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威尔第歌剧《阿依达》

(2022-11-07 16:27:42)
标签:

威尔第歌剧

阿依达

文化

娱乐

分类: 音乐欣赏
威尔第歌剧《阿依达》


   《阿依达》是意大利作曲家朱赛佩·威尔第创作的歌剧。剧情是根据法国古埃及考古学家芳思华奥古斯特斐迪南马里耶特的原著改编。1880年《阿伊达》於巴黎首演时,威尔第曾亲自担任指挥演出。

故事简介

    《阿依达》描写了交战国双方皇帝的女儿在她们同时深爱着的一位恋人之间所作的生死选择的故事:古埃及法老王时代,东非大陆的埃及和埃塞俄比亚战事又起,埃及王手下战将拉达梅斯率部出征,迎战埃塞俄比亚国王阿姆纳斯洛。此时,埃及王女儿阿姆涅丽斯公主爱恋着拉达梅斯,而拉达梅斯的心上人却是阿姆涅丽斯的女奴阿依达。而这位女奴不是别人,正是埃塞俄比亚国王的女儿—原来阿依达也是一位公主。

       盛大的欢庆场面映衬着凯旋广场上武士们列队凯旋的喜悦。阿依达却在被拉达梅斯所虏的囚犯中发现了自己的父亲—伪装成士兵的埃塞俄比亚国王。败阵下来的国王和公主一筹莫展,打了胜仗的国王和公主则忙于准备赘婿招夫。非常痛苦的拉达梅斯一方面不愿意和埃及公主结婚,另一方面又为阿依达公主身处险境而焦虑。为免两国长期交恶,也为了自由的爱情,他毅然决定放走阿依达父女。

       不料,暗中监视的埃及公主阿姆涅丽斯察觉了他们的行动。将生死置之度外的拉达梅斯最终被判决活埋,阿依达不愿苟且偷生,事先来到墓穴,决心与拉达梅斯相伴生死。

       朱赛佩·威尔第(Verdi,Giuseppe1813-1901)意大利作曲家.生于布赛托附近.父为食品、杂货商.他的音乐生涯以在布塞托村教堂弹奏管风琴,同时担任布塞托爱乐协会助理指挥开始.1832年投考米兰音乐学院未被录取.从斯卡拉歌剧院艺术拉维尼亚私人学习.斯卡拉当局发现了威尔第的才能,但米兰的学院派人士并不赏识。

       他的第一部歌剧《波尼法西奥伯爵奥贝托》于1839年在斯卡拉歌剧院上演获得成功,眼力敏锐的斯卡拉歌剧院领导梅雷利立即邀请他再写三部剧,不幸其中第一部---喜剧《王国的一天》(1840)一败涂地,又值他的妻子和两个孩子相继病亡,便发誓再也不写音乐.好心的梅雷利又劝说他,给他看《纳布科》的台本(索列拉编写),剧中的爱国主义热忱打动了威尔第的心.歌剧写成后大获成功,其中希伯来人合唱《飞吧,思想,插上金色翅膀》令人热血沸腾,是威尔第艺术生涯中的第一块里程碑.此后,他全力以赴写作歌剧.意大利和世界各地的大歌剧院很快都来邀请他. 《弄臣》是1851年为威尼斯写的(因台本在政治上引起争议而遭禁演的几部歌剧之一),《游吟诗人》是1853年为罗马写的.关于《游吟诗人》,作曲家发表过一篇宣言,其慷慨激昂不亚于瓦格纳在北方发表的一些声明.宣言说,《游吟诗人》应是一种"新型的歌剧",其中的咏叹调、卡巴莱塔、二重唱及其他重唱、终场音乐等等,决不允许凌驾于戏剧之上.虽然他此时还不象瓦格纳那样一心一意地追求自己的目标,《游吟诗人》在演出得当时,仍不失为一部高瞻远瞩、影响深远的作品,绝不是人们心目中的为“老一套不良风格”唱赞歌.《茶花女》(威尼斯,1853)虽初演失败,但因亲切感人,不久便建立起与《游吟诗人》不相上下的地位。在《假面舞会》(罗马,1859)、《命运的力量》(圣彼得堡,1862) 、《唐卡洛斯》(巴黎,1867)和《西蒙·波卡涅拉》(威尼斯,1857;修订本,米兰,1881)中,威尔第那莎士比亚般的戏剧天才令人刮目相看. 《阿依达》(开罗,1871)也许更象一部"大歌剧",但它包含一些私下会面的场景,其表情之深刻使它屹立于同类歌剧之上.此后他沉默了十六年(一生中第二次放弃舞台生涯),随即写出两部真正的莎士比亚歌剧《奥瑟罗》(米兰,1887)和《法尔斯塔夫》(米兰,1893),达到他创作的顶峰.晚年他还写作教堂音乐(虽然不常去教堂),包括1873年悼念伟大意大利诗人、小说家和爱国者的《曼佐尼安魂曲》.威尔第说,"如果人可以拜人,我愿对他跪下."他没有跪下,而是写下了19世纪最伟大的合唱安魂曲来悼念他。

       威尔第是在不顾一切、不惜贬低乐队以抬高歌唱家的意大利歌剧传统的哺育下长大的,开始他全盘接受,后来才逐渐按自己的需要发展歌剧形式,直到晚年在《奥瑟罗》和《法尔斯塔夫》中臻于登峰造极、出神入化的境地.虽然他自己把尚在成长阶段的作品说成"不登大雅之堂",但是他的早期作品是不容低估的.即使是最不成熟之作,也都表现了他的旋律天才和蓬勃朝气,音乐一气呵成,欲罢不能.这些早期作品也相继重演,它们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当他成熟以后,他的创作显示出音乐造诣的不断深化,对乐队更加敏感特别是在乐队的处理上更加足智多谋、匠心独运.他的配器极有个性,清澈透明,美丽如画,虽然也有人批评它(例如肖伯纳便把他的配器比作一只大吉他)。


视频网址:https://haokan.baidu.com/v?pd=wisenatural&vid=1647445312275146657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