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物质的构成》评课    陈先卫

(2013-01-10 23:17:51)
标签:

杂谈

分类: 评课

《物质的构成》评课                                 
       从总体上看,本节课基本上达到了新课程标准要求的预期目标,能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挖掘教材,发展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在人类文化背景下构建知识体系,使探究实验教学富有启发性、探究性和人文精神意境,体现出其应有的实际应用价值,达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映生辉的效果,在实践中促进了学生的发展,课堂活而有序、活而有效,教师起着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等作用。
       新课程的主要目标还是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对于这节课,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已经非常明确,重点了放在了探究实验上。教材中的实验是经典中的经典,水和酒精的混合与黄豆芝麻的混合,这是一个类比实验,关键让学生自己找到它的相通点,通过学生谈谈自己的想法和预测、讨论实验方法、进而分组实验、得出结论。然后通过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法(摸、看、倒、握、)进一步研究,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
     课堂中,对于处理因课前无法预计学生的知识点的迁移方式和思维深度而暴露的问题时,觉得有所欠缺。应该做到时刻关注并追随学生的思维活动,能不断调整自己的思维活动,及时有目的地组织学生相互交流和讨论,巧妙诱导。点拨的方式也要有一定的技巧性,引导性。在探究时间控制上要把握好时间,对于什么时候探究、什么时候讨论,要探究多长时间,讨论什么问题、讨论多长时间等,需要调整和思考。

对于这堂课的优点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1.贴近生活,联系社会实际,增加动手实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正是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提高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需要。 培养了学生参与意识与决策能力。
     2.把握学生已有经验,教学时立足于学生的学习基础,根据其形象思维、感性思维和经验型的逻辑思维为主的特点,设计必要的教学环节,让学生自我发现其原有认识中的不科学和片面的成分,主动构建抽象的概念和结论。
     3.加强师生评价,学生自我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关注学生个性发展、激励学生走向成功。教学过程中,采用独立、小组或团体的形式,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反思,评价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和活动成果;进行了全方位的自我评价,以达到学生自我激励发展的目的。
     4.教师的正确引导,及时点拨,适时鼓励使学生在探究学习活动中取得有效成果。特别是在教学活动中的一些隐性指导,像实验步骤、注意事项能为学生的探究提供一个和谐、有效的环境。而且在这样的课堂中,教师的角色比较到位,教师充当的是一名组织者、引导者、是可以交流的伙伴,使课堂学习在一种民主、平等的氛围中进行,能够达到一种师生情感交融、言语共鸣、思维共振的境界。

陈先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