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乐府诗集》《郊祀歌辞》汉祭祀歌(之二)

(2013-05-04 07:12:14)
分类: 乐府自解

《乐府诗集》《郊祀歌辞》汉祭祀歌(之二)

 

 

《乐府诗集》《郊祀歌辞》汉祭祀歌(之二)

 

 

【天地】原文

天地并况,惟予有慕,爰熙紫坛,思求厥路(1)。恭承禋祀,缊豫为纷,黼绣周张,承神至尊(2)。

千童罗舞成八溢,合好效欢虞泰一。九歌毕奏斐然殊,鸣琴竽瑟会轩硃(3)。

璆磬金鼓,灵其有喜,百官济济,各敬其事(4)。盛牲实俎进闻膏,神奄留,临须摇(5)。

长丽前掞光耀明,寒暑不忒况皇章。展诗应律鋗玉鸣,函宫吐角激徵清(6)。

发梁扬羽申以商,造兹新音永久长。声气远条凤鸟翔,神夕奄虞盖孔享(7)。

 

【自解】

1况:通“贶”。赐予,赏赐。予:我。皇帝自称。有慕:唯有羡慕也。爰熙:爰,乃。熙,兴起,兴建。紫坛:紫色祭坛。帝王祭祀大典用。如天坛紫顶。颜师古注:紫坛,坛紫色也。厥路:其路。这里指与神相通的路。

2禋祀yīn sì古代祭天的一种礼仪。先燔柴升烟,再加牲体或玉帛于柴上焚烧。烟祭也。絪缊悦豫。谓天地间阴阳二气交融而和悦。絪缊yīnyūn:通‘氤氲yīnyūn’。古代指阴阳二气交会和合之状。弥漫的烟气。为纷:纷纷也。黼)绣:诸侯和天子的吉服。黑白相间,画成斧形的刺绣品。颜师古注:黼者,织为斧形。绣者,刺为众文。 周张:周遍张设。王先谦补注:周张,谓周徧张设於坛上。 承神至尊:奉承给神灵以示至尊之位。

3罗舞:螺旋起舞。八溢:也作八佾,‘八羽’。古代天子祭神和祖先,用八行八列共六十四人来表演舞蹈。效欢:效力承欢。虞:同‘娱’。泰一:又叫太一,是天神中的至尊者。太阳神也。九歌:古代乐曲。相传为禹时乐歌。轩硃:轩朱,轩是皇帝轩辕。朱指炎帝朱襄氏。颜师古注:轩朱即朱轩也。言总合音乐,会於轩槛之前。王先谦补注是轩朱谓轩辕朱襄二帝会集也;上言乐器,故下言始制乐器之人。颜谓即朱轩,则文不成理。

4璆磬qiú qìnɡ:指用美玉做的磬。璆,美玉。灵其有喜:神灵喜欢这些。济济:众多恭敬貌。济济一堂。各敬其事:个人谨慎恭敬其所从事之事。

5盛牲:丰盛的牺牲和供品。实俎:充实装满祭器。进:进贡。闻膏:有说焚烧的香草和动物脂油。【康熙字典】闻,又獸名。《山海經》杳山有獸焉,其狀如彘,黃身白頭白尾,名曰聞𧲂,見則天下大風。我取意后者。奄留:通淹留,停留,久留。须摇:我意通‘逍遥’也。颜师古注引晋灼曰:须摇,须臾也。 王先谦补注引钱大昭曰:须摇即须臾,摇臾声相近。 须臾:逍遥,优游自得。片刻,短时间。我以为须摇应是逍遥。

6长丽:也作‘长离’。即凤。古代传说中的灵鸟。颜师古注:丽,音离。臣瓚曰:长丽,灵鸟也。掞:舒展,疾动也。不忒:不出差错。况:通“贶”。赐予,赏赐。皇章:多解为‘皇家的礼制和法令’。我倒以为‘皇家乐章’更合宜。鋗玉鸣:鋗玉共鸣也。鋗xuān:多解为‘鸣玉声’。我愿意解为‘铫,一种金属乐器’。【康熙字典】《五音集韻》銅銚。又玉聲。《前漢·郊祀歌》展詩應律鋗玉鳴。《註》晉灼曰:鋗,鳴玉聲也。師古曰:鋗,音火懸反。函宫吐角:包含宫调吐出角音也。激徵zhǐ:激扬徵音。

7发梁:歌声绕梁。颜师古注:发梁,歌声绕梁也。 扬羽:扬起羽音。申以商:重复以商调。与上句相和,宫、商、角、徵、羽五音俱全也。远条:犹远扬。《·唐风·椒聊》:椒聊且,远条且。 毛传:远,长也。 郑玄笺:椒之气日益远长。 神夕奄虞:神灵夕夜淹留娱乐。盖孔享:蓋因特别享受。孔:很。

 

《汉书·礼乐志》曰:丞相匡衡奏罢黼绣周张,更定诗曰肃若旧典 沌意:是啊,黑黼白绣是以前天子和诸侯的吉服。打从秦始皇,皇帝的吉服已经变成黄色。估计神台上的帷帐也都变成黄色,而不是黑黼白绣的了。这词句已是过时,应改。古代都有祭祀天地神明及祖先的乐曲。自汉武帝诏制《郊祀歌》开始,以后历代帝王都有改作。《汉郊祀歌》《天地》是一首祭祀天地的诗歌。此首选录的是汉武帝的歌辞。我以为应属隋文帝所说‘二舞乐’的范畴,歌颂天地二神的礼乐。

   

【日出入】原文

日出入安穷?时世不与人同。故春非我春,夏非我夏,秋非我秋,冬非我冬(1)。

泊如四海之池,遍观是邪谓何?吾知所乐,独乐六龙,六龙之调,使我心若(2)。

訾黄其何不徠下(3)!

  

【自解】

1)安:疑问词,哪里。穷:穷尽。时世不与人同:世间的事物在不断发展,而人的生命却很短促,与永恒的自然不同。

2)泊如四海之池:宽大啊恰如四海为水池。泊:水宽大貌。博大。遍观是邪:到处看来都是邪恶。谓何:说来为何?独乐:只喜欢,只爱好。六龙:传说中日神乘坐的车,由六龙驾驭。调:调动,支配,驾驭。若:若然的样子,即和顺、满意的状态。

3)訾黄:又作乘黄,龙的翅膀,马的身子。兽名。龙翼而马身。一说,訾,叹辞;黄,乘黄。颜师古注:应劭曰:訾黄一名乘黄,龙翼而马身,黄帝乘之而仙……’訾,嗟叹之辞也。黄,乘黄也。叹乘黄不来下也。訾黄一词确实出自这里。訾为叹辞之说也不能说没有道理。徕:来。使其来。

 

沌意:《汉郊祀歌》《日出入》,这是祭祀日神的诗。诗中由太阳每天早上升起,晚上落山,感到时间的迅速流失和人生的飞速流逝,到处是邪恶。由此就产生乘龙上天的思想。这也应归为隋文帝所说二舞乐。从内容来看,有求道成仙的味道,且歌辞平俗易懂,按其排序【天马】之前,或说汉武帝晚期作品。

 

【天马】原文

太一况,天马下,霑赤汗,沫流赭。志俶傥,精权奇,籋浮云,晻上驰。体容与,迣万里,今安匹,龙为友

天马徠,从四极,涉流沙,九夷服。天马徠,出泉水,虎脊两,化若鬼。天马徠,历无草,径千里,循东道

天马徠,执徐时,将摇举,谁与期?天马徠,开远门,竦予身,逝昆仑。天马徠,龙之媒,游阊阖,观玉台

 

【自解】

①太一:又‘泰一‘。太阳神。况:通“贶”。赐予,赏赐。霑:同‘沾’。沫:吐沫。赭:红褐色。俶傥tì tǎng:倜傥也。卓异不凡。豪爽洒脱。权奇:奇谲非凡。多形容良马善行。也形容人智谋出众。王先谦补注:权奇者,奇譎非常之意。张铣注:权奇,善行貌。权:权变。随机应变。籋niè:古通”,踏。晻:同‘暗’。【康熙字典】《說文》不明也。《博雅》晻,障也。容与:从容。迣:超越。安匹:哪里匹配。

②徠:来,使其来。泉水:地名。应是酒泉附近。虎脊:指马有双脊梁,皮毛颜色如同老虎。后用作骏马的代称。颜师古注引应劭曰:马毛色如虎脊(者)有两也。 化:变化,开化。

③执徐:多解如【汉典】古时以干支纪年,岁在辰为执徐。我意:徐缓执缰。松开缰绳也。摇举:扶摇高举,遥远高飞。【汉典】腾升高举。颜师古注:言当奋摇高举,不可与期也。与期:【汉典】预先期待。我意,期与,期待共与。开远门:打开了通向远方的大门。打开西进之通路。竦:竦敬。敬畏。逝:去往,到达。威名远到昆仑也。阊阖chānghé:天门。

 

《汉书·武帝纪》曰:元鼎四年秋,马生渥洼水中,作《天马之歌》。”“太初四年春,贰师将军李广利斩大宛王首,获汗血马来,作《西极天马之歌》。《礼乐志》曰:《天马歌》,元狩三年,马生渥洼水中作。李斐曰:南阳新野有暴利长,武帝时遭刑,屯田敦煌界。数於渥洼水旁见群野马,中有奇者,与凡马异,来饮此水。利长先作土人,持勒靽於水旁。后马玩习。久之,代土人持勒靽,收得其马,献之。欲神异之,云从水中出也。《西域传》曰:大宛国多善马,马汗血,言其先,天马子也。应劭云:大宛有天马种,蹋石汗血。蹋石者,谓蹋石而有迹,言其蹄坚利。汗血者,谓汗从前肩髆出,如血。号一日千里也。《张骞传》曰:汉武帝初发书《易》曰:神马当从西北来。得乌孙马好,名曰天马。及得宛马,汗血,益壮。更名乌孙马曰西极马,宛马曰天马云。按《史记·乐书》称武帝伐大宛,得千里马,名蒲梢。作歌曰:天马来兮从西极,经万里兮归有德。承灵威兮降外国,涉流沙兮四夷服。’”与此不同。

 

沌意:史书记载大宛国多善马,马汗血,称汗血宝马。汗血者,指汗从前肩膊出,如血,其马一日能行千里。有说此《汉郊祀歌》《天马》分作两首,是汉武帝前后两次为获得良马而作。后来应被用作马的祭祀。汉武之所以不惜为其祭祀,抬升其为天马,表明良种马匹在初汉时期所占的重要地位。好歌辞!通过赞马,也表达了自己雄霸天下的志向。多处使用‘况’字的独特用法说明这些歌辞应出自一人之手。

 

【天门】原文

天门开,詄荡荡,穆并骋,以临飨(1)。光夜烛,德信著,灵浸鸿,长生豫(2)。

太硃涂广,夷石为堂,饰玉梢以舞歌,体招摇若永望(3)。星留俞,塞陨光,照紫幄,珠熉黄(4)。

幡比翅回集,贰双飞常羊。月穆穆以金波,日华耀以宣明(5)。

假清风轧忽,激长至重觞。神裴回若留放,殣冀亲以肆章(6)。

函蒙祉福常若期,寂漻上天知厥时。泛泛滇滇从高斿,殷勤此路胪所求(7)。

佻正嘉吉弘以昌,休嘉砰隐溢四方。惠精厉意逝九阂,纷云六幕浮大海(8)。

 

【自解】

1)詄dié荡荡:空旷无际貌。詄:【康熙字典】《說文》忘也。《博雅》誤也。《如淳註》詄,讀如迭。詄蕩蕩,天體堅淸之狀。王先谦补注:天体广远,言象俱忘,故曰詄荡荡。亦省作詄荡:有横逸豪放之意。穆并骋:肃穆并排驰骋。以临飨:为了临幸祭祀享用飨食。

2)光夜烛:夜间蜡烛发亮光。德信著:德行信义昭著。灵浸鸿:神灵恩泽浸润鸿大。浸,指德泽所浸染滋润。长生豫:长生又安乐。豫,娱乐。

3)太硃:太朱,大红色也。广:四周无壁的大屋。《說文》殿之大屋也。段玉裁注:殿谓堂无四壁…覆乎上者曰屋,无四壁而上有大覆盖,其所通者宏远矣,是曰广。朱骏声曰:“堂无四壁者。秦谓之殿,所谓堂皇也,覆以大屋曰广。”夷石:平整的石头。玉梢:饰玉的竹竿。梢,古代奏乐时拿的竿子。【康熙字典】又竿也。樂者所執。招摇:招人地摇晃。张扬炫耀地晃动。颜师古注:招摇,申动之貌……招,音韶。有说,招摇即北斗第七星摇光。亦借指北斗。不取。永望:远望,永久远望。

4)星留俞:星星留下允诺。俞:允诺。多用于君主。塞陨光:堵塞陨石之光。寓意阻塞陨落之光。紫幄:紫色帷幄,祭坛尚紫色。熉yún黄:犹言黄澄澄。熉:赤黄也。颜师古注:如淳曰:熉音殞,黄貌也。’……言光照紫幄,故其珠色熉然而黄也。

5)幡:祭祀的长条旗。比翅回集:并行着翅膀飞行,回旋集结。贰:副幡。有说‘日月’。不取。常羊:徜徉也。盘旋往返。穆穆:肃穆貌。金波:谓月光。颜师古注:言月光穆穆,若金之波流也。银波为好。华耀:亦作 华燿 。亦作 华曜 。光华辉耀。宣明:宣告明亮也。明显,毫无遮蔽。

6)假:借助。假借。轧忽:长远貌。颜师古注:轧忽,长远之貌也。 激:鼓动。我意‘邀’为好。长至:有说长久留下。我以为字面意思不符。【汉典】指夏至。夏至白昼最长,故称。重觞:再次进酒。谓再次献酒。颜师古注:重觴,谓累献也。 激长至重觞:邀请夏至再来进酒。裴回:徘徊留恋。犹豫。留放:留下放走,取舍不定。殣:觐见。冀:希冀。亲:亲自。肆章:进献牺牲和乐章。

7)函蒙:涵盖蒙受。寂漻:同 寂寥 。高远。泛泛:广泛貌。滇滇:颜师古注引应劭曰:滇滇,盛貌也。 yóu:遨游。胪:陈述。报告。

8)佻:又縣物於臺之上曰佻。又《字彙補》直紹切,音肇。《前漢·郊祀歌》佻正嘉吉弘以昌。休嘉:休德俱嘉。弘以昌:弘扬为了昌盛也。砰隐:形容声音宏大。王先谦补注:砰,大声也。隐与殷同,亦声之大也。我倒愿意解为‘隐藏抨击’之意。逝:过去,往。九阂:九垓,九畡、九陔。九层。指天。中央至八极之地。六幕:指天地四方。颜师古 注:六幕,犹言六合也。

 

沌意:《汉郊祀歌》《天门》,有说,此首写诸神大开天门,并想象神灵已经允许了汉武帝的请求,让他得以上升天空,成为神仙。我不赞成这种说法。看起来像随文帝所说的登歌,为皇帝出行去参加祭祀而作。从‘激长至重觞’句分析,皇帝邀请神明夏至再来享用祭酒,这首歌应是春祭的登歌歌辞。但愿我的揣测是准确的。

 

【景星】原文

景星显见,信星彪列,象载昭庭,日亲以察(1)。

参侔开阖,爰推本纪,汾脽出鼎,皇祐元始(2)。

五音六律,依韦飨昭,杂变并会,雅声远姚(3)。

空桑琴瑟结信成,四兴递代八风生。殷殷钟石羽籥鸣。河龙供鲤醇牺牲(4)。

百末旨酒布兰生。泰尊柘浆析朝酲。微感心攸通修名,周流常羊思所并(5)。

穰穰复正直往宁,冯蠵切和疏写平。上天布施后土成,穰穰丰年四时荣(6)。

 

【自解】

1)景星:大星;德星;瑞星。古谓现于有道之国。汉王充《论衡·是应》:古质不能推步五星,不知岁星、太白何如状,见大星则谓景星矣。 信星:土星,又名镇星。颜师古注引如淳曰:镇星为信星,居国益地。 彪列:显著并列。【汉典】谓排列分明。颜师古注:谓彰著而为行列也。 景星显见,信星彪列:讲的是岁星(木星)信星(土星)和太阳形成并列。这是千年不遇的天象,古人认为是吉象。象载昭庭:我意,这一天象载录出现在太阳系。颜师古注:象谓县象也。载,事也。县象秘事,昭显於庭。昭庭:多解为‘明显地呈现于庭前’。我则以为是太阳系的别称。日亲以察:太阳亲临以供观察。

2)参:叁。三星也。侔:等齐并列。开阖:开合。开启与闭合。爰推本纪:乃推数新纪开始。汾脽shuí:地名。汾河之阴脽地之上。【康熙字典】又《韻會》一曰地名,祠后土處。《史記·孝武紀》始立后土祠汾隂脽上。《註》脽者,河東岸特堆堀,長四五里,廣一里餘,高十餘丈。汾隂地堆之上,后土祠在西,脽在巨靈坐處,西流與河合,以特堆象此爲名。師古曰:以形高起,如人尻脽也。一說地本名鄈,音葵,彼鄕人呼如誰,轉爲脽耳,故漢舊儀云:葵上。出鼎:出土宝鼎。皇祐元始:皇天保佑新元年开始。天象地宝,改纪又改元也。

3)依韦:【汉典】形容乐音抑扬动听。【汉典】又解:韦,违背。五音六律,依韦响昭。——《汉书·礼乐志》。颜师古注:依韦,谐和不相乖离也。显然前后矛盾。我愿依从‘依照或违背’。飨昭:声响明晰。饗,通 。颜师古注:饗读曰响,昭,明,言声响之明也。 我以为‘飨昭’是‘祭飨之昭告’,飨告是也。杂变并会:杂音变音并音会音(和音),四种音乐的形式。远姚:我意,远摇。飘摇远播也。【汉典】犹远扬。颜师古注:姚,僄姚,言飞扬也。

4)空桑:【汉典】瑟名。古代于夏至祀地奏乐用。颜师古注:空桑,地名也,出善木,可为琴瑟也。 信:信义。递代:依次递增替代;轮换。八风:八方之风。殷殷:殷切貌。隐隐貌。羽籥yuè祭祀或宴飨时舞者所持的舞具和乐器。羽,指雉羽。籥,一种编组多管乐器。醇:酒味厚。

5)百末:各种花草的粉末。亦借指百末美酒。颜师古注:百末,百草华之末也。 旨酒:美酒。我意:贡酒。皇帝赐的酒。布:布列。布置。柘浆:甘蔗汁。柘,通 。泰尊:祭祀用的大酒杯。析:分散,解。朝酲:醉酒后早晨头疼乏力。心攸:心性弛放。修名:修洁之名。周流:周游。常羊:徜徉。思所并:合所思也。想寻求与神的道理相合。

6)穰穰:丰熟貌。复正:恢复正规;恢复正统。直往宁:直接通往安宁。切和:与和相契合。冯蠵:大龟。疏写平:上疏奏写平安。上天布施后土成:指在后土庙出土宝鼎之事是上天的布施,后土来完成。

 

一曰《宝鼎歌》。《汉书·武帝纪》曰:元鼎四年夏六月,得宝鼎后土祠旁,作《宝鼎之歌》。《礼乐志》曰:《景星》,元鼎五年,得鼎汾阴作。如淳曰:景星者,德星也。见无常,常出有道之国。

 

沌意:景星,据说是一种吉祥之星,不经常出现,只是在国家政治清明的时期才会出现。汉武帝元封元年秋天,据说曾出现过此星。《汉郊祀歌辞》【景星】,宝鼎的颂歌。有关天象描写十分生动。三星并列和宝鼎出土都是当时国家的头等大事,国家的祥瑞,当然值得大力颂扬记录。

【齐房】原文

齐房产草,九茎连叶,宫童效异,披图案谍(1)。玄气之精,回复此都,蔓蔓日茂,芝成灵华(2)。

 

【自解】

1)齐房:斋戒的居室。颜师古注:齐,读曰斋。 九茎:也作‘九芝’,芝草的别称。效异:效法异瑞也。披图:展阅图籍、图画等。案谍:又作‘案牒’。查阅宗室谱牒或官署的文书簿册。

2)玄气:道家指元气。蔓蔓:延展貌。颜师古 注:蔓蔓,言其长久,日以茂盛也。长久,不取。灵华:灵草之精华。

 

一曰《芝房歌》。《汉书·武帝纪》曰:元封二年夏六月,甘泉宫内中产芝,九茎连叶,作《芝房之歌》。应劭云:芝,芝草也,其叶相连。《瑞应图》云:王者敬事耆老,不失旧故,则芝草生。”“内中,谓后庭之室也。故诏书曰:上帝溥临,不异下房,赐朕弘休是也。《礼乐志》曰:《齐房》,元封二年,芝生甘泉齐房作。

 

沌意:《汉郊祀歌辞》【齐房】,通过后宫生灵草一事,歌颂国家太平,敬事耆老的良好风气。这些事物颂歌,【天马】【景星】【齐房】,归入郊祀系列似有不妥。

 

沌意

【后皇】原文

后皇嘉坛,立玄黄服,物发冀州,兆蒙祉福(1)。沇々四塞,遐狄合处,经营万亿,威遂厥宇(2)。

 

【自解】

1)后皇:夏朝之王称后。秦朝以后称皇。故有后皇之说。嘉坛:祭坛的美称。玄黄服:玄黄,天地之色也。秦朝以前的王族穿黑色朝服,秦以后皇帝着黄色蟒袍。故称立玄黄二服于祭坛也。发:发源。冀州:古九州最北面的州。辖境大致为河北省 中南部,山东省西端和河南省北端。古人认为中华祖先发源于冀州之地。故有‘物发冀州’之说。兆:兆民。

2)沇沇yǎn:流域广大也。【汉典】流行貌。颜师古注:孟康曰:沇音兖。沇沇,流行之貌也。 【康熙字典】又沇沇,流行貌。四塞:指四方边塞,边境。又指四方屏藩之国。《礼记·明堂位》:四塞,世告至。郑玄注:四塞,谓夷服、镇服、蕃服在四方为蔽塞者。 遐狄:远狄,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遂:通达。

 

沌意:《汉郊祀歌辞》【后皇】,这是一首祭祀祖先用的歌辞。歌颂了远古帝王,华夏的发源以及远摄四海的皇威。歌虽短,含义深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