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著名男高音歌唱家--何塞·卡雷拉斯(José Carreras)

(2017-07-09 09:26:09)
标签:

著名男高音歌唱家

何塞·卡雷拉斯

简介

文化

娱乐

分类: 歌唱家、歌手、组合
著名男高音歌唱家--何塞·卡雷拉斯(José <wbr>Carreras)



    西班牙男高音何塞·卡雷拉斯(José Carreras)1946年12月5 日出生于加泰隆尼亚自治区首府巴塞罗那。求学和第一次登台演出都是在家乡,演出的剧目是威尔第《那布果》。1971年卡雷拉斯获得意大利"威尔第声乐大奖",逐渐成为世界顶级的抒情男高音。卡雷拉斯和帕瓦罗蒂、多明戈是享誉世界的三大男高音。

    卡雷拉斯于1946年12月5日出生在西班牙的巴塞罗那。他的父亲是位支持共和国制的潦倒教师,母亲则是位性格坚强的女人,对于窘迫的家境从未沮丧。小时候,卡雷拉斯观看了电影《伟大的卡鲁索》,主演马里奥·兰扎精湛的演技和美妙的歌声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从那时起,卡雷拉斯就立志毕生从事音乐事业。在父亲的支持下,他进入了当地的音乐学校,先是学习钢琴,很快又开始学习声乐。22岁时,著名女高音卡巴耶到巴塞罗那听卡雷拉斯的同学演唱。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听到了卡雷拉斯的歌声,对他的音色十分赞赏,并与他合作演唱了《露克莱齐亚波契亚》。卡雷拉斯在巴塞罗那音乐学院学习时师从皮戈教授。在此期间,皮戈着重训练他的嗓音,要求他保持音区的连贯。

    卡雷拉斯认为:“在整个音域中,男高音的难度最大。因为那不是自然的声音,而是训练出来的假声。然而,同样没有比男高音更能激动人心的了。所以男高音一般都是英雄,或风流倜傥的第一男主角。”在他身上从未出现过被认为是男中音的情况,这得益于卡雷拉斯天生的高音域。

    卡雷拉斯之所以能引起人们的瞩目,不仅是他英俊的相貌、堂堂的仪表,而更为重要的还是他那振动人心的优美歌声与情感细腻的自然表述,所以在他还不到30岁的时候,便以其无穷的魅力征服了意大利米兰斯卡拉歌剧院、英国伦敦柯文特花园皇家歌剧院和美国纽约的大都会歌剧院。

    在三大男高音中,卡雷拉斯声音的戏剧表现力不及多明戈和帕瓦罗蒂,但他擅长抒情,不肆意放纵,也不恃音凌人,这正是其特色。

    两岁时,卡雷拉斯险些溺死河中,幸亏被母亲及时救起。母亲对他疼惜有加。她认为,大难不死的爱子定会成为“不凡之人”。卡雷拉斯5岁时便立下了当歌唱家的远大志向。他经常将自己反锁在房间里,连续数小时练习意大利和西班牙民歌。6岁时,他观看了音乐电影《伟大的卡鲁索》,沉浸在马里奥·兰扎的美妙歌声中。回家后,凭借超凡的音乐记忆,他一音不差地唱出了片中所有的咏叹调。

    1971年,卡雷拉斯以一个意大利“威尔第之声”歌唱比赛的第一名结束了他的学生时代,自此开始了他多年的职业生涯。1972年,卡雷拉斯前往美国。在他演唱了吉亚卡莫·普契尼的歌剧<蝴蝶夫人>中的平科尔顿后,纽约市歌剧院立即与他签定了三年合同。

    1974年,他在大都会歌剧院演唱普契尼歌剧《托斯卡》中的卡伐拉多西,引起了巨大轰动。他的事业开始进入。1976年,卡雷拉斯遇到了后来对自己的事业产生重大影响的指挥大师赫伯特·冯·卡拉扬,当时他在萨尔茨堡演出威尔第的<安魂曲>。不久,他们合作拍摄了电影版《唐卡洛斯》。卡雷拉斯认为这是男高音剧目中最难的角色之一,不仅音域很高,而且需要保持充沛的体力,不停地唱。

    到了80年代,卡雷拉斯开始以演唱重抒情角色为主,他在这一时期演出了威尔第的《游吟诗人》,普契尼的《波西米亚人》,《图兰多》等著名歌剧。1982年2月,卡雷拉斯和卡拉扬再度合作,在柏林演出《托斯卡》。卡雷拉斯发挥出惊人的水平,在二,三幕间取消40分钟休息的情况下一口气接连唱完三幕而不显疲软,令人乍舌。

    在80年代,卡雷拉斯的另一经典剧目是比才的<卡门>。他于1982年在马德里首次尝试出演唐何塞这一角色。自从1990年起,卡雷拉斯开始与帕瓦罗蒂,多明戈共同组织“世界三大男高音系列音乐会”。当然,在每次音乐会中,性格温和,内敛的卡雷拉斯总是最低调的一位。

    卡雷拉斯与当代绝大多数世界著名的交响乐团指挥有过合作,如:卡拉扬(与卡雷拉斯有着长达20年的良好艺术合作和私人关系,包括在萨尔斯堡、柏林和维也纳的合作演出),克劳迪奥阿巴多、里卡多穆蒂、洛林 马泽尔、里卡多 柴里、柯林 戴维斯、詹姆斯 列文、罗纳德 伯恩斯坦和祖宾梅塔,也和一些曾经赫赫有名的大导演合作过,如佛朗哥 泽佛里尼、法国导演庞尼尔、乔治 斯特雷勒、吕基 卡曼西尼、哈罗德普林斯。

    他的保留剧目包括60多部歌剧,其中有影视作品、录影和几部歌剧电影。他录制的唱片类别广泛,多达150张,包括50部歌剧全剧、祈祷颂、流行或经典的独唱音乐会。这些音像作品为他在世界各地赢得了许许多多的金唱片与白金唱片奖。

    1987年,正值事业巅峰的卡雷拉斯被查出患有白血病,然而,只用两年时间,他又奇迹般地重返舞台,以盛况空前的欧洲巡回演出来庆贺自己逃脱死神的魔爪。自1988年起他以全部的精力和热情投入到何塞·卡雷拉斯国际白血病基金会,该基金会总部设在巴塞罗那,在美国、瑞士和德国有分支机构。现在他生活中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就是他的白血病基金会。

    卡雷拉斯以一个意大利“威尔第之声”歌唱比赛的第一名结束了他的学生时代,自此开始了他多年的职业生涯。1972年卡雷拉斯前往美国在他演唱了吉亚卡莫·普契尼的歌剧《蝴蝶夫人》中的平科尔顿后,纽约市歌剧院立即与他签定了三年合同。从那时起,声乐界对他的评价就是“甜润,抒情的男高音,拥有天鹅绒般的嗓音”。
1974年他在大都会歌剧院演唱普契尼歌剧《托斯卡》中的卡伐拉多西,引起了巨大轰动。他的事业开始进入高峰。1976年卡雷拉斯遇到了后来对自己的事业产生重大影响的指挥大师赫伯特·冯·卡拉扬,当时他在萨尔茨堡演出威尔第的《安魂曲》。不久,他们合作拍摄了电影版《唐卡洛斯》。卡雷拉斯认为这是男高音剧目中最难的角色之一,不仅音域很高,而且需要保持充沛的体力,不停地唱。他这样理解唐卡洛斯这个角色:“他的性格柔弱,模糊不清,疑虑重重,任凭他人摆布。他很年轻,不成熟,无法作出自我抉择,因为他的爱而被人利用。他的全部行为都是为了引起他人注意。他要复仇。”《唐卡洛斯》上映后,《歌剧》杂志评价称:“卡雷拉斯是今年最令人满意的男高音。他的演技仍嫌不足,但当他张开肺叶时,就有了鲜明的效果。”这时,他的嗓音和舞台风范已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他的抒情音色被认为非常适合意大利歌剧中较轻的角色。而对于法国歌剧,他坚持演唱的维特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卡雷拉斯认为法国歌剧应当用圆润的嗓音演唱,而另一要点便在于发音清晰。

    80年代卡雷拉斯开始以演唱重抒情角色为主,他在这一时期演出了威尔第的《游吟诗人》,的《波西米亚人》,《图兰多》等著名歌剧。这一方面是为了适应观众的需要,同时也是为了唱片录音。卡雷拉斯认为,虽然他的嗓音被描述为“甜蜜的男高音”,但是他天生不愿墨守成规的性格却使他“厌倦年复一年以相同的角色在世界各地兜圈子的职业生涯”,“即使这些角色我已能唱得近乎完美。我想,等到我的事业结束的时候,我至少将所有想唱的都唱过了。”然而,40岁之后在音量和音色上进行重大改变确是一种冒险,有了朱塞佩·迪·斯黛法诺等人的前车之鉴,卡雷拉斯并没有通过改变自己原有的特征来适应新的角色,而是利用自己现有的优势,主要依靠丰富的舞台经验来达到理想的效果。在这一点上卡雷拉斯和其他很多男高音不同,他并没有过分强求大音量和全能的演唱技巧,而是更重视音乐的感染力——而他也的确拥有无与伦比的感染力。后来他自己也曾言道:“唱歌应当用心去唱,一味炫耀演唱技巧便不是真正的歌者。”此外,卡雷拉斯对歌剧角色的理解能力很强,非常善于控制剧情,人物和音乐本身之间的平衡。这都是他的过人之处。无疑,卡雷拉斯取得了空前成功。他所塑造的鲁道夫,卡拉夫等人物形象深入人心。

    1982年2月卡雷拉斯和卡拉扬再度合作,在柏林演出《托斯卡》。卡雷拉斯发挥出惊人的水平,在二,三幕间取消40分钟休息的情况下一口气接连唱完三幕而不显疲软,令人乍舌。在80年代,卡雷拉斯的另一经典剧目是比才的《卡门》。他于1982年在马德里首次尝试出演唐何塞这一角色。1983年,他在卡拉扬的指导下重新认识了这一人物。卡拉扬告诉他,唐何塞受到命运捉弄,无法自控,因而杀人,而卡雷拉斯之前对这一角色的处理就仿佛他生来就是个杀手一般。卡拉扬还要求卡雷拉斯将《你扔给我的花》唱得尽量温柔动人,他拿着五线谱给卡雷拉斯看,“

    比才的提示是Pianissimo,你需要唱到这个音量。”结果,卡雷拉斯以一个惊人的弱音降B结束,几乎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对于唐何塞,卡雷拉斯有自己的理解:“他本是个单纯朴实的人。在第一幕里,他生平第一次发现自己情不自禁地爱上了一个女人。到了第二幕,他已深陷情网,冲动,嫉妒,不成熟。而在第三幕,大多数男高音过分激动或伤感,这两个极端都是错误的。其实当唐何塞走进斗牛场时,他满怀希望,他自信能够让卡门回心转意。因此,在这里仍需要有节制的音色。”

    对于卡拉扬,卡雷拉斯充满感激之情。卡拉扬的歌剧修养很深,“和卡拉扬一起排练的压力很大,能学到的东西也很多。”卡雷拉斯认为卡拉扬很固执,在碰到分歧时往往会坚持自己的立场,“卡拉扬说服别人的本事很大。有时我想,如果他让我去唱米卡埃拉,我也有可能会去唱的。”当然,卡拉扬的固执也有错误的时候。他曾请卡雷拉斯出演威尔第歌剧《阿伊达》中的拉达梅斯,然而卡雷拉斯自认为难以达到英雄男高音所需的音量。为此,卡拉扬甚至减少了管弦乐编制的数量,但却仍然未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1987年夏天卡雷拉斯被诊断出患有血癌。不久,他在巴塞罗那和西雅图做了两次骨髓移植手术。仅经过一年时间的治疗,原本被认为存活几率不到10%的卡雷拉斯竟然奇迹般地战胜了病魔,于1988年7月11日在巴塞罗那露天广场举行了复出音乐会,此后又以规模空前的欧洲巡演庆祝自己的归来。1989年,卡雷拉斯在西班牙梅里达演出了歌剧《梅迪亚》,继续自己的舞台生涯。他罕见的生命力令世人钦佩。

    在整个90年代,卡雷拉斯灌制了大量唱片,对很多以往曾经演唱过的歌剧咏叹调和艺术歌曲进行了重新诠释。在这些唱片中,重获新生的卡雷拉斯带给人们的是超越生命的领悟。他的歌声变得更深邃,同时也保持了原有的风格,依然自然,厚重,柔到极处,带有一种“含蓄的激情”。与此同时,自从1990年起,卡雷拉斯开始与帕瓦罗蒂,多明戈共同组织“世界三大男高音系列音乐会”。当然,在每次音乐会中,性格温和,内敛的卡雷拉斯总是最低调的一位。然而,步入21世纪后,在帕瓦罗蒂和多明戈逐渐淡出的时候,当年曾经无限接近死亡的卡雷拉斯却依然活跃在世界各地的舞台上,忙于举办演唱会和制作新专辑。虽然随着年华老去,近几年来,他的演唱水平已是江河日下,但他仍在不断挑战自我。卡雷拉斯一直是一个敢于追求,不愿服输的人,即使面对死亡他依然不放弃理想。

    在“卡雷拉斯·巅峰之夜2012北京演唱会”的新闻发布会上,歌唱家李双江称:“卡雷拉斯是一位有着诗人般的情感,用心演唱的歌唱家,此次他将与中国青年女高音尤泓斐,中国青年男高音朱金专同台放歌。”

    歌唱家李双江在现场回忆了他和卡雷拉斯关于音乐的交流,李双江说:“卡雷拉斯曾经表示过他不愿意做声音的奴隶,而是希望心传递出更多的情感,因此他的声音是绅士化的、多情的,像诗一般。

    青年女高音尤泓斐称:“作为一个女高音,能和世界三大男高音之一的卡雷拉斯一起同台是我的一个梦想,这次终于有机会梦想成真。”尤泓斐说:“曾经有大师预言,21世纪的歌剧时代将在中国开启,因此此次能和卡雷拉斯同台,我希望让北京的观众看到一个年轻的歌唱家和大师的合作能够有更多的东西文化的碰撞。”

    朱金专演出后接受采访称:“能和世界三大男高音之一的卡雷拉斯同台演出,大师在排练时传授很多舞台经验和歌剧的理解,学到很多歌剧演唱和表演的知识”。

    卡雷拉斯经历过两段婚姻,卡雷拉斯的第一任妻子是梅塞德丝,两人有一对子女。卡雷拉斯现在的妻子是尤塔·耶格尔,原来是一名奥地利空姐。

美国电视科学学院颁发的艾美奖;

巴黎学院颁发的大奖赛奖(the Grand Prix du Disque)

路易依利卡奖(the Luigi lllica Prize);

1991年格莱美奖;阿斯图利亚王储奖;

纽约西班牙学院金奖;维也纳市金色奖章;西班牙国王陛下颁发的美术金奖;巴塞罗那市金色奖章;卡泰罗尼自治政府金奖。

巴伐利亚政府荣誉奖;奥地利共和国荣誉大奖;波兰共和国荣誉奖章;柬埔寨皇家政府荣誉奖章;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亲善大使以及1996年爱尔伯特施维彻音乐奖;

2004年2月西班牙女王陛下颁发的社会团体团结金十字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恰恰舞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