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生活记录 |
美景是保护和创造出来的
(2020.05.22.星期日.农历壬寅年四月廿二.晴.微信号mxf7880)
今天是第22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我和女儿、女婿、媳妇,还有孙子孙女们,大小总共12人去龙泉山游玩,儿子在外地上班,二女儿去银川培训,大孙女在银川上学,未能参加。在12个人中,最小的是家孙恩坤1岁2个多月,最大的就是我,已经62岁了。
去的时候,我们先到圆枣村,然后到了龙泉山。到达龙泉山,我带着孩子们沿着硬化道路,环游了一圈之后,最后到凉棚下开始烧烤。
我最早去龙泉山,是1997年的6月份,当时我在王团镇工作,带着计划生育手术队,到黄草岭村落实节育措施。那时的黄草岭村,绝大部分人还没有移民搬迁。黄草岭村由北向南,总共有10个自然村庄,依次是窨子湾、北山套庄、付应台、金石台、大梁、红槽子、坡家台、黄草岭、苗套子和新镇,龙泉山就在付应台和金石台的中间。
黄草岭村给我最初最深的印象,就是丘陵起伏,沟壑纵横,干旱少雨,枣树多,其中有两片枣林,大约生长了有300年左右的时间,这里的土地长出的红葱特别好。时任自治区党委书记毛如柏,曾到黄草岭调研,老支书马子福汇报时说:我们这个地方,土地好着呢,就是缺水。如果能把黄河水引上来,我们这里比天堂都好。
2015年3月5日,我被组织安排到县扶贫办工作,4月27、28日,我带着扶贫办的全体干部职工到马高庄乡赵家树村开展环境整治和村庄义务植树,对村级活动场所及村庄主干道进行了绿化。30日,带着大家就到了黄草岭村开始植树劳动,王团镇的全体干部自始至终都参与其中。经过51天的奋战,总共植树3.2万余棵,花灌木1200余簇,对两片老枣林进行了整修和灌水。随后又筹资新建7间的活动房屋和凉棚,建设了公厕,修通了整个村子里的道路。
实干也赢得了天助,记得当年7月份,降了一场雷阵雨,洪涝子坝里装了一坝洪水,黄草岭不仅有了常青树、香花槐、垂柳、刺槐和花灌木,也有了水域景观。一时间,前去龙泉山的游客从无到有,特别是双休日,这里成为烧烤的大本营,就连七八十岁的老人,也慕名而去游览。
苦干实干50多天,就打造出一个景区,在旱塬上确实是一个奇迹。旱塬上种不活树,已经没有人相信了。
自2017年4月12日卸任扶贫办主任后,每年我都要去龙泉山看看当年种植的那些树木和花灌木,都要到老枣林里转转看看,那里有我款款深情,有我最真挚的情愫。
今天,再次到龙泉山,看到有些树木已经旱死,特别是那两片有历史的老枣林里,一棵棵参天大树旱死了,心里特别疼,有再多的钱,也买不来生长了300多年的老枣树, 死的真可惜啊!
不说了,说的再多也没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