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妙高峰七王坟踏青探幽记

标签:
北京海淀妙高峰七王坟醇亲王 |
金·香水院、明·法云寺旧址。醇亲王名奕譞(1841—1890),为宣宗道光皇帝第七子,光绪帝生父,谥号贤。园寝坐西朝东,依山而建。原有甬道、碑亭、月牙河、石桥、隆恩门及南北朝房、享堂和4座宝顶等。今南朝房和享堂已不存。碑亭内有光绪帝御书神道碑。墓内葬有醇亲王和福晋叶赫那拉氏及3位侧福晋。墓北为“阳宅”退潜别墅,有城关与墓相连。5进院,依山而上屋旁辟花园一区,有假山、曲廊、敞轩和流杯亭等。园寝后有山泉一处,泉侧有“一卷永镇”、“漱石枕流”、“云片”等石刻多处,皆为七王手书。1984年5月公布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碑亭内有光绪帝御书神道碑,铁栏围住碑亭,看不到碑文,只见龙之九子中,第六子赑屃bìxì在默默地驮着石碑。



碑亭后面是不大的、弯弯的月牙河,一座青石拱桥跨河而过。河水已枯,花草丛生;古人不见,河道依然。


桥栏有些破损,长条石铺砌的拱桥还很坚固。站在桥上可听松涛鸟鸣,远眺凤凰岭。


过桥再踏上两段青条石阶,就是园寝的主体——绿琉璃瓦覆顶的陵门。

七王坟陵寝的林木之胜,是现今存留的王陵中颇为少见的。这是当年法云寺内就有两棵白果树,已有千年树龄,长的枝繁叶茂,建坟时被保存了下来。
二道门石阶上葱葱的青草说明到这来的游客稀少,是人们寻古探幽的清闲地。

二道门石阶上葱葱的青草说明到这来的游客稀少,是人们寻古探幽的清闲地。
那斑驳破碎的墙体中隐藏着多少无人知晓的故事?


穿过二道门,便是被称为宝城的墓地了。宝城地面平坦,空旷敞亮,背后是圆弧形的青砖墓墙,居中的砖石平台上如倒扣门钉般的大宝顶,坐落在石雕须弥座上,即是醇亲王与嫡福晋叶赫那拉氏的陵寝。虽然历经百年沧桑,七王坟表面保存尚好。但已被盗了两次。


前一篇:【阿根廷】勾魂诱魄的绚丽博卡
后一篇:【北戴河】海边的青春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