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爱德华·埃尔加《爱的致意》

(2022-03-27 05:47:46)
标签:

爱德华·埃尔加

爱的致意

文化

娱乐

分类: 音乐欣赏


创造背景

       1888年夏,艾丽丝和埃尔加准备结婚,埃尔加去度假,临行前艾丽丝送给埃尔加一首诗"Love's Grace",作为回应,埃尔加旅途中作了一首短曲"Liebesgruss"(Love's Greeting),献给Carice(Caroline Alice的缩写,后来又作为他们女儿的名字),度假回来后,埃尔加将乐曲送给艾丽丝,并求婚。第二年五月他们在伦敦结婚。

       埃尔加的妻子卡罗琳·艾丽丝·罗伯茨(Caroline Alice Roberts)是驻印度的英军少将的女儿,父母早亡,她不顾家族反对(家族认为至少应该嫁个商人,而不是没有前途的音乐家)与埃尔加结婚。艾丽丝是埃尔加的学生和忠实粉丝,对他的事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在长期的艰苦奋斗中,她坚信埃尔加的天才,埃尔加的成功之作几乎全是在婚后创作的,1920年艾丽丝去世后,埃尔加的作品相对就很少了。

       埃尔加起初将乐曲献给妻子时用的是德文标题。1888年底,Schott音乐出版公司以两个金币买断这首曲子,以三个版本出版:钢琴独奏、钢琴和小提琴、管弦乐改编曲,但销售不理想。于是出版商将曲名改为Salut d'Amour,作者为Ed. Elgar。果然,法文标题和不明显的英国人名使乐曲获得了广泛的国际认可,出版商非常满意,但埃尔加并没有因此获得更多的经济收入。

      "爱的致意"于1889年11月11日在伦敦水晶宫首演,是管弦乐版。

乐曲鉴赏

       这是埃尔加题赠给新婚妻子的一首小品,作品以典型的小夜曲风格,向我们描绘了一幅典雅的爱情画卷。

       小提琴奏出饱含深情的旋律,恰似来自恋人的绵绵情话。在柔美的曲调中,又有一丝哀怨的情调。经过带有复杂情绪的尾声,乐曲逐渐减弱而终了,仿佛是情人还在喃喃私语... 音乐甜蜜温馨,旋律温婉动人,让人一听倾情。

       爱德华·埃尔加(Edward Elgar,1857年6月2日—1934年2月23日),出生于伍斯特郡,英国作曲家。

       埃尔加出生于乐器商家庭,初从父学小提琴,兼擅多种乐器,并自学作曲。1904年因所作国定颂歌《加冕颂》(1902年作)受封为爵士。1905年到1908年他在伯明翰大学音乐学院任职Peyton Professor,1931年受封从男爵。

       埃尔加的作品既有民族特色又饱蕴后期浪漫主义内在热情,以交响曲三部(第三部未完成)、管弦乐变奏曲《谜》、序曲《在伦敦城》、《小提琴协奏曲》、《大提琴协奏曲》、弦乐《小夜曲》、《引子与快板》、《威风凛凛进行曲》五首、清唱剧《吉伦修斯之梦》等较为著名。


视频网址:https://haokan.baidu.com/v?pd=wisenatural&vid=1054704807132359957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