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提琴交响曲》作于1963年,是献给罗斯特罗波维奇的。原计划1963年在奥德堡首演,后因罗斯特罗波维奇突然生病而中止,直到1964年3月,才在莫斯科由布里顿亲自指挥首演。
作品分四个乐章:一、庄严的快板;二、不安的急板;三、柔板;四、快的行板。
共4个乐章:
1.庄严的快板,奏鸣曲式。低音提琴与低音号以四度顺次下行为背景,奏出第一主题,第二主题以下行型为主。这个乐章的发展部分为3部分,第一部分先以第二主题的反行发展,再以木管为中心发展第一主题。第二部分主奏大提琴发展,第三部分主奏大提琴以第二主题后半的三连音符音型来发展。
2.不安的急板,谐谑曲风格,3段体。以包含于开头的主题要素反行、扩大、发展等方式构成。主题动机分解后,以正反行方向划分段落进行。中段是主奏大提琴的技巧呈示。
3.慢板,3段体,其中段主题直接成为以后的第四乐章主题。中段大提琴奏出平易近人的优美主题,最后安插了华彩。
4.快的行板,采用巴沙加牙舞曲形态,主题加6段变奏,其主题即第三乐章中段主题。其中第四变奏标示“轻快”,第五变奏“稍慢”,第六变奏为“宽大地”。最后以第四乐章开头主题的节奏结束全曲。
本杰明·布里顿(Benjamin
Britten,1913.11.22-1976.12.4),英国作曲家、指挥家和钢琴家,20世纪英国古典音乐代表人物之一。1913年11月22日出生于英国萨福克郡的罗斯托夫特,1976年12月4日在萨福克郡的奥尔德堡去世。
自幼跟从母学习钢琴,十七岁入伦敦皇家音乐学院学习作曲与钢琴,四年后辍学,为剧院和制片厂创作戏剧和电影音乐。1939年旅居美国,从事指挥和钢琴演奏。他在创作中尊重本民族的传统,又大胆吸收和运用现代派的风格、技巧。
视频王洪志:https://v.qq.com/x/page/n0157qnut2z.html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