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去余家梁村
(2022-07-03 09:04:41)
标签:
生活记录 |
再去余家梁村
(2022.07.01.
我第一次去余家梁村,还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参加固海扬水工程东支干渠建设的时候。后来,我从原下流水乡调到原城关乡政府工作,那时候余家梁村属城关乡管辖,去余家梁村就更多了。时任村支部书记是马吉玉,因长得高大魁梧,人民都叫他骆驼。前些年,他患病后,我专程去看过他两次,去世的时候,我没有在同心,未能去送最后一程,心里还很遗憾。再后来,我到移民办、扬黄办、扶贫办工作,又多次去过余家梁村,每次都能看到新变化,打心眼里高兴。
今天是“七一”,就想着到过去工作过的地方再看看,看看近几年发生的变化,与老百姓聊聊对乡村振兴有什么盼望,还有那些好的建议。今天的路线是从沙沿村到老余家梁,现在他们叫余家梁新村,房屋都是统一规划建设的,整齐划一,每户的房屋面积虽然有50多平方米,但收拾的很干净,很漂亮,说新村名副其实。在那里与老乡们聊了聊,都高兴的说:我们吃水的问题,住房的问题,走路的问题,都从根本上解决了,现在就愁两个问题,一个是还没有一个靠得住的产业,收入还是问题,另一个就是娃娃上学的问题,现在这个点上没有学校,娃娃上学还要到别的村子的学校,大娃娃没有啥,就是小娃娃还得让大人去送。
从余家梁新村又到余家梁村,这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固海扬水工程建成通水后,从老余家梁移民搬迁建成的新村,现在家家户户都种植的是水浇地,以种植玉米为主,长势喜人。与老乡们聊了聊,就是人均占有的水浇地面积只有一亩多一点,种植业每年的收入,丰收了,也只有一千多元,主要的收入来源还是靠打工和养殖业,劳动力多的家庭,有人出去打工,收入还是很不错的。没有劳动力或者劳动力少的家庭,收入就很少,只能维持生活。说到贷款,他们说: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有银行的贷款,春天贷,秋天还。现在的款好贷着,只要没有进“黑名单”,都能够贷上,就是还款很吃力。
说到乡村振兴,老乡们说:如果产业不振兴,其它的都很难振兴,没有靠得住的产业,就没有稳得住的收入,吃穿要花钱,改建房屋要花钱,娃娃上学要花钱,娶儿嫁女要花大钱,现在的钱很难挣,愁的就是哪里去挣钱。
到村子里转着看了看,村容村貌确实有很大的改观,老乡们的精神面貌也非常好。房屋一家比一家建的漂亮,老乡们的穿着的不但新,而且也很新潮,说话比过去要文明很多,对人也很有礼貌。
从余家梁回来,晚上突降大雨,据气象部门的通报,县城的降雨量达70多毫米,其它乡镇的降雨量也在20至40多毫米,旱情有一定的缓解。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