年7月中下旬,我有幸赴新疆伊犁参加“全国多民族作家培训班”,参观了王蒙老师曾任副大队长的巴彦岱大队的旧址,对王蒙老师在那里的情况有了更多了解。今天听王蒙老师的讲座,就觉得更亲近。
我有以下的感触和体会:
第一、王蒙老师是一个始终热爱生活的人。他已经88岁半高龄,没有躺平一天,每天还坚持读书和创作。他还用英语等语种,介绍国外的著名作家,用维吾尔语与大家分享新疆各少数民族的丰富生活和风土习俗、美景。真是不得了。
第二、王蒙老师是一个与时俱进的人。在讲座中,他讲到最近的很多新词、网络语言。尤其他讲到学习人民领袖关于文艺工作的讲话中,都列举的是文学方面的例证,使我深受教育。
第三、王蒙老师是一个勤奋写作的人。他是作家,同时也是诗人。他的作品非常丰盛。我在学生时代读过他的《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刚当兵不久,他的《青春万岁》出版了,就到书店里购买了一本,连着读过两遍。后来又读了他的《恋爱的季节》、《狂欢的季节》和《失态的季节》等。
第四、王蒙老师是一个对作品很负责的人。他的作品创作完成以后,都不急着去发表,都要压一压,再作认真修改后,才拿出来发表。有的作品一压就是几十年。
我比王蒙老师小25岁,看了人家的精气神,就觉得自己真是未老先衰,感到很惭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