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三)

(2020-05-14 07:38:09)
标签:

文天祥

爱国主义

尊重死亡

杂谈

分类: 宋诗名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译文】  人生自古以来有谁是不死的呢?但要在史册上留下一颗忠贞的丹心光照寰宇。
     【出典】  南宋  文天祥  《过零丁洋》
       注:

      1、      《过零丁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2、注释:
       零丁洋:在现在的广东省珠江口外。1278年底,文天祥率军在广东五坡岭与元军激战,兵败被俘,囚禁船上曾经过零丁洋。
      遭逢:遭遇。
       起一经,起于一部儒家的经典,意思是从读书做官开始。
      干戈:指古代兵器,这里指战争。
      寥(liáo)落:荒凉冷落。一作“落落”。这里是兵力单薄的意思。
      四周星:四周年。文天祥从1275年起兵抗元,到1278年被俘,一共四年。
      絮:指杨花柳絮。
      萍:浮萍。
     惶恐滩:赣江十八险滩之一,在今江西省万安县。
     丹心:红心,赤诚的心。
      汗青:同汗竹,史册。古代用简写字,先用火烤干其中的水分,干后易写而且不受虫蛀,也称汗青。

     3、译文:
       我艰苦的生活经历是从读书做官开始的,以微薄的兵力与元军苦战了四年。大宋的江山像被风吹散的飘絮一样支离破碎,我的身世像雨中被雨打的浮萍一样时起时沉。去年在惶恐滩头述说自己的惶恐,而今在零丁洋里叹息自己的零丁。自古以来人活在世上哪能不死呢?我愿留下这颗赤诚的心来光照史册。

      4、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浮休道人。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市)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状元,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兴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至元十九年(1282)十二月初九,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
       文天祥在南宋危亡之际,领兵抗敌,欲挽狂澜于既倒,不幸兵败被俘。在狱中他备尝艰苦,断然拒绝元人的诱降,至死不屈,最终英勇就义。他坚贞的民族气节,万世流芳。文天祥的名篇《正气歌》气势磅礴。他留下的名言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对后人的启发很大。
       文天祥有一个信念:精忠报国,不管个人付出多大的代价。在他看来,个人的财产、家庭、名利、官位,与国家和民族大业相比,算不了什么。他有爱国的情感和信念,团结民众,组织义军,全力抗敌,成为人们敬仰的对象和民族英雄;他的民族气节和崇高品德,也成为了当时人推崇的理想人格。
       文天祥不仅是一个民族主义者,也是一个政治家。他认为南宋的危机主要在内部而非外部,因此积极要求改革。他批评大宋“守内虚外”的方针,要求加强力量抵御外侮。同时提出革除祖宗专制之法,通言路、集众思谋,发挥中书枢密院作用,主张用人举贤授能,收用君子,起用直言敢谏之士。

       5、《过零丁洋》是宋代大臣文天祥在1279年经过零丁洋时所作的诗作。此诗前二句,诗人回顾平生;中间四句紧承“干戈寥落”,明确表达了作者对当前局势的认识;末二句是作者对自身命运的一种毫不犹豫的选择。全诗表现了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以及舍生取义的人生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崇高表现。
       这首诗见于文天祥《文山先生全集》,当作于公元1279年(宋祥兴二年)。公元1278年(宋祥兴元年),文天祥在广东海丰北五坡岭兵败被俘,押到船上,次年过零丁洋时作此诗。随后又被押解至崖山,张弘范逼迫他写信招降固守崖山的张世杰、陆秀夫等人,文天祥不从,出示此诗以明志。
       首联“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起一经”当指天祥二十岁中进士说的,四周星即四年。天祥于德祐元年(1275),起兵勤王,至祥兴元年(1278)被俘,恰为四个年头。此自叙生平,思今忆昔。从时间说,拈出“入世”和“勤王”,一关个人出处,一关国家危亡,两件大事,一片忠心。唐宋时期,一个人要想替国家做出一番事业,必须入仕,要入仕,作为知识分子必须通过科举考选,考选就得读经,文天祥遇难时,衣带中留有个自赞文说:“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就是把这两件事拴在一起的。圣人著作就叫经,经是治国安邦的。这两句诗,讲两件事,似可分开独立,而实质上是连结在一起的。干戈寥落一作干戈落落,意思相近。《后汉书·耿弁传》“落落难合”注云:“落落犹疏阔也。”疏阔即稀疏、疏散,与寥落义同。《宋史》说当时谢后下勤王诏,响应的人很少,这里所讲情况正合史实。
颔联接着说“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还是从国家和个人两方面展开和深入加以铺叙。宋朝自临安弃守,恭帝赵昰被俘,事实上已经灭亡。剩下的只是各地方军民自动组织起来抵抗。文天祥、张世杰等人拥立的端宗赵昱逃难中惊悸而死,陆秀夫复立八岁的赵昺建行宫于崖山,各处流亡,用山河破碎形容这种局面,加上说“风飘絮”,形象生动,而心情沉郁。这时文天祥自己老母被俘,妻妾被囚,大儿丧亡,真像水上浮萍,无依无附,景象凄凉。 
       颈联继续追述今昔不同的处境和心情,昔日惶恐滩边,忧国忧民,诚惶诚恐;今天零丁洋上孤独一人,自叹伶仃。皇恐滩是赣江十八滩之一,水流湍急,令人惊恐,也叫惶恐滩。原名黄公滩,因读音相近,讹为皇恐滩。滩在今江西省万安县境内赣江中,文天祥起兵勤王时曾路过这里。零丁洋在今广东省珠江15里外的崖山外面,现名伶丁洋,文天祥兵败被俘,押送过此。前者为追忆,后者乃当前实况,两者均亲身经历。一身为战将,一为阶下囚。故作战将,面对强大敌人,恐不能完成守土复国的使命,惶恐不安。而作为阶下囚,孤苦伶仃,只有一人。这里“风飘絮”、“雨打萍”、“惶恐滩”、“零丁洋”都是眼前景物,信手拈来,对仗工整,出语自然,而形象生动,流露出一腔悲愤和盈握血泪。
       尾联笔势一转,忽然宕进,由现在渡到将来,拨开现实,露出理想,如此结语,有如撞钟,清音绕梁。全诗格调,顿然一变,由沉郁转为开拓、豪放、洒脱。“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让赤诚的心如一团火,照耀史册,照亮世界,照暖人生。用一照字,显示光芒四射,英气逼人。据说张弘范看到文天祥这首诗,尤其是尾联这两句,连称:“好人,好诗!”诚然文天祥把做诗与做人,诗格与人格,浑然一体。千秋绝唱,情调高昂,激励和感召古往今来无数志士仁人为正义事业英勇献身。 
      名家评点
      谢榛说:“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四溟诗话》
      苏者聪:(首联)作者用“干戈寥落”四字,暗含着对苟且偷生者的愤激,对投降派吕师孟、贾余庆、刘启等一伙的谴责。“寥落”,一作“落落”,其意相反,则是指作者自己频繁的战斗生涯,但所揭示的内涵远不及“寥落”广阔。……(颔联)“身世浮沉”并非是指个人仕途的穷通,而是概括着作者艰苦卓绝的斗争和坎坷不平的一生。这一联对仗工整,比喻贴切,形象鲜明,感情挚烈。……(颈联)特别富有情昧,“惶恐滩”与“零丁洋”两个带有感情色彩的地名自然相对,而又被作者运用来表现他昨日的“惶恐”与眼前的“零丁”,可谓诗史上的妙笔。……(尾联)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情调收束全篇,表现出他的民族气节和舍身取义的生死观。《宋诗鉴赏辞典》

      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见宋·文天祥《过零丁洋》。留取:留下。取,语助词,表示动作的进行。汗青:古对在竹简上记事,将青竹板烤得冒出水分才便于书写,也可防虫蛀,称为“汗青”;后世把著作完成称作“汗青”,这里特指史册。这两句大意是:人生自古以来谁能免于一死,要留下一片丹心照耀史册。
       文天祥是宋末著名的民族英雄。公元一二七八年十二月,文天祥在抗元斗争中兵败潮州,因叛徒出卖而被元军俘获,这首诗作于第二年正月被押解过零丁洋之时。这两句诗以反问引起,以豪语作答,气势磅礴,音调高亢,表现了作者崇高的民族气节和视死如归的精神。此后,文天祥在大都(今北京)被囚三年。处境危恶,元人威通刺诱,百般劝降,文天祥毫不为动,于一二八二年英勇就义。可以说,~的壮歌,是文天祥用生命和鲜血谱写的,它和文天祥的名字一起,光照史册,永垂千古。千百年来,在民族危亡之际,在生死考验之时,这两句壮语鼓舞着无数志士舍生取义,英勇献身,它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至今仍可作为我们的座右铭。
   
      7、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上,无数先辈为了国家的强盛,民族的兴旺,前仆后继,奋斗不懈,作出了可歌可泣的贡献。我们要有理想,立志做一个无愧于先人,无愧于我们时代的一代新人,为祖国更加灿烂的未来而奋斗,是历史赋予我们青年一代的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们的祖国拥有锦绣江山,让人游目骋怀,有着百花齐放、百鸟争鸣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的方针,祖国,是一个值得我们骄傲的大家庭。它拥有日久岁深的文化古籍:《史记》、《春秋》、《论语》、《孟子》、《离骚》、《国语》、《诗经》、《吕览》等等;有着令子孙自豪的三大国粹:中药、国画、京剧;它有着硝烟弥漫、战火连天历史;有着“庶几忠君爱国之心,全身保家之道油然日升而不自知也”的爱国志士……她一路曲折走来的辉煌,也滋养着社会,滋养着拥有亲情的小家庭,爱她其实就等于爱自己的家。
  巴金曾说过:我热爱我的祖国,爱我的人民,离开了她,离开了他们,我就无法生存,更无法写作。冼星海也说过:我有我的人格、良心,不是钱能买到的。我的音乐,要献给祖国,献给劳动人民大众,为挽救民族危机服务。他们用自己的心声将爱国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你是否也对自己的祖国豪情满怀?
  河边粉色的木槿将梦的火焰燃到了水里,在朦胧的雾色里醒目的流向星星响应的高空。星星也向河边滴落了一片松林,产生了梦的琥珀。
  陆游的《夜泊水村》中:“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王昌龄的《从军行》中:“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誓不还”;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劝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高呼:“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些都是孕育在梦的琥珀中的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是一种崇高的情感,对我们个人和国家都必不可少。它是一种综合的,复杂的情感,包括热爱我们的历史文化,大好河山和我们的人民群众。在当前的世界逐渐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更应有自己的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才能有自己的身份认同,在国际舞台上有一席之地。我们,作为一个中学生,要在内心树立起爱国主义的大旗,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实践它。
  五千年来,中华民族用自己的勤劳与智慧抒写着中华文明的发展史。在历史的的长河中,中华文明不断拓展与丰富,民族精神不断积淀与升华。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要热爱熔铸沧桑的祖国,用自己的勤劳、智慧、汗水和创造力,使我们伟大的祖国昂首前进,跻身于世界强国之林。

    8、死是座神秘的烘炉,此中凝练万象所从来之神明。——徐志摩
      庄子云:“人生天地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光阴之流逝即象征着生命的飞逝,肉体与灵魂像流水似的过去,岁月镌刻在所有无形与有形的事物之上,而死亡,必将在不可预知中降临,这是亘古不变的宿命。
      但是,你能够做的不只是为它倒数或等待着死亡的来临,而应该让生存更有意义,最终获得死亡那独特的价值。
      村上春树说过:“死非生的对立面,而作为其一部分永存。”确实,生存与死亡并非似善恶是非之对立,相反,生死似两条并行的直线,共同延伸直到永恒。生存是为死亡做铺垫,而有意义的生存会留下无悔的记忆与无憾的淡定;死亡是对生存的终结与总结,有价值的死亡会留下生者的铭记与人格光辉的永存,而不是“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细数过往,那些悲壮之死为后人传颂,一代代人为其不断书写永不磨灭的墓志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文天祥对死亡最大气的阐释和坚贞之心真实的写照。“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是谭嗣同无悔的宣言和带给国人的深刻警醒。“为真理而献身”是布鲁诺于烈火中对真理不变的信念……这些坚强的赴死者把高尚节操留给时间检验,重于泰山的死不正是他们辉煌人生的升华吗?死亡的价值是为后人照亮黑暗中的道路,恰似儿时的传说,英雄们会化为夜空之繁星,光耀百姓。
      死亡的价值,同样体现在给生者以审视与思考的机会。倏忽即逝的生命让生者愈发珍惜生命的价值。面对死亡,我们才有暇驻足倾听来自生命底层的细语;面对死亡,我们才能从死亡虚无中看到生之饱满;面对死亡,我们才会让人生的光华更加灿烂。
      所以,请尊重死亡,直面人生,无数平凡者的人生与死亡也会铸就伟大。非典肆意时,医护人员与病魔的抗争让人动容,当死亡来袭,虽为不幸,却是无悔。“5.12”地震中,空降兵们从数千米的高空跃下时,早已看淡死亡,长空中书写的是最动人的生死诗篇。海地地震中,维和官兵的死亡举国同悲,但我们读出的不只是悲伤,还有平凡中的辉煌。走好人生之路,握紧手中的责任,当死亡不期而至,平凡也会化为伟大。
     《圣经》有言“凡事都有定期,天下万物都有定时。生有时,死有时;栽种有时,收藏亦有时”请尊重生存的意义,尊重死亡的价值,死亡终会来临,但不可轻信宿命,我们可以把握手中的时光创造人生的价值。

     9、名,文天祥珍重她,林和靖鄙夷她,陶渊明远离她,秦桧玩弄她。
      名,高尚的人爱惜她,淡泊的人忽视她,智慧的人装点她,肤浅的人追慕她,邪恶的人涂改她。
   “人死留名,豹死留皮。”——这是世人对名的惯性执著。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仁人志士对名的格外敬重;
   “叹年来名缰利锁,天还知道,和天也瘦。”——这是奔波仕途的文人对名的疲倦和无奈。
       当名成为金钱的陪衬时,名是悲哀的,爱名的人是丑陋的,求名的人是卑劣的;当名成为远大理想的同伴时,名是自豪的,惜名的人是正直的,重名的人是崇高的。名不是招牌,名是灵魂的外衣,灵魂纯净的人一定惜名。名不是让人羡慕的,名是让人敬重的;凡夫俗子、达官贵人,没有谁愿意落下骂名,没有谁甘心背负恶名,名的社会性规范作用正是建立在这个心理基础上的。一个正常的社会,每个人多多少少懂得惜名,正如鸟儿爱惜羽毛,以免灰头土脸,被视为异类。
      惜名、重名,如果不是高尚者的风范,那么至少是正直者的操守;爱名,求名,如果不是卑陋者的贪婪,那么至少是肤浅者的虚荣。然而,靠金钱与钻营求来的名总会烟消云散甚至遗臭万年,用节操与追求写下的名才会长青甚至流芳百世。小人的玩弄权术,骗得过世人却骗不过后人,哄得过时代却逃不过历史。

      10、3000年来仁人志士的治国理政的箴言: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曹植的“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李清照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陆游的“位卑未敢忘忧国”,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金玉良言,令人受益无穷。

       11、社会历史的发展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动态变化的过程。中华民族以黄河为母亲河,在广袤的中原地区生息繁衍,并在多次外来入侵中实现民族融合,共同缔造了辉煌的文明史。在这个过程中,尤其是抗击未来入侵的过程中,中国历史更是光辉灿烂,可歌可泣。正所谓“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在这个过程中,众所周知,戚继光抗击倭寇,郑成功收复台湾,时至今日,每谈论起这段历史,我们无不激动不已,他们是我们民族的英雄,当之无愧!但是文天祥和岳飞呢?他们抗击的是我国北方的少数民族,他们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成员,于是有人据此认为,文天祥和岳飞是与自己人作对,不利于民族团结与民族融合,因此,不能把他们也成为“民族英雄”。
       我们不否认想到这点的人的初衷是好的,他们站在了更高的历史角度,以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是值得大家尊敬的。可是我们想一想,文天祥和岳飞是不是也站在全民族的高度呢?正如笔者在上文所说的,中华民族的发展是一个不断融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中华民族最终实现大统一。文天祥和岳飞生活在我国历史上的宋代,他们效力的范围,也只能限于南宋小朝廷,但他们两位却不限于此,因为他们能从南宋子民的利益考虑问题,这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已经非常难能可贵啦。到了戚继光和郑成功的年代,中华民族的融合统一过程已经接近尾声,中华民族与外来民族的矛盾日益突出,这样的历史条件要求我们有更多的民族英雄站出来抗击外来入侵。提到“外来入侵”,那么文天祥和岳飞算不算抗击外来入侵呢?不管我们从南宋朝廷或者南宋子民的角度来看,这都是一种抗击外来入侵的行为,但是从现代人的角度来说,那是民族融合过程中的一个阶段,他们是那个历史阶段中华民族的优秀分子。如果当时谁喊着不要抵抗入侵,实现民族融合,我们肯定会说他卖国,不是吗?秦桧虽然没有如此疾呼,但凭着他的所作所为,我们是否也能为他戴一顶“民族英雄”的帽子?还有开关投敌的吴三桂,是否也应该依此类推,获得次殊荣呢?我又想到在中国历史上有多少敢于为民请命,与奸臣作斗争,最后被迫害致死的人,他们是否是破坏内部团结,应该留下千古骂名那?!一个民族或者一个地区,如果在遭受外来入侵时没有抵抗的与其融合,这是一个失败的民族。中华民族曲折融合的历史进程,恰恰体现中华民族敢于抗争,追求独立的伟大精神,这种精神流淌在每一位炎黄子孙的血液里,在时光的变迁中,越发显得宝贵。
       也就是差不多同一时期,北美的印第安人没能抵抗住欧洲人的入侵,在远一些的历史,罗马帝国也在日尔曼的入侵中覆灭。今天我们之所以可以自豪的向世人说我们的民族有五千年的历史,正是因为我们民族生生不息的抗争精神是这段文明得以延续!
      那么,究竟谁是我们民族的英雄呢?“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这是鲁迅的一段话,却道出了民族英雄的高风亮节。我们不应该将现代社会的历史观强加于古人,并据此作为判断民族英雄的标准,不然,历史就乱套了。民族英雄,是一种气慨,一种精神。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热血满腔悲歌一首,民族英雄是历史的夜空中璀璨明星,他们的人生轨迹,不可辩驳的改变了我们的人生轨迹;他们的生命历程,一如既往指引着中华民族走向前进!

       12、宋朝的雨,凄凉悲壮。“凭栏处,潇潇雨歇”,岳飞怒发冲冠,气吞山河,一腔热血含冤溅洒风波亭,耻未雪,恨未灭,空悲切!零丁洋里,文天祥面对“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的艰险处境,掷地有声地发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铿锵誓词,慷慨激昂,荡气回肠,却也难掩内心的悲戚酸楚。

       13、即使世俗的围墙挡住你万丈豪情,但挡不住你铿锵的步伐。做真正的自我,那是淘潜的五斗诗魂;即使厚重的夜幕挡住你满天星斗,但挡不住你心中的灯火。做真正的自我。那是文天祥的零丁绝唱。即使岁月的樊篱挡住你坚强的身躯,但挡不住你的信念。做真正的自我,那是屈原的水中离骚。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流云伴着坎坷,来到美丽的桃花园;风雨带着憧憬,来到清幽的山涧;万丈红光透过云雾,照射在晋代的山乡小巷……做真正的自我,不为五斗米折腰,你放弃了污浊的尘世和荣华富贵,只为做真正的自我,远离勾心斗角的官场。江岸边,菊花旁,你悠然其间,这是飘逸洒脱,这是自由不羁。
      快哉!做真正的自我,那是淘潜的五斗诗魂。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故国河山沦陷的无限慷慨与悲怆,昔日繁华的宫殿早已化为断垣残壁,你像那天边孤独的云,无处着落。河山万里,依然故我。你低头回望,满眼是百姓流离,尸骨遍野,无限感伤涌上心头。但你做真正的自我,宁死不降,一行热泪洒江天,成为零丁洋的千古绝唱。 
      壮哉!做真正的自我,那是文天祥的零丁绝唱。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记忆顺着泪罗江,流过春秋,越过战国。当秦政破郢都的那一刻,你悲愤至极。在叹息中,在号哭中,在悲痛中,你虽背负太多太多的无奈与辛酸,但却做真正的自我,用生命表达你对祖国的忠贞与高洁品行。 
       悲哉!做真正的自我,那是屈原的水中离骚。 
      一缕清香一份洒脱,做真正的自我;展示高洁与傲然,那是淘潜的诗魂。 
      一江春水一曲悲歌,做真正的自我;满载大江与汪洋,那是文天祥的零丁绝唱。 
     一页历吏一面镜子,做真正的自我,昭示理性与忠贞,那是屈原的水中离骚。
*推荐阅读(点击标题即可,谢谢!):

   文天祥诗词名句  
  镜里朱颜都变尽,只有丹心难灭。   文天祥 《酹江月·乾坤能大》
   从今别却江南路 ,化作啼鹃带血归。   文天祥  《金陵驿》其一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   文天祥  《金陵驿》其一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文天祥  《正气歌》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文天祥  《过零丁洋》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过零丁洋》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二)       文天祥  《过零丁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