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增加农民收入
(2022-08-10 06:42:59)
标签:
生活记录 |
最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增加农民收入
(2022.08.09.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路怎么走,这是需要我们回答的一个重大的政治课题,也是一个重大的现实课题。
回答好这个重大课题,就要在深刻理解和全面落实以下两段教导上动心动脑,动情动行,要千方百计、想方设法增加脱贫户的收入。
“经过几十年特别是近八年努力,我们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党全国、各行各业特别是脱贫地区广大干部群众都付出了艰辛努力。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充分彰显了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向全世界展现了我们党领导亿万人民创造的人间奇迹。”
“现在,我们的使命就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要看到,相当一部分脱贫户基本生活有了保障,但收入水平仍然不高,脱贫基础还比较脆弱;一些边缘户本来就晃晃悠悠,稍遇到点风险变故马上就可能致贫;脱贫地区产业普遍搞起来了,但技术、资金、人才、市场等支撑还不强,有的地方甚至帮扶干部一撤,产业就可能垮掉。下一步,脱贫地区防止返贫的任务还很重,要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不留空档,政策不留空白,决不能出现这边宣布全面脱贫,那边又出现规模性返贫。”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现阶段对脱贫地区来讲,最大的使命,就是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确保不出现规模性的返贫。因此必须要下最大的决心,最实的行动,解决好三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是解决好收入水平仍然不高和脱贫基础还比较脆弱的问题;二是解决好边缘户应对风险能力不强的问题;三是解决好产业发展中技术、资金、人才、市场支撑还不强的问题。
解决好这三个方面的突出问题,就要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作为根本遵循,对县情、乡(镇)情、村情进行重新认识,搞清楚我们是一个农业大县,还是一个劳务输出大县;农民收入来源主要来自于大农业,还是务工、流通经商;我们已经发展起来的产业,究竟有多少是能够靠得住、能够增收的;在今后的发展中,我们的资金重点投入到哪里,重点扶持什么产业。
一个人的智慧是非常有限的,要宣传和发动全县的干部群众,人人动心动脑,动情动行。过去我们能将居住在大山深处的13万人搬迁了出来,能让10万贫困人口如期实现脱贫,最重要的是宣传发动工作做的很充分,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很到位、很一致,情况摸得准,制定的方案不仅符合实际情况,而且很精准,人人都向着同一个目标发力。
全县的20个移民村,刚开始的时候,基本上都在一个起跑线,每一户都是1.2亩的庭院,都是一套54平米的移民安置房。经过10年左右的发展,现在完全不一样了,有的村、有的农户发展的非常快,虽然1.2亩庭院面积没有变,但庭院里的房屋、家具变了样,有的建起了小楼,有的建起了更宽敞明亮的大瓦房,移民之初的那些家具一样都看不到了。可是,有的村、农户发展变化就比较慢,虽然不能用涛声依旧来形容,但住房还是当初54平米的移民安置房,屋子里的家具还是过去的老样子。这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分析中找出产生差距的原因所在。只有找准问题,对症施策,才能够加快发展。
我们必须相信绝大多数干部群众,他们是非常有智慧的,而且也是很能吃苦的。今年这样的高温天气,我几次去枸杞园里,都是人头攒动,男女老幼皆有,干的很带劲。我去小山村调查种植黄花菜的情况,群众告诉我:去年每亩的纯收入在八九千元,今年的价格好,保守也超过一万元,使用的劳动力,基本上都是本村的。我们有50多万亩引黄灌溉的水浇地,如果黄花菜种植发展到10万亩,基本上就吸纳了全县的劳动力,再也用不着外出摘枸杞了。养殖业是一个传统产业,有它的优势,也有它的劣势,有条件的村,应该大力发展,缺水、缺饲草料的村,就要慎重发展。现在乡村旅游产业很火,但也不能村村都搞遍地开花,有旅游资源的就要加快发展,没有一点旅游资源,就不能“跟风跑”,即便是搞了也没有人去旅游。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