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评估:我的亲身感受 (2017年01月14日 农历腊月十七 星期六)
第三方评估:我的亲身感受
(2017年01月14日 农历腊月十七
星期六)
马希丰 宁夏同心县扶贫办主任、扬黄办主任
中国扶贫基金会“扶贫大使”
微信号:mxf7880
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xiaocao18931
凌晨2点钟就坐在家中书房的椅子上,打开有关资料,对王团镇大沟沿村、田老庄乡石塘岭村的情况,又细细过了一遍。
将昨天的工作日志写完,发出去后,给评估组汪文帅教授发微信,对接今天工作。
7点钟赶往评估组入住的新区兴俊宾馆。街道上没有几个行人,也没有车辆,感觉很清静,几乎一路绿灯。
远远看到兴俊宾馆五楼东头3个房间的灯亮着,我自言自语的说:王永生博士、文琦教授、汪文帅教授已经起来了,也许他们昨晚就没有睡觉,一致在加班……
到达宾馆,先进到餐厅,厨师们已经准备好了早点,餐厅里干干净净,一切都准备就绪。
离开餐厅,就乘电梯上了5楼,敲开了文琦教授房间的门,就与文教授对接今天的工作。我问:昨天去的3个村,今天有没有复查?今天要去调查的两个村的编组方案是不是已经定好了?文教授说:昨天的3个村,调查、复核工作都比较彻底,今天没有必要再去了,今天两个村的编组方案,马上就确定了,一会吃早点的时候告诉你。
从5楼下来,又去检查了车辆到位情况,将车辆按照要去调查的两个村分配好,叮嘱司机师傅发动车辆,进行预热,吃过早点就立即出发。
县委郝书记、政府杨文福、康峰副县长、工业园区的马俊文主任等领导,已经来到宾馆大厅等候,县委办周文禄副主任、政府办马逢昌主任等,忙忙碌碌的安排和落实各方面的工作,一切都显得有条不紊。
自治区扶贫办贺丽霞处长给我发来了今天评估组的安排:
今天的任务安排如下:王永生组长、吴教授、吴老师到王团镇大沟沿村,随行人员王鹏、刘海飞队坐1号车,罗婷、袁芳队坐2号车,完成22份贫困户调查问卷;文琦教授、汪文帅教授到田老庄乡石塘岭村,随行人员马蓉蓉队、王银队坐3号车,郑殿元、施琳娜、任凯丽、米欢队坐4号车,完成9份贫困户问卷,23份脱贫户问卷。
吃过早点,我和金哲副主任、袁芳老师,按照编组,就组织大家上车,分头向田老庄乡石塘岭村和王团镇大沟沿村出发了。
今天,我带的是王团镇大沟沿村的评估组,到达大沟沿村村部后,就立即召开了由镇村干部和群众代表参加的会议,会上王永生博士作了简短讲话,王团镇党委书记周晓燕和大沟沿村村主任王耀祥分别对全镇和大沟沿村脱贫攻坚情况进行了汇报。会议结束后,分成7个调查小组,在社长的引领下开始入户调查。
杨文福副县长、周晓燕书记和我陪同王永生博士一行,先后到满山红枣业公司、黄草岭老枣林、深槽子自然村贫困户家进行调研。
在深槽子罗进忠家,王永生博士走进羊圈,看到一群小羊羔正在欢快的吃料,他对老罗说:贫困户如果都能和您老家一样发展养羊,日子也就好过了。老罗给王博士解释说:这些羊都不是我的,还有儿子和女儿家的,我是帮他们喂养,他们出去打工。每只羊他们一个月给我20元的工资。
走进窑洞,王博士就与罗进忠老两口亲切进行交谈,他仔细查看了老罗家的“一卡通”折子,当看到打入了820元的冬季取暖费时,王博士问我:宁夏是不是给贫困户都发冬季取暖费?我回答说:中央和国务院提出的是“两不愁四保障”,我们宁夏根据本区的实际,提出“三不愁四保障”,其中加的一条就是不愁冬季取暖。新到任的自治区咸辉主席对这件事抓得特别紧,她一再强调要落实好,每次下乡去调研,都要和老百姓说起这件事。
王博士亲自从水窖里打上一桶水说:这水好清呀!老罗说:大沟沿村已经通了自来水,但是我们吃惯了这天雨水,我这个窖里的水,都收的是房上的水,下雨的时候,先把脏水放掉,就往到里放。王博士看着老罗的演示,连声说:这个水场设计的很科学,真是民间有高手啊!
评估组在同心的入户调查,在今天中午就结束了,真是紧紧张张,忙忙碌碌的3天啊!
通过3天在工作中的接触,评估组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是一支朝气蓬勃的团队,“领头羊”王永生博士才32岁,队员都是二十几岁。他们是一支特别能吃苦的团队,不怕天寒地冻,不怕路途遥远,白天入户调查,晚上加班整理调查资料,每天都是夜里3点钟才能躺到床上。他们是一支最讲科学的团队,对调查的情况,都要逐户逐条进行科学分析,发现疑问就又入户进行复核,一定要把真实情况调查清楚。他们是一支工作纪律最严格的团队,每天出发都是准时准点,雷厉风行,从不拖拖拉拉。
在我的印象中,博士和教授都是年纪比较大的人,我没有顾上问他们的年龄,但从他们的貌相看,都特别年青,工作也特别优秀。文琦教授和汪文帅教授,都是我们宁夏人,很随和,我们在工作中简短的交流,就能够听出他们确实比我要知道的多的多。在文琦教授的房间里,他给我讲:扶贫工作确实很辛苦,工作中遇到的困难,确实也很复杂,遇到的人,有讲道理的,还有不讲道理的,真正让每一个人都能够满意,确实是很难的。
调查员袁芳、李丹,资料收集员王鹏,我们坐在下乡的车上,坐在饭桌上交流,说到脱贫攻坚工作时,他们说:解决贫困问题,确实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现在有些地方比你们同心县还贫困,要资源没有资源,要产业没有产业,在这样的情况下,脱贫攻坚的难度确实非常大。
丁炜县长在汇报时说:我们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由于环境资源的制约,发展致富增收产业仍然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二是脱贫容易巩固难,巩固脱贫成果仍然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三是持续干旱少雨,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仍然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我们有先天不足,也有后天努力不够的问题。在开展评估入户调查时,我见到的群众,问我精准扶贫以后还有哪些好政策,这次评估调查后,是不是给我们贫困户还要多发扶贫款?但很少有人和我说到底怎么发展,怎么想办法通过自己的勤奋劳动实现脱贫的。
还有极少数群众说:这次我们把啥事都要说给评估组的人员,就是要给你们难看。我对他们说:只要是事实,你们就给评估组的人员说,一定要有根有据,不能捕风捉影和道听途说就行了。
有极个别村,有那么一些人,一天根本就没有想着怎么去干,总是三五成群整天就打听村上什么时候上面来人,说一些挑拨离间的话,说一些无根无据的话,说一些消极泄气的话。这样下去,村上去的人就会越来越少,进入的项目也会越来越少,啥时候才能脱贫?因为谁都怕惹事,谁都懂得少一事总比多一事好。
这个世界,没有百分之百的绝对公道,唯有死是最公道的,不论官大官小,也不论贫穷富裕,每个人都要有一死。但细细一想,死也不公道,有活的时间长的,也有活的时间短的,有的走着转着不疼不痒就死了,有的死的时候疼得真是死来活去啊!
不论说什么事情,一定要找对人,处理交通事故,就要找交警队,不能找民政局;娃娃生下要入户,就要找派出所,不能去找县政府;孩子有了病,就要到医院看,不能去修理厂看;反映干部违纪违法问题,就要找纪检委、反贪局,不能找扶贫办……,评估组的任务是调查贫困家庭的收入,听群众说精准识别准不准,精准退出准不准,对扶贫工作的满意不满意,不处理一件具体事情。
几天来,没有好好吃一顿饭,也没有睡一个好觉,真的好累好累。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