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瓦格纳--婚礼进行曲

(2017-07-08 08:09:33)
标签:

瓦格纳

婚礼进行曲

简介

文化

娱乐

分类: 音乐欣赏
瓦格纳--婚礼进行曲



琴声悠扬鲜花开放,庄严的圣殿啊灿烂辉煌。 
衷心祝福同声歌唱,让我们赞美这幸福时光。 
年轻的新郎勇敢坚强,美丽的新娘温柔端庄。 
青春的美啊令人难忘,纯洁的心灵人人赞扬, 
忠贞的爱情坚贞不渝,相亲相爱地久天长。 
琴声悠扬鲜花开放,祝福的人们啊欢欣歌唱, 
衷心祝福虔诚希望,愿你们生活幸福久长,幸福久长。 
让人们祝福你们,生活甜蜜安详。 
愿你们双双飞翔,飞到那幸福远方。 
琴声悠扬心儿歌唱,愿爱情花朵散发芬芳。 
祝福新人忠心希望,愿你们生活充满阳光。 
年轻的新郎勇敢坚强,美丽的新娘温柔端庄。 
青春的美啊令人难忘,纯洁的心灵人人赞扬。 
忠贞的爱情坚贞不渝,相亲相爱地久天长。 
琴声悠扬鲜花开放,祝福的人们啊欢欣歌唱, 
衷心祝福虔诚希望,愿你们生活幸福久长,幸福久长。

    瓦格纳的《婚礼进行曲》原是三幕传奇歌剧《罗恩格林》里的一首混声四部合唱。
  
  《罗恩格林》剧情梗概是这样的:
  
    在天上“圣林王国”里,有位守卫圣杯的武士名叫罗恩格林。一天,他看到人间发生一件不平之事,便来到人间,击败了那阴险的篡位者弗列德里克,解救了被诬害的公主爱尔莎。并且使被妖法变成天鹅的王子——爱尔莎的弟弟恢复了人形。爱尔莎不知道罗恩格林是神,她爱上了这位勇敢、年轻的武士。罗恩格林也爱上了爱尔莎,答应和她结婚,但是有个条件,那就是永远不许爱尔莎探问他的姓名和来历。在结婚的那天晚上,善良、单纯的爱尔莎被坏人挑唆,提出了不该提的问题,因为誓约被破坏了,罗恩格林只好惋惜地告别了她,回到“圣林王国”里去了。
    
    人们熟知的《婚礼进行曲》共有两首,分别为门德尔松和瓦格纳的作品。门德尔松的《婚礼进行曲》是莎士比亚戏剧《仲夏夜之梦》所作的配乐。乐曲以响亮的小号声开始,接着进入到一段庄严的列队进行音乐,接下来是较轻松活泼的进行曲,重复两次后与木管乐器的优雅声混为一片,逐渐淡去。新人入场时只是播放开头部分,曲调庄严雄伟,气势昂扬。一般常被教堂婚礼选用为新郎、新娘进场时的曲目。 
     
    在非教堂婚礼中,更为普遍使用的是瓦格纳的《婚礼进行曲》。这是瓦格纳所作歌剧《罗恩格林》的第三幕中贵妇们引导新人入新房的混声合唱,改编成管旋乐就成了现在的《婚礼进行曲》。这首乐曲曲调优美,速度徐缓,庄重中不失抒情,是新人入场的绝配。 
     
    对两首乐曲都割舍不下的新人,常常会用瓦格纳的为进场曲,门德尔松的为退场曲。

    威廉·理查德·瓦格纳(Wilhelm Richard Wagner,1813年5月22日-1883年2月13日),德国作曲家,著名的古典音乐大师。他是德国歌剧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前面承接莫扎特的歌剧传统,后面开启了后浪漫主义歌剧作曲潮流,理查德·施特劳斯紧随其后。同时,因为他在政治、宗教方面思想的复杂性,成为欧洲音乐史上最具争议的人物。

    瓦格纳1813年出生于莱比锡,出世6个月,在警察局当职员的父亲就去世了。他母亲不久改嫁给一个演员兼剧作家。不久全家就搬到继父工作的德累斯顿。瓦格纳在继父关照下,受到了最初的艺术熏陶,他对戏剧和音乐十分感兴趣。1827年,全家又迁回莱比锡。在莱比锡布商大厦剧院,他第一次听到贝多芬第九交响乐,深受感动。1831年,他进入莱比锡大学学习作曲,一年后,他创作了贝多芬风格的《C大调交响曲》。

    1832年,经他哥哥介绍,到维尔茨堡任合唱指挥。同年他创作了他的第一部完整的歌剧作品《仙女》。之后,他又先后在马格德堡和柯尼斯堡的担任音乐指挥。

    1836年第一次结婚,次年前往当时俄国的里加任一家歌剧院的音乐指挥。1839年因为债务,乘船逃往伦敦。1840年至1841年在巴黎度过。1842年返回德国德累斯顿,任萨克森王国宫廷乐队指挥。

    1849年在德累斯顿参加五月起义,失败后被通缉,此后12年在巴黎等地流亡。在巴黎期间,认识了李斯特,后来娶了李斯特的女儿柯西玛为妻。1861年通缉令解除后,回到德国,住在威斯巴登的布里希镇。

    1865年开始,得到了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二世的赞助。1883年2月13日,在前往威尼斯避寒旅行期间,因心肌梗塞病死于威尼斯的温德拉敏宫中。瓦格纳的儿子齐格弗里德·瓦格纳也是作曲家。

    1879年以后,因为健康关系瓦格纳连续四个冬天都是在意大利度过的。1881年春,瓦格纳赴柏林参加《众神黄昏》的公演,在一片喝彩声中他突然脸色苍白,急忙退入休息室。一阵阵的心脏剧痛威胁着他的生命。瓦格纳顽强地活下来了,但从此健康状况日益下降。1882年,瓦格纳重返拜雷特,在那里参加了《帕西法尔》的首演,在最后一场演出中他还亲临指挥。随后,瓦格纳又回到威尼斯休养,终因心脏病复发,医治无效,于1883年2月13 日死于威尼斯。

    瓦格纳的遗体经慕尼黑运往拜罗伊特。2月16日下午二时,运有瓦格纳及其家属的专车从慕尼黑开出,沿途每一个车站都有无数的人汇集在那里默默祈祷。晚上,在慕尼黑车站上,有数千名瓦格纳的崇拜者,手持火炬在等待,当车子开出站时,数百面吊旗垂下。奏出瓦格纳的巨作《神异的黄昏》中的葬礼进行曲。当列车抵达拜霞特时,巨大的哀哭声淹没了整个车站。每一户人家门前都拴了黑色吊旗,街灯也包上了布。一支巨大的送葬行列从街道上缓缓而过。瓦格纳死去的消息很快传向全世界,吊辞从四面八方飞来。威尔第得知噩耗后悲痛万分,他在给朋友的信中写道:“悲!悲!悲!瓦格纳死了!!!大人物已消失,在文化史上留下伟大痕迹的那个名字!!!”雕刻家奥克斯达用石膏为死者拓取了遗容。瓦格纳的妻子科西玛肝肠寸断,剪下一柬金发放到灵柩中永陪丈夫。

成就影响

① 对传统歌剧进行了彻底的改革。他在改革中实施了“整体艺术观”、“无终旋律”以及“主导动机”的手法,并强调戏剧第一,音乐第二,坚持音乐必须服从戏剧内容需要进行创作的原则,改革后的歌剧被称为乐剧(Das Musikdrama)。

② 创作了《尼伯龙根的指环》和《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等划时代的经典乐剧,使浪漫主义歌剧发展到顶峰。

③ 扩大了歌剧中管弦乐队的编制(三管制或四管制),加强了乐队的表现力,改变了传统歌剧将乐队当作“巨型吉它”,使其处于人声伴奏状态的做法。他抓住了乐队的表现特点,通过“主导动机”的运用来阐述戏剧内容,使乐队成为表达剧情内容的有效工具。

④ 建立半音化和声,淡化调式调性,创建了“特里斯坦”和弦,对20世纪音乐观念产生了重要影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