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棵小草》原创个人亲历散文【2011年09月17日】
(2011-09-18 07:00:10)
标签:
生活记录杂谈 |
早上,电话通知司机抓紧加油,到田老庄乡和预旺镇下乡。
8点钟从县城出发,沿着同预公路,向田老庄乡行进。沿途所见,秋色已重,低矮的蒿草,颜色不再是绿色的,开始泛出黄色,李家山那段原本茂盛的柠条,看上去活得也没精打采。随口和司机说:今年这柠条长得不怎么样!司机说:今年太旱了,长的时候基本上没有下雨,现在雨是下了,但气温凉了,也不长了。
与司机说着说着,已经到达了田老庄乡。乡上的书记和乡长都在,他们听到车的声音,都出来了,把我们让进屋里。
进到屋里后,就请乡长把近期开展清人清户的表册拿来,诸村进行审核。田老庄乡原来共有12个行政村,“十一五”期间,基本上整建制搬迁了席家井、杨新庄、郑家台、吴堡子、吴家湾、锁家岔等6个行政村和田老庄、马井村的部分群众。现在,还剩下梁家川、白家湾、解放新庄、千井4个行政村和马井、田老庄村的部分群众需要搬迁。
和2007年实施生态移民之初的人口调查统计,数据基本上相吻合,人口增长不是很多,但户数增加的比较多。细细算了一下,基本符合逻辑。查看了一些重点村的人口调查登记表,没有发现大的问题。
审查完调查表后,就自发移民和县外搬迁的具体事情,与乡领导进行了座谈。现在,自发移民比较难确定,因为生态移民国家补助建房的钱比较多,大家都认为自己出一万多元,就能落得一套54平米的砖瓦房,这是很大一个便宜,不搬迁白不搬迁,就是自己已经自发移民了,将来不准备到移民村去住,也要把房子要下。乡上领导非常为难,不把自发移民的群众列入搬迁对象,人家有本村的户口,没有理由说服,列入搬迁对象,他们根本不会去住,将来影响移民入住。
田老庄乡所剩的几个村,都安排到县外搬迁计划,有16名教师,他们的家属都是农村户籍,是搬迁的对象,如果搬迁到县外,这些教师到哪里去工作,这又是一个新问题。
中午,在田老庄乡干部灶吃了饭,就向预旺镇赶去。
预旺镇在“十一五”期间基本上没有搞生态移民。全镇总共有15个行政村,除塬上的南关、北关、南塬、沙土坡、土峰5个行政村不属于生态移民范围,其他的10个行政村都属于生态移民的范围。
在马镇长的办公室,对搬迁的10个行政村的人口清查表一一进行了审查,发现有很多问题。一是搬迁的范围还搞得不是很清楚。如柳树堡子村,只调查登记了黄羊湾一个社,其他的社都没有调查登记。二是数据还不准确。有3个行政村户数、人数与2007年调查统计的数据除去自然增长的人口,差距太大。三是新分户搞得还不准确。据工作人员讲,他们把6口人以上的户,都拟分为两户。
针对存在的问题,与镇领导一一进行了探讨,给他们讲解了有关政策和规定,要求他们严格执行有关政策和规定,抓紧时间,及时进行补登,对已经调查登记的户数、人口认真进行审查。重点要放在清查历年来有组织搬迁的人口上和自发移民上。
离开预旺镇,在返回的途中,打电话了解了旱天岭移民村各项工程的进展情况,要求抓紧时间,把工程进度朝前赶。
人口与户数,是做好生态移民工作的基础,数据不准确,问题就会一个接一个。数字后面跟的是票子,数字比实际的少,就会造成应该搬迁的人,不能进行搬迁,群众就会上访告状,社会就不稳定。数字比实际的大,就会造成票子的浪费。人口数据出了问题,票子就出了问题,如果票子出了问题,干部就一定出问题。
现在,干部出问题,一般先是经济上出了问题,才查到作风上的问题,都是先查经济,后带出作风问题。直接从查作风问题的非常少。要想经济上不出问题,就要下决心把数字搞准确,数字搞准确了,就没有多余的票子,没有多余的票子,就容易出问题。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