蟊贼”与“毛贼
(2012-01-04 19:52:29)
标签:
杂谈 |
对社会有危害的人,词义轻重有差异:前者词义重,比较庄重;后者词义轻,口语气息浓。“蝥贼”出现得比较早,本谓吃禾苗的两种害虫。《诗·小雅·大田》:“去其螟腾,及其孟贼。”毛传:“食根曰孟,食节曰贼。”比喻严重危害人民或国家的人。相对于危害很大的孟贼来说,那些危害不大、小偷小摸的贼,就是“毛贼”。“毛”就是小、微不足道的意思,含有轻蔑的口气,因此“毛贼”也经常称作“小毛贼”。旧时封建统治者亦用“毛贼”来蔑称农民起义军,如清孔尚任《桃花扇·抚兵》:“那李自成、张献忠几个毛贼,何难剿灭?”
前一篇:“警钟长鸣”还是“警钟常鸣”
后一篇:防癌的习惯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