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盘之感:小心!下周这类要及时减仓!

(2020-05-10 06:43:02)
标签:

干货

逃顶信号

塔形顶形态

南纺股份

案例

  大家好,我是盘之感!今天将给大家带来的是一种常见的逃顶技巧,主要是做T时使用到的。毕竟有的时候我们买入的股票被套后,可以通过做低吸高抛降低成本,这个技巧就是——塔形顶形态!那么什么是塔形顶形态?今后该怎么操作呢?今天盘之感就结合相应的实战案例来为大家讲解一下。

  所谓塔形顶形态,是指股价经过一段时间的上涨后,先在高位拉出一根大阳线,紧接着股价并没有继续上涨,而是在这根大阳线的收盘价附近进行窄幅整理,期间小阴小阳线交替出现,最后以一根大阴线向下突破。且大阴线的收盘价接近或超过大阳线的开盘价,股价趋势从而开始反转向下,塔形顶形态就此形成,塔形顶跟圆弧顶形态类似,两者都预示着股价阶段顶部形成,是即将反转的信号。

  不知道大家看懂了盘之感讲的内容没有,不过没有关系,我们还是给大家看一下塔形顶形态的图形,帮助大家理解和掌握:

https://gbres.dfcfw.com/Files/picture/20200510/EC715399D2075A221C76309F5752342E_w601h243.png
  从上图中看到,这是一个典型地整理形态,然后最后一根阴线砸破了趋势,出现了反转信号,意味着股价即将开启一段杀跌行情。那么它有什么特征?主要有以下两点:

  1、是在上涨趋势中出现的,是由一根大阳线、一根大阴线和数根小K线组成。

  2、大阳线和大阴线分别是在左右两侧,小K线在大阳线和大阴线之间的高位盘整震荡。

  接下来,给大家说说如何去判断这种形态,毕竟有助于我们今后在做T时用的到。盘之感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去识别:

  第一、第一天是一根大阳线。

  第二、随后是一连串的小阴线和小阳线,它们的实体部分基本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第三、最后一天是一根大阴线,它的实体大小最好与第一天的大阳线相当,它的收盘价应深入到大阳线实体中部以下。

https://gbres.dfcfw.com/Files/picture/20200510/2CAE455F940EA888E39D9355F9CB36B3_w703h362.png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碰到这种形态的股票时,该如何操作呢?盘之感认为以下几个技巧能够帮助到大家:

  (1)、在形态中大阴线的下跌幅度越大,那么就表示空方的做空动能越充足,看跌信号就越强。

  (2)、在大阳线和大阴线之间的小阳线或者小阴线越多,就说明了上涨动能越弱,看跌的信号就越强。

  (3)、塔形顶形态的看跌信号是较强的,我们应该在形态形成之后及时的清仓离场。

  (4)、如果出现大阴线后股价是高开的,那么这根阴线有可能是庄家在拉升股价之前的洗盘,后市的行情还可能会有转机,这时我们可以先减仓,在观察几个交易日后再决定是否把剩余的股票卖出。

  最后,盘之感还是给大家分享实战案例,帮助大家掌握和理解。我们先看看南纺股份(600250)在2010年11月至12月走势图,就非常符合我们所说的“塔形顶”K线形态:

https://gbres.dfcfw.com/Files/picture/20200510/B97F3700220579EC466AFAC94E745F8C_w1080h559.png
  我们看上图,该股是在上涨的趋势中,先是收出一根大阳线,表明了股价上涨的动力是充足的,随后该股出现5根小K线,反映出市场中的投资者对股价方向的分歧是越来越明显。随后该股开盘后股价是迅速的下跌,最终收出了一根大阴线,表明高位的盘整最终是以空方的绝对优势获胜,此时塔形顶形态就此形成了,股价出现进一步杀跌的趋势,随后股价持续走弱的时候,出现了一波较大的跌幅。

  总的来说,塔形顶形态在我们日常的炒股中出现的概率高,同时也是我们做低吸高抛的时候用的多,目的就是为了规避下跌的风险,同时反复做T摊薄成本,应该说是波段交易者的利器,还是希望大家好好学习和掌握,有助于提高自己的交易水平。最后还没有关注盘之感的可以公众号搜“盘之感”关注盘之感唯一公众号,回复168索取翻倍牛股供参考,名额有限先到先得哦!

  声明:以上为盘之感今天分享的干货内容,觉得不错的,可以帮忙多多分享转发,收藏点赞,也可以留言评论说说你的看法,文中内容及个股仅供参考,若以此操作盈亏自负,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