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生活纪实 |
无论何时都要把农村的发展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首先声明一下,我不是科班出身,没有在大学里读过一天书,更没有读过农业大学,也不是农业专家,现在的大学本科学历是边工作边函授取得的。但是,自己的前半生,除当兵几年的时间外,一直没有离开过农村,基本上都是做农村工作,做的时间最多的,就是生态移民和扶贫工作,有关部门给我授予了一个“中国扶贫大使”的头衔,我自己觉得也是受之有愧。
我从2011年3月12日开博以来,在博客里已经发表了6000多篇博文,写农村的应该占80%以上(没有做过具体的统计),为什么写了这么多关于农村的博文?第一是我对农村熟悉;第二是我做的就是农村工作;第三是我觉得农村对中国来说,是最重要的,我们国家人口多,如果农村发展不好,一旦在土地和粮食上除了问题,就要饿肚子,出现了饿肚子,什么事情都就做不好了。
现在我们有14亿人口,每天人均吃粮按一斤算,一天就要消耗掉14亿斤粮食。我看了很多资料,我们每年的粮食缺口在五六百亿斤左右,解决这个缺口的主要办法,就是靠进口。如果农村发展的不好,粮食的缺口再大一些,只靠进口粮食也很难解决,就一定会出大问题。
过去,农村常住人口比现在要多,有很多家庭都有储粮,少则几百斤几千斤,多则还有过万斤的。现在则不同了,越来越多的家庭不但没有储粮,而且是现吃现买。现在城市人口越来越多,我曾做过一些调查,家中存粮在百斤以上的,都是非常少的。一方面,都住的是楼房,想多存一点粮,没有地方存,另一方面,现在的粮确实也存不住,不是生虫就是长毛。
耕地、粮食,对人类的生存是最重要的,对中国来说,更为重要,没有其它原因,就是中国的人口多,对粮食的需求量大。耕地由谁来种,粮食由谁来生产?人人都知道,肯定是要靠农民。因此,耕地和粮食有多重要,农民就有多重要。切实保护好耕地,稳定增加粮食产量,激发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是中国发展中的永恒课题。
这就是我写无论何时都要把农村的发展放在最重要的位置的理由。现在加快城市化进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绝对不能忽视了保护耕地、粮食生产和激发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耕地减少,粮食的总量就会减少,农民没有了种粮积极性,粮食的总量也会减少,粮食的缺口就会更大,这是务必要注意的问题。
农村的发展,还是要坚持走“以粮为纲”的路子,耕地种植首先要考虑种粮,真正种不成粮食的,再考虑种植其它作物。我不赞成在高速公路两侧的耕地里搞宽幅林带,也不赞成发展什么特色观赏作物,树长的再好,景色搞得再漂亮,都不能当饭吃。我们应该种树的地方,不是没有,而是很多,荒漠面积那么大,沟道又那么多,为什么非要把树栽种到能够产粮的耕地里呢?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