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七律】《谒蔡其矫故居》庄灿煌

(2024-12-11 08:57:04)
标签:

蔡其矫

杂谈

分类: 【原创】庄灿煌诗词联
【七律】《谒蔡其矫故居》庄灿煌
【七律】《谒蔡其矫故居》庄灿煌
【七律】《谒蔡其矫故居》庄灿煌
【七律】《谒蔡其矫故居》庄灿煌
【七律】《谒蔡其矫故居》庄灿煌
【七律】《谒蔡其矫故居》庄灿煌

               《谒蔡其矫故居》庄灿煌

     离离草木紫云喧,    山下骚人不老魂。
    似有诗声窗畔出,    终无豪气壁间奔。
     满园窈窕村增色,    一段朦胧兹导源
     屋外年年生绿意,     依依新燕觅巢痕。

        注释:
       蔡其矫:蔡其矫(1918年12月12日-2007年1月3日),福建晋江人,当代著名诗人。
       1940年—1942年华北联合大学文学系教员;1945年晋察冀军区司令部作战处军事报导参谋;1949年—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情报总署东南亚科长;1952年至1957年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教员、教研室主任;1958年汉口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政治部宣传部长;1959年福建作家协会专业作家、副主席、名誉主席、顾问。
代表作品:《雾中汉水》、《川江号子》、《子弟兵歌》
        上世纪50年代,蔡其矫主动放弃仕途,保持诗人身份。“大跃进”时代,当人们争相写颂歌之时,蔡其矫却另辟蹊径,写出了直面历史沉痛与生活艰辛的《雾中汉水》《川江号子》等力作,1956年至1957年间发表了许多诗作,分别收集在《回声集》《回声续集》(均于1956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涛声集》(1957年,上海新文艺出版社出版)三个诗集里。
        上世纪60年代,极左思潮当道,蔡其矫却在诗中“憎恨强权”。随后,他一再被“边缘化”,甚至被流放和投进监狱。1962年后,他从事自由诗、民歌体和古典诗词研究。这一时期,他的诗很少。打倒“四人帮”之后,他又重新焕发了创作的活力,成为新时期中国诗坛的先驱人物。诗集《祈求》是他写于上世纪70和80年代的作品。在这里依然可见其积极的生活态度,对现实的关注和对艺术的不懈追求。1959年回福建为专业作家,将20年来所写的诗作收编为《迎风集》《双虹集》《福建集》三个诗集。另有《迎水集》《醉石》《蔡其矫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版)、《蔡其矫诗歌回廊》(海峡文艺出版社版)等15种。
         蔡其矫受惠特曼、聂鲁达的影响,曾翻译惠特曼、聂鲁达、埃利蒂斯、帕斯等人的作品,也从祖国传统的诗歌以及民歌中吸取营养,接受中外诗歌的多种表现方法,注意题材和形式的多样化。诗人对理想、自由、爱情和生命的追求,在心灵与时代的相撞击中,激溅出诗的火花,成为20世纪的一份见证。高龄时期的蔡其矫,依然激情如昨青春焕发,自己笔耕不辍,且长年热心提携后进,培养诗歌新人,对社会性的文学活动一向热情鼓励,积极参与。其诗歌精神影响了几代诗人。蔡其矫先生无疑是我国当代具有重大影响的著名诗人。
       蔡其矫故居:“济阳楼”,在紫帽山下。
        20世纪30年代初,印尼泗水华人首富蔡钟泗三兄弟在老家园坂村起了一座南洋式的三层楼豪宅,起名为“济阳楼”。济阳远在河南兰考,是蔡氏家族的发源地。当年,园坂村还很穷,农家屋子老低矮破旧,“忧郁的黑瓦,哀伤的红砖”(蔡其矫《1932年的园坂》)。
        济阳楼耸起,鹤立鸡群,想必十分惹眼。可见,蔡先生起初建这幢楼,并非用来隐居,而颇有衣锦还乡、光宗耀祖之用意。设计精心,工料讲究。历经近百年风雨,主体结构还堂堂正正、稳稳当当耸立于园坂村,坚固程度一点也不输现在的新楼,只是增添些许沧桑感,如果仔细品味的话。改革开放后,老百姓富裕了,村子里也盖了不少新房,也起了楼,可怎么看,还是感觉济阳楼让人舒服,还是让人感觉到济阳楼的与众不同。
        济阳楼主体,中规中矩,敦实沉稳。大门原先匾书“荔谱流芳”四个楷体大字刻在大理石板上,保存完好,非常醒目。两旁对联“族本中郎派,家承学士风”,轻轻飘出习习儒风。前者指东汉大文豪蔡邕,后者指的是宋朝大政治家蔡襄。他也是大书法家,写有《荔枝谱》留世。都姓蔡,都是历史名人,也都带有儒家风范,是蔡氏最为景仰的先辈。由此看得出楼主的文化传承和文化理想。具备了文化的底蕴,楼还是楼,则不是一般的楼了。
       济阳楼也叫“诗人蔡其矫故居”。
        离离:意思是盛多貌、浓密貌、井然有序貌;旷远貌、空貌、明亮貌、光鲜貌。《诗·小雅·湛露》:“其桐其椅,其实离离。” 唐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终无豪气壁间奔:蔡其矫在《醉石》里,他写“能醉卧也是一种幸福/不必负载太多痛苦/听弦中流水/永远为豪气歌唱”,并把它上升到一种人生态度和应对命运的哲学高度。
        满园窈窕村增色:蔡其矫生活简朴,但对家乡的公益事业却从不吝啬。90年代,自费从福州买花木,雇车运回晋江,栽在园坂村;自己设计景观,挖一池,堆上小丘和假山,山上再造个小亭子,几年之间建成一个不小的公园。
      一段朦胧兹导源:导源:引申为事物的起源。清 秦笃辉 《平书·文艺篇上》:“ 汉 赋虽体近《离骚》,而实导源《雅》《颂》。” 
       蔡其矫的诗歌到了上世纪60年代末期,主要在青年们当中流传。青年们就像喜欢手抄本一样喜欢他的诗。这个精神苦闷而迷惘的群体正在等待着引领,任何一点人性的关怀都会让他们激动和感激不已。蔡其矫的诗歌是否有这样的功能还很难说,但他那个时候成为文学青年特别是知青诗歌爱好者们的朋友却是不争的事实。青年诗人们更爱读蔡其矫的诗,更想从他的诗歌中感受温暖与爱情,更多地感受一个新时代最早的传递过来的气息。蔡其矫的诗作自然而然成为诗人们学习与创作的一个中国范本,并且通过这些摹仿,直接催生了一个由一批最有才华最具创新意识的诗人们组成的中国诗歌流派,我们称之为“朦胧诗派”。这个诗派代表性诗人思想来源其实很复杂,并非全归功于蔡其矫一人。不过,所有的朦胧诗的代表诗人,都承认蔡其矫对他们的深刻影响。也许,这群自我感觉良好标新立异的注定会在中国当代诗歌史上留名的诗人们,对蔡其矫的敬重是他们唯一的情感共识。评论家说,朦胧诗站在蔡其矫的肩膀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