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生活记录 |
此生就愿这样过
将自己关闭在家中已经两天了,就因周五见了过去的一位老同事,他曾接待了一位据说是次密接者,集中隔离了。虽然没有人通知我采取居家隔离,我自己主动的宅在了家中。不是我贪生怕死,而是想着疫情防控越严越好,小心没大错,真正能够做到万无一失。
宅在家中,除了看看手机和电脑,浏览朋友圈,翻阅“头条”,就是读书和写博客,晚上在平台学习、答题。
读《古文观止》中陶渊明写的一篇《五柳先生传》,确实非常有味,很有感想。现在,先将这篇短文的原文和译文贴出:
原文: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
译文
不知先生是什么地方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其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因此就拿它作为别号。他安闲宁静,沉默寡言,不羡慕高官厚禄。好读书,却不死啃书本。每有心得,就高兴得忘记了吃饭。他喜欢喝酒,由于家里贫穷,不能经常得到。亲友们了解他的境况,有时就备着酒邀请他。他来喝酒,总是喝得干净无余,直至酩酊大醉。醉了就告辞,绝不顾惜留恋。家徒四壁,遮避不住风雨和阳光;身上穿着破破烂烂的粗麻布短衣;经常缺吃少喝,他却泰然自若。还经常写文章独自欣赏,以显示自己的理想。他不把世俗的得失放在心上,愿意这样自然地度过一生。
赞语说:黔娄的妻子有句话:“对于贫穷从不忧愁,对于富贵也从不迫切追求。”这两句话说的大概就是先生这一类的人吧?饮酒做诗,来抒发自己的情趣,这是无怀氏时代的人呢?还是葛天氏时代的人呢?
我这个人,在部队服役时,曾也喝过酒,白酒喝过一小杯,喝过几次红葡萄酒,如果加起来最多也没有一瓶。人都说酒多能壮胆,喝酒会出现灵感,也许我喝的不够量,不但胆子没有大起来,也没有产生过什么灵感,更没有写出一篇好文章。我对酒的感觉,就是一股辣味儿,因为不爱喝,酒就与我无缘。
五柳先生喜欢喝酒这一点,我是很不赞同的,赞同他的就是“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的人生之观点。“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这样的人,这样的人生,真的值得我学习之。
过去,我们姊妹们多,家境是非常贫寒的,吃饱穿新都很是困难,但是从来也没有忧愁过。那时候放学回到家中,妈妈让干啥就干啥,尽管力量没有哥哥弟弟大,还是喜欢干活的。不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我小的时候就懂得忧愁是不解决任何问题的。那时候的我,还真有点鲁迅笔下的阿Q精神,按照比较通俗的话说,就是穷欢乐。
自从参加工作后,特别是孩子们都从大学毕业有了工作后,我的工资也越来越高,日子就过的越来越好了,觉得很知感了。对富贵的追求从来没有过,压根就没有想过自己要成为有多少钱的大富汉,从来也不想和那些富贵的人攀比,知道自己比不过人家,比着也毫无意义。老父亲在世的时候,经常对我们说的一句话是:“娃娃,你们做事要往长里看,要朝远里看,住的房子只要风刮不着,雨洒不着,就行了,记着啥时候都不要图高傲,不要耍狂妄,一定要把穷人看到眼里,不要小看了他们。”老父亲的这句话,我始终没有忘记,也是按照他说的去做。
我是一个穷人,因为我没有存款,我是一个富人,因为我每月还有几千块的退休金,年收入比普通的农民要高得多。
现在退休了,退掉的是职务,退掉的是职场,但没有退掉的是做人的一份良心,没有退掉的是对天下乡亲的那种情愫。知道自己的生命在一天天减少,也知道自己身后给孩子们将没有什么遗产可留,只是盼望着自己的身体不要出现大的问题,走的时候,能够走的干脆一点,不要拖累了儿女。
此生就愿这样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