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梢青·游五塔岩》庄灿煌
山聚云烟。嶙峋排塔,奇洞天然。妙石天成,金乌照暖,绿意缠绵。
凝眸修竹连山。卧佛外、千年澧泉。梵地繁花,松风香茗,皆静心澜。
注释:
五塔岩:原名灵水岩,又名灵水寺,位于泉州四大名山之一的紫帽山西北麓,属南安官桥镇竹口村,始建于北宋,因南宋时在寺前兴建五座石塔,便称为五塔岩,属于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嶙峋排塔:嶙峋:形容山峰、岩石、建筑物等突兀高耸。宋 李纲 《登钟山谒宝公塔》诗:“我登 钟山
顶,白塔高嶙峋。”
造型优美、雕工精致的五座石塔依山就势,前面是悬崖,后面是高山,远远望去,犹如一座空中楼阁。
五座石塔一字排开,两侧山峰环抱,底临深壑,颇为壮观开阔。五座塔均为宋代所建,各塔之间距离2米,中间一座高5.5米,两边的均高5.3米。
奇洞天然:五塔岩寺依山就势,利用上、下两个天然石洞,建筑“龙水禅楼”和“定光道场”两个空间,犹如空中楼阁,高耸壮观。
妙石天成:五塔岩石奇洞多,自成天然。据《南安县志》记载:“灵水岩峰峦耸秀,中多石洞。”岩洞四周,有石人、石马、石龟、石牛、石仙鹤、石佛、石香炉、石钟、石鼓、雷劈石、石巷、石桌、石椅等众多因石而异的景物。
澧泉 [l
quán]:甘美的泉水。《列子·汤问》:“甘露降,澧泉涌。”
卧佛殿外,有泉水一眼,人们取龙水之意,在泉水出处安置石雕龙首一个。泉水汩汩而出,蓄入长方形石槽。这处长方形石槽看着年代久远,据说凿于元代,为天然石头凿出,别出心裁地设置有水满溢流的小渠,小渠大约只有一个指头宽,将溢流之水引入地形稍低处的另一处圆形石槽。圆形石槽又凿有溢流孔和放水孔。整套设计完成于同一块巨石之上,设计精巧实用,数百年来仍可使用,如今还在蓄水、溢水,让人叫绝!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