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防范和治理返贫问题的一些思考(三)
标签:
工作生活记录 |
关于防范和治理返贫问题的一些思考(三)

怎么防范和治理返贫的问题?我个人认为主要抓好三个方面,一是扎扎实实抓好脱贫攻坚;二是认认真真严格标准抓好高质量退出;三是切切实实抓好社会保障、保险。
(一)扎扎实实抓好脱贫攻坚
在这方面,要抓好扶持产业发展和保质保量退出两个重点。有产业,才能有产品、有务工收入。有产业贫困地区才会有自我“造血”的功能。如果没有产业,就没有收入,就没有自我“造血”的功能。脱贫要靠发展增收的产业,巩固脱贫成果要靠产业兴旺。关于发展增收产业的重要性,大家都很清楚,我不想再多说,只是说说怎么发展产业的问题。
从目前产业发展的情况看,贫困地区的产业都有很多种,有种植业、养殖业、电商、劳务、乡村旅游、新能源产业等等,具体到每一个县都有几大产业,不用去做调查,坐在车上看大广告牌,就知道了。但是,真正让老百姓有收入的产业,没有几种。为什么有产业没有收入?一个是有些产业刚刚起步,还处在投入阶段,真正见效还需要一定的时期;另一个是有些产业还没有做大做强,规模不大,产品不多。同时,受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老百姓的收入还不够稳定,不够持续。
从目前产业发展存在问题看,一是不顾实际情况,选项多,铺的大。有很多种植业产业项目,未经实验,就大面积推广,成功率不高,搞了几年,老百姓没有收入一分钱;二是产业项目以户扶持发展,不仅规模不大,抵御风险能力弱,发展后劲不足,而且还存在不实的现象;三是电商、乡村旅游产业,还处在初始阶段,效益还没有凸显出来,贫困户的牙缝里还没有“钻上血”,发展的积极性不高;光伏风电产业,除了劳务收入外,补助贫困户的资金基本没有兑现;四是有些龙头企业经济实力不强,存在套项目、套项目资金的等现象,扶持的项目资金花完后,有的徘徊不前,有的有气无力,奄奄一息;五是村级集体经济不仅非常薄弱,而且还没有找到成功的发展路子,没有突破性发展。
(二)认认真真严格标准抓好高质量退出
错退是导致返贫最主要的根源。返贫不返贫,与退出的质量高不高有很大关系。现在退出的机制基本完善,退出的标准也比较清晰,关键是如何把握的问题,如果把握不准,就会出现把那些听话的、比较老实的、实际没有达标的贫困户退出,把那些不听话、平时能吵、惹不下来、达到标准的留在了建档立卡贫困户中。这样做,不仅返贫率大幅度上升,而且也严重影响农村社会的稳定。做好这项工作,关键在村,关键在驻村第一书记,要害是严格退出的程序,最好的监督在于公开公示。这几年返贫的,基本上都是过去不符合标准退出和勉勉强强退出的。我们不能再这一点上,有丝毫的姑息迁就。
(三)切切实实抓好社会保障、保险
社会保障和保险是防范返贫的“保险杠”。关于这方面的具体做法、意见和建议,在我过去的博文中,曾经讲过很多,在这里就不再啰嗦了。(未完待续)

怎么防范和治理返贫的问题?我个人认为主要抓好三个方面,一是扎扎实实抓好脱贫攻坚;二是认认真真严格标准抓好高质量退出;三是切切实实抓好社会保障、保险。
(一)扎扎实实抓好脱贫攻坚
在这方面,要抓好扶持产业发展和保质保量退出两个重点。有产业,才能有产品、有务工收入。有产业贫困地区才会有自我“造血”的功能。如果没有产业,就没有收入,就没有自我“造血”的功能。脱贫要靠发展增收的产业,巩固脱贫成果要靠产业兴旺。关于发展增收产业的重要性,大家都很清楚,我不想再多说,只是说说怎么发展产业的问题。
从目前产业发展的情况看,贫困地区的产业都有很多种,有种植业、养殖业、电商、劳务、乡村旅游、新能源产业等等,具体到每一个县都有几大产业,不用去做调查,坐在车上看大广告牌,就知道了。但是,真正让老百姓有收入的产业,没有几种。为什么有产业没有收入?一个是有些产业刚刚起步,还处在投入阶段,真正见效还需要一定的时期;另一个是有些产业还没有做大做强,规模不大,产品不多。同时,受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老百姓的收入还不够稳定,不够持续。
从目前产业发展存在问题看,一是不顾实际情况,选项多,铺的大。有很多种植业产业项目,未经实验,就大面积推广,成功率不高,搞了几年,老百姓没有收入一分钱;二是产业项目以户扶持发展,不仅规模不大,抵御风险能力弱,发展后劲不足,而且还存在不实的现象;三是电商、乡村旅游产业,还处在初始阶段,效益还没有凸显出来,贫困户的牙缝里还没有“钻上血”,发展的积极性不高;光伏风电产业,除了劳务收入外,补助贫困户的资金基本没有兑现;四是有些龙头企业经济实力不强,存在套项目、套项目资金的等现象,扶持的项目资金花完后,有的徘徊不前,有的有气无力,奄奄一息;五是村级集体经济不仅非常薄弱,而且还没有找到成功的发展路子,没有突破性发展。
从考核评估的情况看,重精准识别,重档案资料,轻产业发展;重家庭产业扶持,轻集体产业扶持;重报纸上有文章,电视上有图像,轻实际效益。考核、评估是无形的指挥棒,导致出现用在“纸上谈兵”的精力过多,用在扶持发展产业的精力太少。
综上所述,脱贫攻坚的重心必须要转移到扶持发展增收致富的产业上,只有始终咬定产业不放松,把产业做大做强了,就能有效防范返贫,建议在今后的考核、评估中,要加大对扶持发展产业的硬指标,也可以在脱贫攻坚考核中实现扶持产业发展“一票否决制”,没有稳定、持续的产业,考核和评估就不过关,就不能退出,不能“摘帽”。
综上所述,脱贫攻坚的重心必须要转移到扶持发展增收致富的产业上,只有始终咬定产业不放松,把产业做大做强了,就能有效防范返贫,建议在今后的考核、评估中,要加大对扶持发展产业的硬指标,也可以在脱贫攻坚考核中实现扶持产业发展“一票否决制”,没有稳定、持续的产业,考核和评估就不过关,就不能退出,不能“摘帽”。

(二)认认真真严格标准抓好高质量退出
错退是导致返贫最主要的根源。返贫不返贫,与退出的质量高不高有很大关系。现在退出的机制基本完善,退出的标准也比较清晰,关键是如何把握的问题,如果把握不准,就会出现把那些听话的、比较老实的、实际没有达标的贫困户退出,把那些不听话、平时能吵、惹不下来、达到标准的留在了建档立卡贫困户中。这样做,不仅返贫率大幅度上升,而且也严重影响农村社会的稳定。做好这项工作,关键在村,关键在驻村第一书记,要害是严格退出的程序,最好的监督在于公开公示。这几年返贫的,基本上都是过去不符合标准退出和勉勉强强退出的。我们不能再这一点上,有丝毫的姑息迁就。

(三)切切实实抓好社会保障、保险
社会保障和保险是防范返贫的“保险杠”。关于这方面的具体做法、意见和建议,在我过去的博文中,曾经讲过很多,在这里就不再啰嗦了。(未完待续)

后一篇:这十句话说的就是好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