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游戏视频案例分享

(2022-06-02 11:34:57)
分类: 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校本研训活动记录表

学校:平阳县机关幼儿园(弓桥路园区)

项目名称

2.0信息技术培训,助教学创

新实践——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

应用能力提升与教师专业发展

项目负责人

温小燕

活动时间

2022.4.1

活动地点

多功能厅

活动主题

游戏视频案例分享

主讲(主持)人

陈君笑、吴琇琇

参加对象

及参与率

副班教师(100%)

申请学时

2学时

活动内容

及进程

陈君笑老师分享《游戏案例齐分享 立足实践促成长》:

今天我分享的两个视频来自我们幼儿园中班两个不同班级的不同片段,在中班自主活动这一年龄段的孩子用卡乐积木会怎么玩儿呢?首先我们来看看第一个视频:《100层高楼》

 一、顺应孩子的兴趣点,生成游戏主题

100层高楼》视频中我们看见墙面上的中国著名建筑——上海中心大厦引起了孩子们的关注,在建构中,能看到基于孩子兴趣的主题,孩子则表现的积极、兴奋。这些建筑的外型、楼层的高度都是他们的兴趣点。从112层楼推翻后到88层楼再到最后成功的125层楼,孩子无时无刻都会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惊喜。

接下来我们看看第二个视频,我们在游戏活动中发现,有的教师在指导幼儿建构游戏时,总是引导幼儿朝着自己预想的目标搭建,较少考虑孩子的所思所想,较为追求作品呈现的效果,以致于幼儿的想象和创新思维得不到表达表现。还有的教师对幼儿的建构游戏不加关注,也不加干预,以致错失许多教育的契机。

二、关注游戏的生长点,推进游戏的开展

如:在《搭高楼》这第二个视频中,针对幼儿前期在搭高楼遇到的问题:容易坍塌,与生活经验的不足的问题结合,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关注到“地基”这一问题上来,我们在视频中发现有一位男孩非常有建构经验,知道斜式链接可以使高楼更坚固、知道超出承重范围了就要把木条取下来一些保持高楼的稳定。

认真观察幼儿的游戏行为,耐心倾听幼儿的交谈,解读幼儿的真实意图,在幼儿有需要时提供适宜的帮助。尊重幼儿的发现,认可幼儿的自主学习与探究能力,以使教师的参与、帮助和引导能更好地支持幼儿建构的兴趣和建构游戏的深入开展,满足幼儿有意义的学习。   

三、把握评价的有效点,助推游戏深化

        我们在两个视频中发现,两次不同班级的建构活动,总有一个起主导作用的孩子,思维敏捷,富有想法。也同样有在边上帮忙运输木块的帮忙孩子,各司其职、共同合作。中班幼儿已经初步掌握了延长、铺平、盖顶、拼插、围合、垒高、架空等建构技巧,运用它们建造物体。视频一100层高楼就是运用的延长、围合、垒高的建构技巧、而第二个视频中的孩子们则运用的是架空、拼插、盖顶斜式链接的建构技巧。中班幼儿不但对操作过程感兴趣,同时也关心最后的成果。

20世纪初设计出单位积木的教育工作者卡洛琳.普瑞(Caroline Pratt)说过:除非我们将从经验中获得的体会灌注在积木中,不然它们充其量只是一块块的小木头。这句话提醒我们,幼儿建构游戏过程中教师的指导多么重要。当老师协助幼儿去规划、组织玩建构游戏的活动,并让幼儿把想法表达出来时,幼儿就能从玩耍的活动中取得最大的收获。从而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让幼儿在主题建构活动中充分享受操作、探索、想象和建构的乐趣,快乐地成长!

吴琇琇老师分享《桥的畅想》:

我分享讨论的游戏视频案例主题是“桥”的畅想。

游戏时间到,孩子们陆陆续续地去选择自己喜欢的区域进行活动,勒勒、灏灏、霈霈、博博进入了建构区开始搭建,“我们一起搭桥怎么样?”勒勒邀请了其余三个男生一起搭桥,“好啊!”三人异口同声地答应了。他们从建构区的架子上选择了彩色纸杯、纸牌、小木条、鸡蛋四种材料来到了建构室内,勒勒用彩色纸杯搭建了“桥墩”,随后用大纸牌连接每一座“桥墩”形成了“桥梁”,一个纸杯、一张纸牌这样搭建着,霈霈在一旁辅助,用纸牌耐心地连接着“桥梁”之间的缝隙,灏灏搬来一些小木条压在“桥梁”上,博博帮助灏灏搬来小木条,突然灏灏将小木条扔进“桥”围绕着的中间。

勒勒看到后走到灏灏旁边说“那我们把东西(小木条)都放在下面吧。”,于是他们开始了行动,小木条越堆越多,灏灏直接端来了整框小木条倒了进去,见旁边的塑料鸡蛋也拿来一起扔了进去,孩子们渐渐地遗忘了“搭桥工作”,旁边的女生们也从建构区离开了,搭建场地变宽敞后,

添加的东西也越来越多。勒勒负责捡木条、霈霈继续连接“桥梁”、灏灏让博博放鸡蛋,他负责放木头,开始分工合作了起来。孩子们逐渐从“搭桥工作”转移了出去,这时霈霈问:“你们在捣乱是不是?”

  灏回答:“不是,我在里面放点烧烤吃”,慢慢地勒勒也正式加入了“烧烤游戏”,霈霈见状站起捡起了手边的“鱼”往里一扔说:“里面有一只鱼!”小伙伴欢呼,鼓掌,认同他的行为,他也加入了“烧烤游戏”。老师问“你们在搭什么呀?”灏灏思考后笑着回答:“这些都是河水。”霈霈笑着说:“他们在填空吧,我想!”第一次搭桥的计划以失败告终。

分析:在搭建前幼儿们能确定搭建的主题“桥”,中班幼儿也已经具备基本的建构技巧和建构经验,勒勒用纸杯搭建桥墩、用纸牌作“桥梁”进行连接,霈霈在一旁用纸牌连接桥梁,灏灏搬小木条,通过观察不难发现,四个小朋友的分工合作不是一直持续的,在开始的合作搭建持续了一段时间后,四人又有了各自的行动,互不干涉地各自搭建着。总体看来霈霈做事情还是比较专注的,一直在和勒勒搭建、修补“桥梁”。在搭建过程中,博博一直是没什么目的性地帮忙搬材料。

建构游戏是一种开放性较高的自主游戏,没有固定的搭建规则。但由于选材比较单一,主要以纸杯和纸牌、木条为主要搭建材料,幼儿没有充分利用到区域里的材料,导致在博博一个无意的堆放木条的行为诱发了灏灏的想象,堆放木条让他联想到生活中的烧烤,于是将“搭桥”工作发展成了“烧烤游戏”。

游戏回顾

  讨论思考了第一次搭建失败的原因,灏灏说:“空间太小,碰到会摔倒。”

  霈霈说:“他们把哪些积木全部都放在里面,把我搞晕了。”勒勒:“太难整理了。”霈霈:“对,都怪他们,你们三个,特别是灏灏。”教师:“你们搭建的时候遇到了什么困难呢?”博博:“容易倒塌!”霈霈:“材料有点不够!”

分析:结合幼儿所总结出的失败原因我们做了以下整改:给幼儿增加材料(奶粉罐、大量的大小各异的纸杯、形状各异的大木块)、将搭建空间转移到了空旷的足球场上。一切准备就绪后,开始了孩子们的第二次畅想。

二、“桥”的第二次畅想

这次选择了大小各异的纸杯、纸牌、各种形状的大木块,并且将场地换到了宽敞的足球场上进行搭建。勒勒对着灏灏说:“要搭不会堵车的那种桥。”

  灏灏说:“对对对,转弯桥!”四个小伙伴蹲在地上准备搭建,灏问:“转弯桥的话要该怎么搭?”霈回答:“转弯桥要用扑克牌空起来,然后下面搞点支撑就好了。”灏:“哦,要不这样,我们搭个高速吧。”博:“不行不行,我们要搭一个多层桥,很多层的一个桥。”勒:“对,旋转桥!就是不会堵车的那种。”

搭建开始了,勒勒和博博留在原地用大木块和纸杯进行搭建,灏灏和霈霈爬到材料架上负责找材料。博博跑到材料架旁说:“我需要一大堆长方形”。

  灏灏和霈霈找到材料后扔下。博博跑去捡来。霈:“这里有个大圆柱谁要”。博博和勒勒去接了过来,接下来在材料架上的两个小朋友就开始按搭建的两个小朋友的要求在寻找材料。勒勒的“旋转桥”出现了雏形,材料架上的灏灏看见了对博博大喊:“你就按照勒勒的来搭”。

接下来的搭建就是材料架上的小朋友扔什么,搭建的小朋友就用什么。连接“旋转桥”的桥梁也出现了,有了上坡,这时灏灏和霈霈从材料架下来,也加入了搭建的工作中。

霈霈说:“你们创意好啊!环形轨道都想出来了”。说完爬回到材料架上,三个小朋友各自搬来木块进行搭建,四面的路都开始通了。

霈霈说:“你们要什么东西让我来帮你们拿”。这时发生了第一次倒塌,是灏灏在搭建过程无意造成的,博博责备灏灏是故意的,被队友误会了以后,灏灏回到了材料架上。

这时发生了第二次倒塌,博博和勒勒相识一笑,勒勒蹲下开始修复。材料架上的灏灏和霈霈开始了吆喝的方式:“谁要三角形!”“谁要长木板”“谁要正方形?”“谁要梯形”

博博和勒勒一起回答:“扔下来!”只见地面上的材料越扔越多。勒勒发现脚边一块像斧子的积木,拿起来开始敲打,此时地面山两位搭建的小朋友注意力已经转移到敲敲打打上了,面对材料架上小朋友的吆喝也没有回应了。在敲敲打打中结束了第二次畅想。

分析:幼儿与幼儿之间缺少合作,在搭建的过程中也无沟通。当教师问幼儿的时候“你搭建的是什么?”他也才思考自己搭建的是什么,目的性不明确,只是根据个人意愿来摆弄材料随意搭建。在搭建时,灏灏和博博因为“桥梁”坍塌,产生情绪,但是灏灏也选择了主动离开,两个孩子没有向站在一旁的教师求助,而是分别用放弃和维护的方式平息了这次冲突。

  结合第二次的畅想,经过教师的引导后,孩子们觉得缺少一个“设计图”,于是孩子们坐下来开始有目的有计划地讨论与设计“桥”。期待他们第三次的搭建。

游戏视频案例分享

游戏视频案例分享

 

 

签到栏

 游戏视频案例分享


过程确认

 

 

 

                    

  职能部门负责人签字:杨芙蓉

                      时间:202241

 

说明:活动发生两周内,校本研训职能部门根据项目负责人递交记录表审核内容并签字确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