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府诗集》《郊祀歌辞》汉祭祀歌(之一)

分类: 乐府自解 |
《乐府诗集》《郊祀歌辞》汉祭祀歌(之一)
【练时日】原文
练时日,侯有望,爇膋萧,延四方(1)。九重开,灵之斿,垂惠恩,鸿祜休(2)。
灵之车,结玄云,驾飞龙,羽旄纷(3)。灵之下,若风马,左仓龙,右白虎(4)。
灵之来,神哉沛,先以雨,般裔裔(5)。灵之至,庆阴阴,相放怫,震澹心(6)。
灵已坐,五音饬,虞至旦,承灵亿(7)。牲茧栗,粢盛香,尊桂酒,宾八乡(8)。
灵安留,吟青黄,遍观此,眺瑶堂(9)。众嫭并,绰奇丽,颜如荼,兆逐靡(10)。
被华文,厕雾縠,曳阿锡,佩珠玉(11)。侠嘉夜,茝兰芳,澹容与,献嘉觞(12)。
【自解】
(1)练:选择。字意当同‘拣’。侯:公侯,士大夫。有望:有盼望。爇ruò:与‘焫’同。烧,烤。膋liáo:肠子间的油脂。【康熙字典】《說文》膫,或从肉,勞省聲。《廣韻》腸閒脂也。萧:即“艾蒿”。《前漢·郊祀歌》焫膋蕭,延四方。《註》師古曰:膋,腸閒脂也。以蕭焫脂合馨香也。延:漫延。
(2)九重:九道天门。灵:神灵。斿yóu:同‘游’。邀游,从容行走。垂:垂降。惠恩:恩惠,大恩。鸿:洪大。祜hù:大福。休:吉庆福禄。祜休:吉庆,幸福美善。
(3)结:聚结。玄云:黑云,浓云。羽旄:羽毛装饰的牛尾旄旗。营地之旗。纷:纷纷。
(4)下:下降。由天而降。风马:指疾驰如风的马。或指风。仓龙:青色的龙。仓,通‘苍’,青色。
(5)来:来临。神:神圣。哉:表示感叹,相当于“啊”。沛:丰沛。般裔裔:般,古同‘班’,班布,散布,分布。裔:本义边缘。裔裔:广泛。四散流布之貌。【康熙字典】又飛流之貌。《前漢·禮樂志》先以雨般裔裔。【汉典】行貌。形容队伍络绎不绝以次渐进或形容步履轻盈袅娜。应是后来演变之意。
(6)至:到达。庆:吉庆。阴阴:阴,古同‘荫’。【康熙字典】又《前漢·郊祀歌》靈之至,慶陰陰。《註》師古曰:言垂陰覆徧於下。我解,庆阴阴:吉庆如垂荫庇荫也。放怫:放弃愤怒悖反。怫fèi:愤怒。通“悖”( bèi)。违反,逆乱。震澹心:两解,1,震动澹荡之心。2.振奋澹静之心。我觉第一解似乎更贴近字面意思。
(7)五音:我国古代五声音阶中的五个音级,即宫、商、角、徵、羽。指音乐。饬:整饬,演奏。虞:两解:1. 通“娱”。2. 古代一种祭祀名。既葬而祭叫虞,有安神之意。我取第一解。承:承欢。灵亿:神意。亿:【汉典】本义:安宁。【康熙字典】又供億,謂供其匱乏,使之安也。《左傳·隱十一年》寡人惟是一二父兄,不能供億。
(8)牲:祭祀之牺牲。茧:蚕茧。栗:栗子等果实。粢zī:谷子,泛指谷物。尊:酒尊,置酒于尊。宾:宾请。八乡:指八方之神。颜师古注:“八乡,八方之神。”
(9)青黄:指四时之乐。颜师古注:“青黄,谓四时之乐也。” 眺:远望。瑶堂:用美石建筑或装饰的殿堂。泛指华丽的厅堂。颜师古注:“以瑶饰堂。”
(10)嫭hù:美女。并:并肩。绰:绰约。荼:茅草、芦苇之类的小白花。兆:极言众多。极多人。逐靡:谓追逐围观而表示倾倒。颜师古注引孟康曰:“兆逐靡者,兆民逐观而猗靡也。”
(11)被:披。华文:华丽花纹。厕:侧。杂置。雾縠hú:薄雾般的轻纱。李善注:“縠,今之轻纱,薄如雾也。” 曳:拉扯。阿锡:细缯,古代一种轻细的丝织品。阿锡,《汉书·礼乐志》注:“细缯也。”我以为,阿锡乃阿细也。
(12)侠:挟持。澹:澹泊恬静。茝:白芷。兰:兰花。容与:从容相与。嘉觞:嘉好酒器,指美酒。
沌意:《汉郊祀歌》《练时日》是前汉郊祀的首乐,应是郊祀的迎神乐曲。百度百科:‘《练时日》是汉代开国皇帝或继业皇帝登基时的祭祀用乐,作于西汉,一直沿用到清代。’
【帝临】原文
帝临中坛,四方承宇,绳绳意变,备得其所(1)。
清和六合,制数以五。海内安宁,兴文匽武(2)。
后土富媪,昭明三光。穆穆优游,嘉服上黄(3)。
【自解】
(1)帝临中坛:皇帝御临祭祀的主坛。中坛:居中的主祭坛。四方承宇:四方土地承接着皇家的宫殿房宇。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之意。绳绳意变,备得其所:小心谨慎天意有变,准备好得到其所以然。准备好所有也。绳绳:1.戒慎貌。颜师古注引臣瓒曰:“《尔雅》曰:‘绳绳,戒也。’”2. 众多貌;绵绵不绝貌。《诗·周南·螽斯》:“螽斯羽,薨薨兮。宜尔子孙,绳绳兮。” 朱熹 集传:“绳绳,不絶貌。”
(2)清和:清明和顺。六合:天地四方曰六合。制数以五:制定法数有五个法则。制数:限量,定法。匽武:停息战事。
(3)后土:土神。亦指祀土地神的社坛。富媪ǎo:地神。颜师古注引张晏曰:“媪,老母称也;坤为母,故称媪。海内安定,富媪之功耳。” 昭明:光明。三光:日月星辰之光。穆穆:庄严肃穆貌。优游:从容洒脱地生活。嘉服:吉服。上黄:以黄色为上。【汉典】崇尚黄色。上,通“ 尚 ”。
沌意:《汉郊祀歌》《帝临》应该真正是迎接帝王躬临郊祀时的礼乐。之所以后人用《练时日》作皇帝祭祀的礼乐,一是抬高皇帝,二来怕是觉得《帝临》过于简短之故吧。
【青阳】原文
青阳开动,根荄以遂,膏润并爱,跂行毕逮(1)。
霆声发荣,壧处顷听,枯槁复产,乃成厥命(2)。
众庶熙熙,施及夭胎,群生啿々,惟春之祺(3)。
【自解】
(1)青阳,春天的太阳,也指春天。荄ɡāi:草根。根荄,植物的根。根荄以遂:植物的根得以遂长。根遂:生出。生长。膏润并爱:雨露营养一并给予爱惜。膏润:指使草木滋润生长的雨露和养料。指雨露滋润。跂行毕逮:足行者全部赶到。跂行:用足行走者。多指虫豸。颜师古注:“凡有足而行者,称跂行也。”
(2)霆声发荣:雷霆之声催发草木荣华。荣:指草木开花。壧处顷听:这句是说蛰伏在岩洞里的动物都倾听而起。壧,古通“岩”。顷,古同“倾”。 枯槁复产,乃成厥命:干枯后又复生,乃成为它的命数。复产:再次生产,重新生长。厥:其。
(3)众庶熙熙:众庶,众民。熙熙,和乐的样子。施及夭胎:施,延伸。惠及。夭,还没有生长的生物。胎,处于母胎中的生物。群生:一切生物。啿dàn:丰厚的样子。颜师古注:“啿啿,丰厚之貌也。” 惟春之祺:唯有是春天的吉佑。祺:福佑。吉祥。
沌意:《汉郊祀歌》《青阳》应是五郊祭祀中祭祀春帝的礼乐。用于迎送和歌颂春帝。因祭祀春帝的祭坛在东郊。故又称为东郊祭祀。汉代举行祭天大典的时候,也祭祀四时之神。这首《青阳》是专为祭祀春天之神而作的。歌中写出了大地回春的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也表达了向神灵祈福的心愿。
【硃明】原文
硃明盛长,敷与万物,桐生茂豫,靡有所诎(1)。
敷华就实,既阜既昌,登成甫田,百鬼迪尝(2)。
广大建祀,肃雍不忘,神若宥之,传世无疆(3)。
【自解】
(1)硃明:朱明。夏天的别称。《尔雅·释天》:“夏为朱明。”“春为发生,夏为长赢。”盛长:使成长兴盛。盛,动词,兴盛。使兴盛。敷fū与:施与。给予。茂豫:【汉典】犹茂育。豫,通“ 育 ”。繁荣滋长。我以为,豫,逸豫。安逸愉悦也。靡有所诎qū:无有所止也。诎:1.弯曲。2.通“讫”。止。
(2)敷华就实,施与花朵,成就果实。华:花朵。精华。既阜既昌,既丰富又昌盛。阜:丰盛。登成:犹成熟。谷物成熟为登,如,禾稼登熟,五谷丰登。甫田:大田。我解为新田。(参见博文‘《小雅
(3)肃雍:肃穆雍睦。宥:宽恕。其实理解为‘佑’也不错哟。
沌意:《汉郊祀歌》【硃明】应是五郊祭祀中祭祀赤帝(又称炎帝)祝融的礼乐。用于迎送和歌颂赤帝。因祭祀赤帝的祭坛在南郊。故又称为南郊祭祀。
【西颢】原文
西颢沆砀,秋气肃杀,含秀垂颖,续旧不废(1)。
奸伪不萌,妖孽伏息,隅辟越远,四貉咸服(2)。
既畏兹威,惟慕纯德,附而不骄,正心翊翊(3)。
【自解】
(1)西颢hào:秋季。西方曰颢天,秋位在西,故称。又称昊天。沆砀hàng dàng:白气荡荡弥漫之意。颜师古注:“沆碭,白气之貌也。” 沆,白色霭气,瀣xiè:夜间之气。沆瀣一气。秀:植物吐穗开花曰秀。颖:禾的末端苞穗曰颖。
(2)萌:萌生。伏息:趴伏宁息。隅yú辟:疆隅开辟。隅:角落,边远之地。【汉典】隅辟:边境,国境。辟,通“ 僻 ”。 四貉mò:犹四夷。东夷、西戎、南蛮、北狄曰四夷。蛮貊:汉族称对方少数民族的一种称呼,含贬义。咸:都,俱。
(3)兹:此。纯德:纯粹的德行。附:依附。归附。翊翊:恭敬拥戴貌。翊:辅佐。【汉典】恭敬貌。
沌意:《汉郊祀歌》【西颢】应是五郊祭祀中祭祀白帝少昊的礼乐。用于迎送和歌颂白帝。因祭祀白帝的祭坛在西郊。故又称为西郊祭祀。秋季也是用兵的好季节。
【玄冥】原文
玄冥陵阴,蛰虫盖臧,草木零落,抵冬降霜(1)。
易乱除邪,革正异俗,兆民反本,抱素怀朴(2)。
条理信义,望礼五岳。籍敛之时,掩收嘉穀(3)。
【自解】
(1)玄冥:北方之神,冬神。冬天。陵阴:我意,陵园阴寒。【汉典】寒冷。蛰虫:藏在泥土中过冬的虫豸。盖臧:隐藏;遮盖隐藏。臧,通“ 藏 ”。 抵冬:抵达寒冬,抵挡冬寒。
(2)易乱:易除祸乱。革正:革除纠正。异俗:诡异的习俗。兆民:众民,百姓。反本:返还本性。抱素怀朴:我意,怀抱素志本质朴实也。【百度百科】素、朴:指事物的自然状态。借指民风淳厚,人心安定。
(3)条理:有条不紊地整理。梳理。望礼:犹遥祭。籍敛:收取籍田所种谷物。颜师古注:“籍敛,谓收籍田也。”掩收:收藏。掩,藏。嘉穀:嘉谷。优良谷子。粮食。
沌意:《汉郊祀歌》【玄冥】应是五郊祭祀中祭祀黑帝玄冥的礼乐。用于迎送和歌颂黑帝。因祭祀黑帝的祭坛在北郊。故又称为北郊祭祀。冬闲也是易除内乱的好时机。
【惟泰元】原文
惟泰元尊,媪神蕃釐,经纬天地,作成四时(1)。精建日月,星辰度理,阴阳五行,周而复始(2)。
云风雷电,降甘露雨,百姓蕃滋,咸循厥绪(3)。继统恭勤,顺皇之德,鸾路龙鳞,罔不肸饰(4)。
嘉笾列陈,庶几宴享,灭除凶灾,烈腾八荒(5)。钟鼓竽笙,云舞翔翔,招摇灵旗,九夷宾将(6)。
【自解】
(1)泰元:【汉典】天的别称。我更愿意理解为土神后土的别称。媪神:地神富媪。颜师古注引李奇曰:“媪神,地也。言天神至尊而地神多福也。”蕃釐:又作‘蕃厘’,几番洪福也。颜师古注:“蕃,多也;釐,福也。” 经纬天地:用经纬线划分天地。四时:四季也。
(2)精建日月:精确建立日月关系。度理:度量梳理。周而复始:周:环绕一周:复:又。比喻事物一次又一次地循环。《文子·自然》:“十二月运行,周而复始。”
(3)降甘露雨:降下甘露甘雨也。蕃滋:几番滋长。繁殖增益。咸:都。循:遵循。厥:其。绪:次序。世系。前人遗留下来的未竟的事业。
(4)继统:继承帝统。恭勤:恭敬勤勉。顺皇之德:顺应上皇之德。鸾路:路:路车也。即鸾辂。天子王乘之路车。高诱注:“輅,车也。鸞鸟在衡,和在軾,鸣相应和。后世不能復致,铸铜为之,饰以金,谓之鸞輅也。” 龙鳞:指皇帝的衮服,龙袍。:无,没有。肸xī饰:整振粉饰也。【汉典】犹言整饬装饰。颜师古注:“肸,振也。谓皆振整而饰之也。”【康熙字典】《前漢·司馬相如傳》肸蠁布寫。《註》肸蠁xī xiǎng,盛作也。
(5)笾biān:古代祭祀和宴会时盛果品等的竹器。庶几宴享:时常宴飨于神明也。庶几:时常,不久,有幸。希求。近似。宴享:宴饗xiǎngxiǎng。烈腾八荒:烈火腾起于八方荒远之地。烈业腾建于八方。
(6)云舞:古舞名。翔翔:高飞貌。翱翔。灵旗:神灵之旗。战旗。出征前必祭祷之,以求旗开得胜,故称。颜师古注:“画招摇於旗以征伐,故称灵旗。” 九夷:古代称东方的九种化外民族。宾将:将为宾服也。【汉典】归顺;服从。
《汉书·礼乐志》曰:“建始元年,丞相匡衡奏罢‘鸾路龙鳞’,更定诗曰‘涓选休成’。”汉成帝刘骜建始元年(前32年)时,‘鸾路龙鳞’一词,被更定为‘涓选休成’。” 涓选:颜师古注引臣瓒曰:“涓,除也。除恶选取美成者也。”【汉典】选择,选取。休成:休德有成也。
沌意:不知《汉郊祀歌》【惟泰元】是不是中郊祭祀的礼乐?按说中郊祭祀应是祭祀土神后土和地神富媪的礼乐。但这里‘泰元’历来被人们解读为天的别称。我倒以为解读为‘后土’更好。因为与地神‘媪神’相对应的应该是土神后土。另,细研歌词来看,除了‘云风雷电,降甘露雨’是老天的功劳,其它均是地上的人所为,这就意味着不应是天神所为,而应是土地神所为。在没有其它证据之前,我还是将其看作中郊祭祀的歌辞,歌颂后土富媪吧。
至此,可以看出,以上七首歌辞应是一套完整的汉代最早的郊祀礼乐歌辞。我以为,这也是为什么它们可以占据《乐府》郊祀歌辞首位的原因吧?汉代早期,诗歌的押韵对仗一说似乎还未形成为统一的规定。可以看出,诗韵尚在有无之间,还不严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