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七律】《夏登六和塔》庄灿煌

(2024-02-03 09:06:21)
标签:

六和塔

杂谈

分类: 【原创】庄灿煌诗词联
梁思成与林徽因
梁思成 六和塔复原图
梁思成 六和塔复原图 立面


               《夏登六和塔》庄灿煌

      浮屠七级一家惊,     直上高观豪气横。
      奕奕虹桥红日壮,     层层铃语暖风轻。
      鲁僧会意随潮去,     伉俪相知测塔行。
      团聚异乡情万缕,     梵音声里梦晶莹。

        注释:
       六和塔:六和塔,取佛教“六和敬”之义,命名为六和塔;又名六合塔,取“天地四方”之意;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之江路16号。始建于宋开宝三年(970年),塔基原址系吴越王钱弘俶的南果园。钱弘俶舍园建塔原为镇压江潮。
      六和塔占地890平方米(约1.3亩),塔外各层檐角挂有104只铁铃。六和塔塔高59.89米,内部塔芯为砖石结构分七层,外部木结构楼阁式檐廊为八面十三层,每级廊道两侧有壶门,塔内由螺旋阶梯相连,第三级须弥座上雕刻有花卉、飞禽、走兽、仙子等各式图案。清朝乾隆皇帝曾为六和塔每层题字。
        1961年3月4日,六和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六和塔庄严而又雄伟,远望有拔地参天之势,为杭州古城最重要的宋代建筑,它标志南宋时期的建筑科技与艺术水准 。六和塔内须弥座上,雕有花卉、飞禽走兽、飞天、伎乐、迦陵频伽等纹饰,具有较高艺术价值,是中国建筑史上的实物资料 。
       浮屠:佛教语。梵语Buddha的音译。指佛塔。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一》:“ 阿育王 起浮屠于佛泥洹处,双树及塔今无復有也。” 宋 苏轼 《荐城禅院五百罗汉记》:“且造铁浮屠十有三级,高百二十尺。”
      浮屠七级:塔的层数可以很多,但是必须是单数。比如5层、7层、9层等,佛教以7为最尊贵的数,所以7层宝塔也是最珍贵的佛塔。
        据史料记载,北宋开宝三年(970年),吴越王钱弘俶听从延寿、赞宁两禅师建议,在此建九级高塔以镇江潮,取佛教六种规约命塔为六和塔;宣和三年(1121年),六和塔因兵火被毁。至南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年),改六和寺为开化寺,亦用寺院之名而易名开化寺塔;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智昙禅师重修,改九层塔为七层塔;隆兴元年(1163年),重建六和塔,共七层 。
       这第二次修建的宝塔虽比第一次低了两层,但气派还是十分壮丽雄伟。

       一家惊:周末,儿子放假,全家一起去六和塔。从外面看六和塔,外部木结构楼阁式檐廊为八面十三层,而内部塔芯为砖石结构分七层。
       高观:居高望远。晋 郭璞 《登百尺楼赋》:“在青阳之季月,登百尺以高观。”
直上高观豪气横:豪气横有二:一是六和塔七层,塔内楼梯狭仄,扶梯而上,如螺旋升空,越往上,楼梯越陡。登上塔顶自然豪气横。
       二是居高望远而产生的豪气横。
       奕奕:美好貌。《诗·鲁颂·閟宫》:“新庙奕奕, 奚斯 所作。” 郑玄 笺:“奕奕,姣美也。”
       奕奕虹桥红日壮:站在靠近钱塘江边的回廊窗户,可以将钱塘江江景、钱塘江大桥、城市道路以及西湖群山一览无遗。
       铃语:檐铃的声音。元 吴师道 《次韵许可用参政从幸承天护圣寺是日升左丞》:“瓦光浮璀璀,铃语振鏘鏘。”元 萨都剌 《和友人游鹤林韵》:“竹院东风僧未归,落日楼臺自铃语。”
       层层铃语暖风轻:六和塔外各层檐角挂有104只铁铃。
       鲁僧:指水浒传中的花和尚鲁智深。
       鲁僧会意随潮去:据《水浒传》记载,此塔乃梁山泊英雄花和尚鲁智深圆寂处。梁山归顺朝廷平定辽国后,鲁智深重上五台山谒见智真长老问询前途,智真长老曰:逢夏而擒,遇腊而执,听潮而圆,见信而寂。后来,鲁智深果然擒得方腊大将夏侯成,并亲手抓获方腊。(实际上历史上生擒方腊的是韩世忠,水浒是小说)在回京途中,在杭州恰逢钱塘江潮信大至,鲁智深想起长老之言,问明“圆寂”之意,沐浴更衣,焚香打坐,圆寂而逝。
        据说,景阳冈打虎英雄武松后来也老死于此,武松在征讨方腊的战斗时,被包道乙暗算失去一臂, 后班师时武松拒绝回汴京,在六和寺出家,被封为清忠祖师,赐钱十万贯,以终天年,最后以享年八十善终。至今,塔内还留有鲁智深和武松的画像。
       不过,1120年,安徽贫苦农民方腊揭竿起义。在11月29日,头扎红巾的方腊率领上万名起义军手持攻入了杭州城。方腊一把大火点着了六和塔,致使六和塔化为灰烬,片瓦不存。直到南宋才得以重建。而宋江等人南征方腊结束于宣和五年九月。

       伉俪相知测塔行:1934年10月,梁思成、林徽因及助手刘致平应浙江省建设厅厅长曾养甫的邀请到杭州商讨六和塔重修计划。
        梁思成、林徽因在杭州呆了十天,主要做现场勘探和测绘。六和塔里的每一个斗拱,梁思成都一一量过,再用这个尺寸、用材和《营造法式》对比。最终他得出结论:认为现存七层砖砌塔身的塔身的形制、用材、体例、浮雕图案都符合《营造法式》(北宋官方颁布的一部建筑设计、施工的规范书,作者李诫)里的规制,为南宋原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