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张炎名句

(2020-06-29 07:28:25)
标签:

张炎

杂谈

分类: 评说

   张炎名句


  张炎词中名句:

   张炎词第一名:

       《高阳台·西湖春感》张炎

    接叶巢莺,平波卷絮,断桥斜日归船。能几番游?看花又是明年。东风且伴蔷薇住,到蔷薇、春已堪怜。更凄然,万绿西泠,一抹荒烟。

    当年燕子知何处?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见说新愁,如今也到鸥边。无心再续笙歌梦,掩重门、浅醉闲眠。莫开帘。怕见飞花,怕听啼鹃。


   名句:(点击标题即可阅读,谢谢!):

  当年燕子知何处?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   张炎  《高阳台·西湖春感》 


    张炎词第二名:

       《八声甘州·记玉关踏雪事清游》张炎

  辛卯岁,沈尧道同余北归,各处杭、越。逾岁,尧道来问寂寞,语笑数日。又复别去。赋此曲,并寄赵学舟。


    记玉关踏雪事清游,寒气脆貂裘。傍枯林古道,长河饮马,此意悠悠。短梦依然江表,老泪洒西州。一字无题处,落叶都愁。

    载取白云归去,问谁留楚佩,弄影中洲?折芦花赠远,零落一身秋。向寻常、野桥流水,待招来,不是旧沙鸥。空怀感,有斜阳处,却怕登楼。


   名句:(点击标题即可阅读,谢谢!):

   一字无题处,落叶都愁。       张炎 《八声甘州·记玉关踏雪事清游》

 

    张炎词第三名:

  《解连环·孤雁》张炎

    楚江空晚。怅离群万里,恍然惊散。自顾影、却下寒塘,正沙净草枯,水平天远。写不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料因循误了,残毡拥雪,故人心眼。

    谁怜旅愁荏苒。谩长门夜悄,锦筝弹怨。想伴侣、犹宿芦花,也曾念春前,去程应转。暮雨相呼,怕蓦地、玉关重见。未羞他、双燕归来,画帘半卷。


   名句:(点击标题即可阅读,谢谢!):

   写不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       张炎  《解连环·孤雁》


   张炎词第四名:

      《清平乐》  张炎

    候蛩凄断,人语西风岸。月落沙平江似练,望尽芦花无雁。

    暗教愁损兰成,可怜夜夜关情。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


    名句:(点击标题即可,谢谢!):

     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   张炎  《清平乐·候蛩凄断》

    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二     张炎  《清平乐·候蛩凄断》


   张炎其他词名句:

      留得许多清影,幽香不到人间。   张炎   《清平乐》

   天涯倦旅,此时心事良苦。       张炎  《月下笛》



      张炎(1248-1319)宋末词人。字叔夏,号玉田,又号乐笑翁。祖籍凤翔成纪(今甘肃天水),寓居临安(今浙江杭州)。他是贵族后裔(循王张俊六世孙),也是南宋著名的格律派词人,父张枢,精音律,与周密为结社词友。张炎前半生在贵族家庭中度过。宋亡以后,家道中落,贫难自给,曾北游燕赵谋官,失意南归,落拓而终。曾从事词学研究,著有《词源》,有《山中白云词》,存词约三百首。文学史上把他和另一著名词人姜夔并称为“姜张”。还与宋末著名词人蒋捷、王沂孙、周密并称“宋末四大家”。

   值得注意的是,他是宋词的最后一位重要作者,一般选宋词的书,选到最后,就得选张炎,讲到最后,也得讲张炎。可以说,在宋词这支柔丽的长曲中,张炎的词,是最后的一个音节,是最后的一声歌唱。由于他的词寄托了乡国衰亡之痛,备极苍凉,所以也可以说,他的声音,也就是南宋末期的时代之声。

   其一生怀抱空狂,又恃才傲物,几乎日日花前为醉,号呼挥写,以至于郑思肖评价他说:“鼓吹春声于繁华世界,能令后三十年西湖锦秀山水,犹生清响。”

   张炎精通音律,审音拈韵,细致入微,遣词造句,流丽清畅,时有精警之处。其为词主张"清空"、"骚雅",倾慕周邦彦、姜夔而贬抑吴文英。多写个人哀怨并长于咏物,常以清空之笔,写沦落之悲,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文学史上,与姜夔并称“姜张”,与宋末著名词人蒋捷、王沂孙、周密并称“宋末四大家”。

    但由于他过分追求局部的诗情画意,在整体构思上不免失之空疏,故境界开阔而又立意甚高者并不多见。

    他还是一位著名的词论家,他写的《词源》,在词的形式研上,给后人留下了不少启迪。在论述乐律部分,书中保存了有关乐词的丰富资料,是一部有权威性的理论专著。他的创作主张,强调艺术感受、艺术想象与艺术形式,有许多经验之谈,至今尚可参考,但其观点带有门户之见,难免有偏颇之处。此书分为制曲、句法、字面、虚、清空、意趣、用事、咏物、节序、赋情、令曲、杂论等十三分。其论词的最高标准是“意趣高远”,“雅正”,“清空”。

   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二十七年(1290),元代统治者干了一件很惊人的事--缮写金字藏经。耗费黄金三千二百四十两。写经的人是从全国各地征召的,其中,就有宋末著名词人张炎。


张炎的身世是很显赫的,他的六世祖是南宋名将循王张浚,曾祖父张镃是与陆游、辛弃疾、杨万里、姜夔等交往的著名词人,而且“其园池声妓服玩之丽甲天下”(《齐东野语》)。他的父亲张枢,精音律,是与周密等人结词社的人物。张炎从小就生活在这样一个既是富贵人家又是书香门第的家庭。他年轻的时候,是生活在桃红柳绿掩映的舞榭歌台,红妆翠袖偎依的金灯华筵之中的。


但是,就在他二十八九岁的时候,宋亡了。他的祖父被当街磔死,家财被抄没一空,他也一下子从不知稼穑之艰的公子哥儿,变成一个寄人篱下的平民百姓。


张炎的词,宋亡前所写,是寄寓于山水风月中的深深忧虑,入元后所写的主要就是亡国之痛了。


宋亡前夕,张炎过西湖庆乐园,当时杭州已被元人攻下,他写了一首《高阳台》:


古木迷鸦,虚堂起燕,欢游转眼惊心。南圃东窗,酸风扫尽芳尘。鬓貂飞入平原草,最可怜、浑是秋阴。夜沉沉,不信归魂,不到花深。


吹箫踏叶幽寻去,任船依断石,袖里寒云。老桂悬香,珊瑚碎击无声。故园已是愁如许,抚残碑、却又伤今。更关情,秋水人家,斜照西泠。


宋亡之后,他又写了一首题为《西湖春秋》的《高阳台》:


接叶巢莺,平波卷絮,断桥斜日归船。能几番游?看花又是明年。东风且伴蔷薇住,到蔷薇、春已堪怜。更凄然,万绿西泠,一抹荒烟。


当年燕子知何处?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见说新愁,如今也到鸥边。无心再续笙歌梦,掩重门、浅醉闲眠。莫开帘,怕见飞花,怕听啼鹃。


词人两度描写的西湖,已经没有了“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的美丽,也没有“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林升《题临安邸》)的繁华,触目所见,是“古木迷鸦,虚堂起燕”,是“断石”“残碑”,是“万绿西泠,一抹荒烟”,因此,词人们“无心再续笙歌梦”,甚至“怕见花飞,怕听啼鹃”。词人的故国情思、悲愤情怀跃然纸上。尤其是后一首,算得上是张炎词的代表作,选词极严的清常州词派的代表周济轻视张炎,但其《宋四家词选》仍不得不选张炎此词,因为它确实写得好。


   张炎(1248-约1320),字叔夏,号玉田,又号乐笑翁。祖籍凤翔成纪(今甘肃天水),寓居临安(今浙江杭州)。他不仅是词人,著有《山中白云词》,存词三百余首,而且还是一位相当杰出的词学理论家,他的《词源》一书,是词学研究史上的重要著作。由于他精研音律,所以他的词音节流畅。他于词虽然也推重苏轼、辛弃疾、秦观、周邦彦等,但最推重的,还是姜夔,尤其推重他“清空”的艺术风格。他的词,也向清空的风格努力,但受时代的局限,却少了一些姜夔的刚劲,而多了一些王沂孙的凄凉。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说“玉田之词,余得词中一语以评之,曰‘玉老田荒’.”意思应该是叹其忧虑感伤之情太重,好似珠玉蒙尘,田园荒秽.虽是美好之物,却举目伤心气象.

*推荐阅读(点击标题即可,谢谢!):

屈原名句       林逋名句         柳永名句       范仲淹名句           张先名句

   晏殊名句   欧阳修名句       王安石名句      晏几道名句          苏轼名句

  黄庭坚名句     秦观名句        贺铸名句        周邦彦名句        李清照名句

    岳飞名句     陆游名句        辛弃疾名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