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生活记录 |
《活着》是一次残忍的阅读
(2021.08.21.星期六.农历辛丑年七月十四.小雨转晴.微信号mxf7880)
在诗人、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获得者马占祥送给我的书中,其中有当代作家余华的《活着》、《兄弟》、《许三观卖血记》三本。我对作家余华和他的作品,确实一点都不了解,每次去书店买书,在书架上看到过他的作品,但从来都没有翻翻。
诗人送的11本书,除了余华不了解,不熟悉,其他作者至少都多多少少了解一点,也读过他们的作品,所以就先翻了翻余华的作品。看到余华和我是同龄人,我是1960年3月份出生的,他是1960年4月份出生的,估计他写的生活我都经历过,读他的书,我就有点迫不及待了。三本书中《活着》是最薄的一本,就从这本读起。
周六女儿们都不上班,各回各的家了,不用带孙子,家中就我一人,正是静心读书的好时候。屋外滴滴答答的下着小雨,屋内我伏案读书……
书名虽然叫《活着》,但富贵的一生很悲惨。他从地主少爷,因嗜赌如命变成了穷光蛋,他的女儿因生孩子难产而死,妻子跟着病死了,女婿二喜做工意外死亡,外孙子豆子吃多了,也死去了。他的亲人们一个接一个的死去,就剩下他一人了。
富贵老了,但他还活着,到了风烛残年的时候,依然牵着一头老牛为伴,过着自己的日子。
《活着》是一次残忍的阅读,《活着》是一面人性的镜子。正如余华所写的“活着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在现实生活中,我所熟悉的人中,就有富贵一样的人,他们所经历过的精神打击,不比富贵轻,但他们依旧活着。
我从2004年农历二月初五母亲离开之后,2008年农历二月初三,父亲也走了,2012年农历三月初六,老姐姐突然去世,到了同年农历十月初七,我的爱妻因患透明细胞癌也跟着去世了,今年农历三月十四,四姐姐又因脑出血突然离开了。每一位亲人的离去,都在唤醒我:人终归是要离开这个世界的,在活着的时候,不能糟蹋时间,不能有贪欲,唯有的欲望,就是活着。
活着,就是最幸福的。俗话说得好,好死不如赖活着。没有一个人不经历痛苦,也没有一个人的人生是一帆风顺的,但是,无论有多大的痛苦与不幸,都要坚韧的活着。因为只有活着,才会有实现梦想的希望。“做人还是平常点好,争这个争那个,争来争去赔了自己的命。像我这样,说起来是越混越没出息,可寿命长,我认识的人一个挨着一个死去,我还活着。”
活着,就要做事,每天去晨练,就是想活的时间长一点,每天坚持读书写作,就是想活的更有意义。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