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用三三制解码汉派儿童文学

(2022-04-25 16:57:30)
标签:

文化

武汉

杂谈

分类: 阅读

用三三制解码汉派儿童文学

——读伍剑先生儿童小说《西大街》

蒋文波

西大街.jpg

武汉有条西大街,具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位于汉阳琴台之西。这里充满了人间的烟火气,是能代表武汉文化的一道独特风景。

如今,提起西大街,很多人就会想到伍剑先生的小说;提起伍剑,又会联想到他笔下西大街上的一些武汉风景。伍剑先生生于武汉的西大街,对西大街上的人物点点滴滴都印象深刻。他为他书中的主人翁感到自豪,因此出版了一系列专门反映西大街生活的作品,包括《西大街》、《幸福巷》、《九岁红》、《锔瓷》、《老锦春》等,一共15本书。

伍剑先生由此以汉派儿童文学驻足文坛。他这些作品,就如同一幅幅描绘武汉、展现武汉的风情画卷,获得了“星云奖”最佳原创图书奖、“大白鲸世界杯”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桂冠童书奖。其中,《外婆》一书销售了20多万册,被列入了“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图书,被国家新闻出版署列入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的百部好书,并入选2017年农家书屋重点出版物推荐目录,被行业媒体推选为2017年最具影响力好书,成为多个地区的学生必读书目;《西大街》也销售了8万多册,还获得了湖北省精品图书奖,并获得2019年湖北省社会公益出版专项资金(奖励项目);《锔瓷》获得陕西省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武汉市重点作品扶持奖;《老师》入选2020年全国农家书屋重点出版物推荐目录,并获得了第七届《上海好童书》奖;《九岁红》被列入“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图书,并获得2020年湖北出版基金奖;《知音新琴缘》被改编成影院电影《研露楼琴谱》。

儿童文学,是一种干净纯粹而且通俗的文学样式,在这一样式里,社会理想能够得到最为纯真、净美的表达,也能带给读者以简洁、明了且相似的感受。因此,武汉的西大街,在儿童文学大家伍剑先生的笔下,就已不仅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地理符号,它也逼真而鲜明地将他理想中的童年回忆和经过反复回味过的地域特点浸透于作品的每句话每个字里,成为一种美学表达。许多人物形象身上的精神,成为这个城市文化的代表精神。比如《西大街》一书中,作为何祚欢先生著名评书故事中,游击队长肖飞原型的干部武映江就很动人。本书主要描绘的不是他作为游击队长的勇武,而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生活——他收留了乡下的瞎婆婆,当成母亲一样供养;作为区里的干部,一遇到暴雨渍水,他就穿上雨衣,站到水中的窨井盖旁,指挥人绕道而行;他身材矮小瘦弱,唯一能证明他干部身份的,就是每晚能让街坊邻里聚众收听的大街上唯一一台收音机。这种责任感的体现,其实就很能衬托他为国为民领导游击战争时的形象了——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一系列战争中取得的胜利,并不来自武器装备的优势,而在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他身份的变化和具体作为,又进一步体现了这种精神的时代性。

现在的伍剑是名人,有很多行政事务和讲座计划,但他依然保持着创作上的高产。他说:“一个作家,写家乡,为家乡鼓与呼,是一种责任和义务。”和他塑造的人物形象武映江一样,伍剑也是有着高度责任心的人,所以,他的作品大部分都是和自己的故乡——武汉风土人情有关的,他写的人物大部分也和武汉特色有关。伍剑先生在向后生晚辈们传授写作和阅读经验时说,从作家作品中的人物、特色、风格等中间,你能分析出他与地方性的关系,作家所处的地方风俗、人文特色等,都影响着他的写作。因此,我斗胆向伍剑先生学习,通过对具体的人物形象和故事表现手法进行分析,来向大家介绍《西大街》中所表现的武汉,具体有着什么样的地域性和人情风俗。

黄金分割率被公认为是最具审美意义的比例数字,也是对自然造物中美的形象一种规律性的总结,伍剑先生在创作的时候信手捻来,却在无意间用一种政治学意义上的三三制原则来构造了他的文学之美,制造了与黄金分割率相似的美学效果。

解码一:故事创作手法上,《西大街》记录了三段令人痛彻心扉的亡故——游击队长“肖飞”的原型武映江、看塘农工赵二爷、玄妙观章道人。人们常说“盖冠定论”,也就是说,通过对一个人死亡的记录展现生平,是塑造人物形象的常规途径,而通过人们对于故事主人翁亡故的感触,也是塑造人物形象的好方法;《西大街》也提到了三位名人——带眼镜的娃娃脸老师何祚欢、大街上最有威望的武术大师萧海、曾跟李希仁的爷爷学过画的张大千,名人效应,是展现故事时代定位,塑造人物形象和扩大影响力的有效传播手段;《西大街》以三个发小的人生和启蒙求学经历为主要线索——作为游击队长武映江后人的启善、学画的我(群)和画家之子、学木匠活的赵建国,这是本书作为儿童文学读本的规定性动作;《西大街》还刻画了三位伟大的母性形象——瞎奶奶、启善的娘和我的外婆,这是汉派儿童文学的一大特点——群众性大于一些女性小说中展现的女性个性;另外,《西大街》中还有三位可敬中又深具个性的老师形象——萧海、赵老师和大街上最有学问的读书人李希仁。

解码二:《西大街》记录了三家人的搬迁经历——启善一家,制竹品后被押走的杜家人,搬往麻城的建国父子,这种一惯性的三三制表现手法很符合美学上黄金分割比例的要求与特征;《西大街》还用了三次迷人的重笔墨食物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反映时代氛围——赵二爷在瞎奶奶生病时送去了她心心念念的月湖莲藕,外婆为赵老师的授课准备的芹菜肉丝面,瞎奶奶在章道士临终住院时炖的黑鱼汤和启善为他守年时的糖年糕。这一“上古神器”——食物描写的运用,给了作品很强的生命力与营养性。

解码三:《西大街》记录的三位典型人物形象,分别代表了武汉人身上的党性、人民性和特殊人物。其中第一位就是游击队长武映江,武映江是伟大的,但他也是很不幸的,因为妻子是地主的女儿,他便因在婚姻上“犯了错误”,一家人被下放了。而武干部在挖水库时又遇到了塌方,他因公殉职了。他死后,启善的母亲因为自责疯掉了,不久还失踪了,启善则因为母亲的事情跟村里人打架,村里实在待不下去了,瞎奶奶只得带着他搬回西大街。他的三个姐姐则留在了乡下,一个美满的家庭就这样失散了。

武干部的形象一直感动着西大街上的人,所以尽管启善因为父母的遭遇,有些恨上了这个社会,并染上了偷东西的恶习,仍有不少街坊选择宽容了他。他也在外婆的坚持和“我”的友谊下,最终改掉了恶习,爱上了读书、写字、背书,还学会了武术和酿酒。后来,书里才透露,武干部就是何祚欢老师的成名作《肖飞买药》故事中游击队侦察员的原型。没有人会不信,因为他身上有一种一以贯之的为民情怀和精神力量,这仿佛是生就长在这样的好干部好党员身上的一种信仰和品质。

第二个形象是赵二爷,他“70多岁的人,像小伙子一样精神,下湖划船、上房修瓦,无所不能。而且不管哪家有事去找他,他都绝不推辞,不仅乐呵呵的答应,还把活儿干得干净漂亮,临走时还会说一句,‘有事招呼一声……但就是这样一个好人,为了阻止人炸塘,被打伤住院,不久就永远地离开了。

第三个形象是玄妙观章道人。他无儿无女,但会酿酒和种瓜果,因为启善的缘故,他从一个讨人厌不修边幅的孤独酒鬼,变成了一个有子送终的腼腆老头儿。作者在他身上有了很多的笔墨,描写他与自然融为一体物我两忘的田园之乐,也记录下他向启善慷慨伸递出的衣钵传承。

总的来说,西大街上的生活是幸福的,因为“大街上的街坊彼此都很熟悉,就像一家人似的,哪家有什么事情,街坊邻里肚子里都有一本帐,不要你开口,其他人也会想到”。加之,“旧时光里如诗如画的场景描写”(刘海栖语)、“根植于作者心湖深处的童年画卷,谱成了一首饱含温度和光明的成长歌谣。”(董宏猷语)

“那年,那月,那日,就这样。”

自此,中国版图上提起“西大街”,就有三条著名街道了——北京西城鼓楼西大街、西安城的西大街,再一个就是伍剑先生的西大街。北京的西大街是热闹中并现庄重威严的,有德胜门、广仁寺、关岳庙和宋庆龄故居等多处大名鼎鼎的文物古迹;西安的西大街,东起钟楼,西至安定门,更为传统和气派,也记录了很多的历史,包括自隋唐以来的声色犬马,风情万千;伍剑先生笔下的《西大街》,则是于质朴甚至简陋中透露出武汉人浓浓生活气息和浓郁人情味儿的,起义门的革命风云一直深深启示鼓舞着人们向前、向善、向光明,而生老病死的人情世态,在小儿求学的成长经历中,看似轻描淡写、云淡风轻,实则也打上了波谲云诡的时代烙印,也将随着本书的推广和在青少年中的普及而流芳千古,这是作者作为汉阳区作协主席的有为担当,而《西大街》作为儿童文学读本,更是开创了浓滋浓味汉派儿童文学的先河。

汉派气息、儿童视角与文学读本而且仅仅故事,这就是汉派儿童文学必备的三大要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