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女排四大变化让人欣慰

(2013-05-20 15:00:24)

虽然只有短短7天,郎平就带领新一届的女排姑娘们拿下中国国际女排精英赛的首冠,并在以下四个方面有新的变化,让人产生无限期待:

一、整体精神面貌更积极

郎平带队之后,明显感觉女排姑娘们更有斗志了,更有干劲了,在场上也更加自信从容,敢打敢拼,凝聚力也更强了。之前的女排,除在个别比赛中能看到他们特别振奋之外,大部分比赛都比较压抑、沉闷,死气沉沉的,总感觉带着很大的包袱似的。这支新女排在郎平的调教下,首先心很齐,其次比较朝气蓬勃,虽然还是那几个人在打球,但真感觉是重新出发,一切从头再来的感觉。

二、团队配合更默契

短短七天不可能在技术层面也什么翻天动地的变化,但是在很多细小的环节都能看到女排运动员在技术意识上已经有了改变的苗头,比如一传较之以前更稳定,防守意识尤其是防吊球的意识有所加强,团队协作相互间的弥补配合也有明显提升。相信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封闭训练,队员之间的配合会更默契。

三、个别队员的使用更得力

组队之初,我也曾对郎平舍弃魏秋月、米扬等较为成熟优秀二传的作法不理解,但是从这几场比赛来看,大家应该能够明白郎平的良苦用心,郎导是想从根上改变女排的整体打法,培养一批优秀新秀。魏秋月、米扬固然不错,但已经形成固定打法,要想让女排有彻底的变化、崭新的打法,就必须从二传“动刀”,就从现在的效果来看,高二传沈静思表现还算不错,能够体现郎导的全新打法;主攻方面,郎导暂时舍弃王一梅而使用殷娜的做法也非常实用,郎导没有急功近利,而是根据队伍的整体情况慢慢来,现在二传是新人,如果再用王一梅甚至更不稳定的新秀主攻,对整个队伍的配合以及信心建立都不利;而用殷娜暂时接替,一来可以让王一梅多休息一下,让新人多训练一下,二来也让整个队伍平稳过渡,并为今后的替补储备人才。副攻方面,徐云丽终于被扶正,其实这几年徐云丽都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副攻,但总是被历任主教练无视,如今总算扬眉吐气了!

别小看只是更换了三个主力球员,但沈静思的高度、殷娜的全面以及徐云丽的实力让中国女排在整体攻防架构上上了一个台阶,尤其是串联方面,有了惠若琪和殷娜两个全面型主攻的配合,让人感觉很放心。

四、临场排兵布阵更神奇

郎导的临场应变、排兵布阵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她在采访中也一再强调:“女排不能以一套阵容来打,要根据不同对手、不同特点,希望两个阵容最好是三个阵容能打比赛,这需要我一步步来实行,因为我们前排比较有实力的选手后排有漏洞。我们希望能与时俱进,在今后国际舞台上有更多的选手,根据不同对手让教练作出不同方案。”

这绝不是空穴来风,也不是随口说说,放眼世界女排,凡是强队,都是有着好几套阵容的,比如巴西,三支国家队,至少三套阵容打法;还有美国女排,正是郎平在任期间,挖掘了很多新人,也保留了很多老将,致使如今的美国女排梯队合理、人员齐整、板凳深度极其骇人,这也是为啥美国这么多年一直保持着世界前三、被称作最具冲击力的冠军杀手的原因。说到底还是郎平的功劳。

在这次精英赛中,郎平一方面大胆启用新人,三场比赛中,李慧、李静、颜妮、乔婷等新秀多次登场,既锻炼了队伍,也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另一方面,郎平也特别爱护老队员,比如对于王一梅、张磊,受伤了就不打了,其实这很正常啊,这种小比赛又不关系到什么,老队员打了很多次了,也不需要考察,能不打就尽量不打让他们多休息;还有像张娴、徐云丽,郎导也不是一味的使用,个别场次能休息就休息;尤其对于惠若琪,当她转到后排时,郎导让张娴予以替换,不像从前那些教练让小惠打满全场,而是尽可能的让她休息调整,这一改变正是体现郎平的人性化和经验。你说,有这么一个考虑周全、明察秋毫又爱护自己队员的主教练,队员们能不服她吗?!比赛能不赢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