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数据分析研判县情
(2022-08-16 04:11:50)
标签:
生活记录 |
从数据分析研判县情
(2022.08.15.
按照2021年的统计数据,全县辖7镇4乡1个管委会,即:豫海镇、河西镇、韦州镇、下马关镇、预旺镇、王团镇、丁塘镇、马高庄乡、张家塬乡、田老庄乡、兴隆乡、石狮管委会。共有142个村委会,11个居委会。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16032万元,人均37648元(与全区的62549元相比,相差24901元;与吴忠市54933元相比,相差17285元)。纵向比,我们的发展增速很快,横向比,我们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正处在一个追赶阶段。
地区生产总值“三产”的构成:第一产业占17.2%,第二产业占38.2%,第三产业占44.6%。从这个比例来看,我们不再是一个农业大县,第二、第三产业正在崛起,也是我们今后发展的重点和新的增长极。
全县总户数115861户,其中农业户74530户,占总户数的64.3%;城镇户41331户,占总户数的35.7%。
全县户籍人口387657人,其中:
乡村人口264859人,占总人口的68.3%,户均3.6人;
城镇人口122789人,占总人口的31.7%,户均3.0人;
回族人口337422人,占总人口的87%;
全县常住人口32.4万人,其中:
城镇人口14.3万人,占44.1%;
乡村人口18.1万人,占55.9%。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44.14%。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037元(在全区排第20位,全区38291元,相差9254元;在吴忠市排第4位,吴忠市33590元,相差4553元)。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656元(在全区排第18位,全区15337元,相差2681元;在吴忠市排第4位,吴忠市16139元,相差3483元)。按照乡村户均3.6人计算,户均可支配收入45561.6元,仍然处于一个低收入水平,有效增加脱贫户的收入,仍然是重中之重、最艰巨的任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功不能有丝毫松懈。
全年粮食总产量31.6万吨(3.16亿公斤),人均815.2公斤;小麦产量1.6万吨(0.16亿公斤),人均41.3公斤;玉米产量26万吨(2.6亿公斤),人均670.7公斤。在粮食生产上,我们不能自产自足,大米、面粉主要还是依赖于输入。
牛存栏7.7万头,按照乡村总户数,户均1.03头;羊只存栏108.2万只,按照乡村总户数和总人口,户均14.49只,人均4.08只。牛羊养殖的规模,还不够大,而且养殖仍然处在一个不平衡的发展阶段,没有养殖牛羊的户数居多,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还不够多,发展的潜力还非常大。
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是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因此,我们要深刻理解“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开发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的重要论述,要正视县情、分析县情、研判县情,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有效增加农民群众的收入出发。
全县有55多万亩引黄灌溉水浇地,按照乡村26.5万人口算,人均超过了2亩,这是最大的优势,怎么才能够把结构调优,实现高质量的发展,这是一个重大的现实课题。过去我们常讲,畜牧业是我们的半壁江山,我们有养殖业的传统和经验,这又是一个很大的优势,现在的问题,就是在规模上怎么扩大,质量上怎么提升。旱作塬区,种植覆膜西瓜、甜瓜和小杂粮,也是优势,最近下去看到谷子长的特别好,关键还要在扩大规模,打造品牌上下功夫。农业是讲品牌的,没有品牌,就很难占领市场。
我们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品种全,规模小,没有品牌效应。中宁县的枸杞、西吉县的马铃薯,彭阳的红梅杏、沙坡头区的压砂西瓜、红寺堡区的酿酒葡萄等,不仅有较大的规模,而且已经产生了品牌效应,不但稳定的占领了市场,而且走上门的客户也不少,规模优势,品牌优势,迅速转化为经济优势,对有效增加农民收入贡献份额很大。能够“复制”的就要“复制”,能够借鉴的经验就要借鉴,只有这样才能够走出创新发展之路。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