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奥芬巴赫《威尼斯船歌》

(2020-12-16 07:41:53)
标签:

奥芬巴赫

威尼斯船歌

文化

娱乐

分类: 音乐欣赏


    《威尼斯船歌》是一首歌曲,选自德国犹太人作曲家奥芬巴赫的代表作歌剧《霍夫曼的故事》第二幕。

       歌剧《霍夫曼的故事》共有三幕,叙述了主人公霍夫曼向友人讲述的三次爱情经历。第二幕叙述的是霍夫曼在威尼斯与美女朱利埃塔的恋爱故事。幕启,布景展示了威尼斯运河旁庭院里的繁华景象:琳琅满目的画廊面向着大运河,台阶上铺陈着带装饰图案的大地毯,各种花草在火炬的映照中显得异常鲜艳。容貌出众的名妓朱利埃塔一面招待宾客,一面与她的情人达彼图托一起唱起这首歌唱美丽的夜晚的“船歌”。歌曲从独唱到二重唱,后又加入合唱,以6/8拍荡漾的节奏描绘了威尼斯河上迷人的夜景。

       轻歌剧《霍夫曼的故事》,是奥芬巴赫唯一未完成的歌剧。后来由他的知己吉罗( 1837一1892)把未完部分补笔后演出,而且大获成功的作品,现在依旧在各地歌剧院上演不衰。

       在奥芬巴赫的一生中,他曾写下大约90部轻歌剧等舞台作品。尽管他在晚年倾注全力谱写这部巨作《霍夫曼的故事》,但终因劳累过度不幸病倒,在世时未能亲睹此剧的成功。

       这部歌剧最富趣味的是,各幕的故事内容都很怪诞、荒唐,结构也很特别,前所未见。它的形态是附有序幕、尾幕的三个奇妙恋爱故事。

       但是在史坦版的总谱上,却编成四幕五场,而短小的尾奏则当作第四幕第二场。由于此剧在写作当初是以喜歌剧形式作曲的,所以是加入说白的编号歌剧——情况跟比才的《卡门》一样。可是后来吉罗却把这些部分都改成宣叙调,也就是现在大家熟悉的是改写后的样式。

       此剧取材自1851年在巴黎奥德翁剧院首演的戏剧《霍夫曼的幻想故事》(五幕),这是由巴尔比叶(l822一1901)和卡雷(18191872)根据德国浪漫派作家E.T. A.霍夫曼(17761822)的几部小说,寻找自由的题材改写而成。奥芬巴哈为了把这部戏剧写成歌剧,鞭策已经有病的身体埋首于作曲中。在变更若干的原剧情节后,改写成

       奥芬巴哈的音乐,除保存原作的怪诞,充分流露出作曲家的轻巧作风,而且多少具有幻想的气氛。剧中洋溢着丰富的旋律,尤其是脍炙人口的“船歌”,更经常脱离原歌剧,到处被人演唱,或是以各种编曲演奏。

       小说的原作者E.T.A.霍夫曼,自幼即显示音乐与绘画的非凡才能,自己也写过不少音乐,还涉猎过歌剧。霍夫曼由于喜欢写作梦幻的、怪异的文艺作品,生前被看成是魔鬼或妖怪,或是被指为魔鬼化身。

       正如这部歌剧被纳入幻想歌剧范畴中的原因所昭示的一样,剧情是三段奇妙的故事串连起来组成的。由于本歌剧的音乐很美,在事实上已经变成相当愉快的通俗歌剧。由此可见奥芬巴赫实在是是一位伟大的音乐人!

      奥芬巴赫(1819-1880)法国作曲家、古典轻歌剧创始人之一。原籍德国,系科隆犹太教堂乐师之子。从小学习大提琴,1833年入巴黎音乐学院,一年后退学,到喜歌剧院任大提琴手。1839年初次以戏剧音乐作曲家的身份出现。曾从阿列维学习作曲。1849年任法兰西喜剧院指挥兼作曲。1855年创办“快活的巴黎人”剧院,自任经理。一生曾为巴黎各剧院写过102部舞台音乐作品,其中大多数是轻歌剧;有些还借题发挥,以巧妙的笔触对时政与第二帝国“上流社会”的资产阶级风尚进行讽刺。其代表作有轻歌剧《地狱中的奥菲欧》、《美丽的海伦》、《格罗什坦公爵夫人》以及浪漫歌剧《霍夫曼的故事》(遗作),被誉为“具有取之不尽的旋律才赋”,其活泼的节奏与典雅的配器也别具一格。他的轻歌剧情节生动有趣,大胆采用当时各种歌曲、舞曲、小夜曲与进行曲形式,音乐通俗易懂,至今流传不衰。

创作背景

       1858年的《地狱中的奥尔菲斯》以及1864年的《美丽的海伦》这两部轻歌剧使奥芬巴赫在当时的音乐界一跃成名,可荣誉的背后却是因为积劳成疾而日趋衰败的身体。创作精力充沛的奥芬巴赫晚年时对自己的成就并不满意,他有着更高的志向,他不想再写轻歌剧,而渴望写出一部不朽的名作,《霍夫曼的故事》正是这一意志的产物。然而,在即将完成时作曲家突然病逝,后由另一法国作曲家欧内斯特·吉罗(Ernest Guiraud)替他续完。

表达方式

       在这部作品中奥芬巴赫放弃了其驾轻就熟的轻歌剧风格,而以一种抒情的方式来表达歌剧内容上丰富的幻想色彩,整体旋律十分优美,其价值超越了一般的轻歌剧作品。第一幕中人偶奥林匹亚的花腔女高音唱段“小鸟之歌”巧妙的模仿机械玩具所发出的尖锐的声音,发条转动的声音,以及发条松时跑调的声音,充满了趣味性,十分生动活泼。第三幕中的一首描述威尼斯美丽夜景的船歌迷人之夜,爱情之夜则非常优美抒情,是作曲家作品中流传最广的一支歌曲,常常作为独唱歌曲在音乐会上演出。

音乐风格

       这部作品的音乐风格与奥芬巴赫先前的轻歌剧作品相比,同样是色彩绚丽、妙趣横生。“船歌”出现在剧中朱丽叶塔那场戏中,旋律极为优美,令人牵魂摄魄,绕梁三日;这首歌的素材取自威尼斯贡多拉船歌曲调。乐曲选用了平滑而流动的节奏型,投射出浓浓的人情味,那是体现朱丽叶塔的二重性格。

       但全剧更突出的是许多声乐写作都以抒情色彩为主导。因此,也有人将这部歌剧归为大歌剧或抒情歌剧,这也是奥芬巴赫唯一的一部可以称之为Opera的歌剧,尽管这部歌剧中不乏轻歌剧的手法。

       安得拉斯·席夫1953年生于布达佩斯,自幼接受音乐及钢琴教育。他经常受邀在萨尔兹堡音乐节中演出,其小提琴家妻子Yuuko Shiokawa也在当地莫扎特音乐院。他对室内乐富有热情,1989年在萨尔兹堡附近的蒙德西创设自己的音乐节。他的唱片赢得许多知名大奖,其演奏以精致品味和透彻的结构著称,这种特性使他演奏的巴赫作品(以现代钢琴演奏)成为别树一格的盛事。他被认为是古尔德之后,最具权威性的巴赫诠释者。

       1968年赢得匈牙利电视台青年演奏家大赛首奖。先后跟随卡多萨、拉多斯与马尔科姆学琴,1972年于布达佩斯首度公演,按着在欧洲、美国和日本演出。先后在莫斯科(1974)和英国里兹(1975)钢琴大赛获奖,随即在世界各大音乐中心展开演奏活动。他经常受邀在萨尔兹堡音乐节中演出,其小提琴家妻子Yuuko Shiokawa也在当地莫扎特音乐院。他对室内乐富有热情,1989年在萨尔兹堡附近的蒙德西创设自己的音乐节。他的唱片赢得许多知名大奖,其演奏以精致品味和透彻的结构著称。


视频网址:https://haokan.baidu.com/v?vid=6845458536862470000&pd=bjh&fr=bjhauthor&type=video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