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作文好课:《如何写好喻体》

(2015-05-29 12:01:49)
分类: 课堂视角

呈现教师作用下学生作文能力提升的轨迹

——《如何写好喻体》课堂实录

学生:初一(12)班学生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星海实验学校

执教:向浩  深圳市龙华新区教科研中心

 

一、巧妙生成喻体  寻找比喻教学起点

师:来苏州之前,朋友们跟我开玩笑,说苏州出美女,我告诉他们自己是去讲课的(台上台下笑);今天上午听专家讲座,才知道苏州,在古代是出状元最多的地方,在现代是出科学家和院士最多的地方(学生点头)。这真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啊,那你们就是这些状元和科学家们的后代了(学生们点头)。今天我们就在全国的老师面前一展苏州孩子的风采,大家说好吗?

生齐答:好。

师:现在请大家朝向老师这里看过来,从上到下仔细打量向老师,就外形而言,看看向老师哪一处地方长得最有特点?

1:肚子。

2:脖子。

3:眼睛。

师:眼镜?眼镜还是眼睛?

3:老师的眼睛。

师:眼睛,如果是眼镜的话就麻烦了。我说长在老师身上的东西是吧!

生:(齐笑……)

(教师板书:肚子、脖子、眼睛)

师:好了,今天这堂课的第一步,就是运用比喻把向老师这三个地方描写一下。

师:比喻我们都学过了。可以考考你们吗?

生齐答:可以。

师:好。一个常见的、比较完整的比喻句,往往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

4:本体,喻体和比喻词。

师:看来大家对比喻还是比较熟悉的。再问,运用比喻进行描写有什么好处?

5:可以写得生动形象。

(板书:本体  喻体  生动形象)

师:下面就请大家分别就向老师的肚子、脖子或者眼睛中的某一处写一个比喻句,不用动笔,在心中想好就行。开始。

学生沉默。

学生开始陆续举手。

师:你是第一个举手回答问题的,这本书送给你。

(教师送学生《围城》)

6:向老师的肚子就像一个圆圆的大西瓜。

师:圆圆的大西瓜。

(板书:西瓜)

7:向老师的脖子就像一张几经折叠的白纸。

师:几经折叠的白纸,有很多的肥肉。

(学生偷偷地笑)

师:感觉很好就说出来,想笑就大胆的笑出来,不要含蓄,知道吗?课堂上我们要尽情一些。

(板书:白纸)

8:向老师的眼睛像黑珠子一样黑亮。

师:我就写“珠子”两个字。

(板书:珠子)

9:向老师的肚子像被风吹鼓的船上的帆,也像吃得很饱的熊肚子。

学生大笑。

师:吹鼓的船上的帆,还比较贴切,是一个比较好的比喻句。但后面的就不太合适了。(学生笑)倒不是我嫌弃“熊肚子”,而是“熊肚子”和向老师的“肚子”是同类质事物,不能构成比喻。谢谢你带给大家的笑声。

(板书:帆)

我特别喜欢星海实验学校的孩子,因为在短短的时间内,你们说了这么多比喻句。我很喜欢这些比喻句,尽管其中有些句子有丑化我的嫌疑(学生笑)。尤其喜欢这其中的三句,大家知道为什么吗?谁来猜一猜?

10:因为它们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向老师的特点。

师:同学们,他非常聪明,聪明到接近狡猾。因为刚才我在上课时强调过生动形象,他就认为和这有关系。有一点点关系,你很厉害,坐下。

师:我告诉大家,写好比喻句,选择喻体非常关键。而选择喻体是通过联想达成的。喻体和本体的关系,就像人与人的关系一样,有时候适当地拉远距离会产生一些美感,就是常言道的“距离产生美”。我们一起来看看屏幕上的这个句子。

二、选择陌生喻体  妙搭比喻写作支点

屏幕显示:

师:咱们一齐来把这个句子读一下。

学生齐读。

师:脆薄。应该读“cuìbáo”我们再读读。

学生齐读。

师:这个句子出自钱钟书先生的长篇小说《围城》,里面有700多条比喻句,非常精彩,有时间不妨去读读。下面我问大家,这个比喻句的本体是什么,喻体呢?

生齐答:本体是谎,喻体是玻璃。

师:这样设喻有什么妙处?

11:写出了谎言的容易被识破的特点。

12:谎言看不到,摸不着。玻璃可以更加直观的感受。

13:玻璃虽然很常见,但很难一下跟谎言联系起来。

师:是的,谎言是看不到摸不着的,是抽象的事物;而玻璃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事物,两者不在同一范畴,但钱钟书先生通过“明亮、脆薄”将二者联系起来了,写出了谎言容易被识破的特点。这给了我们一些启示,那就是在选择喻体的时候,我们尽量把联想的路径拉远一些,选择一些陌生一点、不常见的喻体来比喻本体,会别有一番风味。一起来试试吧。

学生点头。

师:如果再用向老师的外貌作为本体,很难激活大家的思维了,也很难写出美丽的比喻句来因此我果断决定换掉本体,请大家看屏幕。

(屏幕显示:垂柳图)

 

师:现在就请大家选择一个比较陌生的喻体,来写写柳条。开始。

(学生在学案上写比喻句,时间大概3分钟。)

师:好。大家都停下来,我们一起来听听大家写的比喻句。先听她的好不好?我等下有一份神秘礼物送给你。

(学生非常疑惑和好奇)

    谁愿意来读一读自己的比喻句?

14:柳条就好像一段风筝线,脆弱易断。

15:碧绿的柳条像是大地母亲的长辫,细密,茂盛。

16:那翠绿的柳叶儿啊,就像是妹妹粗心大意捏剩下的黏土屑儿,细碎且柔软。

17:柳条就像农户家中屋顶升起的袅袅炊烟,随风飘动。

18::柔软的柳条,好像丝丝春风,可以去除人心里的不快。

19:柳条就像一条条翠绿的绒线。

20:柳条就像一串串鞭炮,庆祝着春天的到来。

21:这柳条软软细细地从柳树上垂下来,如同一根根挂面一般。

22:柳轻轻地飘着,带着些许愁绪,一些不知名的,淡淡的愁绪,亭亭地立在岸边。

师:哦,这个句子没有明显的喻体,是将柳条人格化了,应该属于拟人,注意区分一下。但这个拟人句写得很唯美,很有诗意。刚才我们听了几位同学写的比喻句,我感觉句句都非常精彩。特别高兴地是,同学们选择的喻体已经“陌生化”了,妙趣横生。

师:想不想知道我准备给她送什么神秘礼物啊?

生齐答:想。

师:我的礼物是描摹这位同学的眼神。请你站起来吧,我来描写你的眼神。(学生笑)

          “她的眼神像深山里缓缓流出的一股清泉,干净,澄澈。”

学生鼓掌。

 

三、写得生动形象  落实比喻写作节点

师:谢谢大家。我刚才在巡视的时候,留意了一下这位同学的比喻句,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柳条如纤纤细手,抚摸着波光粼粼的水面,缓缓地,轻轻地,悄悄划出一道道涟漪。”

知道为什么要把这两个句子留下来吗?

23:他的比喻句后面还有续写,这样更加生动形象。

师:对了。当我们选择好喻体,写成了比喻句后,我们还可以将喻体的性质特点,或者运动状态写出来,这样的比喻句更加生动形象。一起来看看屏幕上的这个句子。

屏幕显示:

 

师:咱们班谁朗读得最好。就你是吧!把它读一下。

学生读。

师:怅惘,读“chàng wǎng”。大家一起把它读一遍。

学生齐读。

师:我知道大家为什么喜欢他读了,声音很有磁性,很好听。一起来看这个句子,它的本体是什么?喻体呢?

生异口同声:本体是“欢喜”,喻体是“气球”。

师:把看不见的写成看得见的,很形象。最关键的是钱钟书先生在后面还写了一段描述,说明这种“欢喜”很短暂,一会儿就没有了。因此就给我们一点启示:把比喻句写出来以后,我们还得对它进行描述和补充,让它更加生动形象。

接下来我们继续续写刚才描写柳条的比喻句,也尝试着进行一段描述,让它生动起来。我也跟大家一起,继续描写这位女同学的眼神。开始吧。

学生写作。大约5分钟。

师:好,大家停下来。是想先听我的呢?还是想先听你们的?

生齐答:先听老师的。

师:想先听我的,好吧。请你站起来,我来继续写你的眼神。(学生笑)

她的眼神像深山里缓缓流出的一股清泉,干净,澄澈。流经我的眼睛,流入我的心里,还在我的心房里高兴地腾起了朵朵浪花。

学生鼓掌。

师:来读读你们的比喻句吧。最好朗读出味道来。

24随风吹起的柳条,如同挥舞的皮鞭,柔软而顺滑,抽打着似有若无的空气,拂起了了游人们无名的怅惘。

25柳条像一个不谙世事的小娃娃,在河畔嘻嘻玩耍,从这荡到那儿,从那儿荡到这儿。嬉闹声响彻这个河畔,好像要把这个大地吵醒。

26柳条上的柳叶,就像摩天大楼上一层一层楼房里的灯火一样,颜色艳丽地垂了下来。在阳光下一闪一闪的,仿佛春的精灵在拨弄它们的开关似的,非常可爱。

27柳叶装点在柳条上,仿佛是千万颗晶莹的珍珠用一根细绳连接着,戴在春的脖子上。但似乎一抓住柳枝,那一颗颗珍珠就会掉落下来,无声落在草丛里,落在湖水里,落在春天的裙摆上。

28瞧,这倾泻而下的柳幕,像瀑布一般,多么密,多么美啊!那垂在上面的片片青叶,用针轻轻一触,怕是会流出水来的吧。缀在柳枝上的青叶,轻拂我的面庞,只觉得一阵清香。“叮叮当当”的声音,是风铃一般的柳幕。

 

四、多角博喻连珠  巧成比喻教学终点

师:多么精彩的比喻句啊。同学们,你们都具有写好比喻句的天资和潜力。好,既然同学们写得如此精彩,我就再教大家最后一招。听我继续写这位同学的眼神,看看老师这次写的跟前面写的有什么不一样?

“她的眼神像深山里缓缓流出的一股清泉,干净,澄澈。流经我的眼睛,流入我的心里,还在我的心房里高兴地腾起了朵朵浪花。她的眼神就像我儿时放学路上闻到的一股栀子花香,清新扑鼻,沁人心脾,搅我一夜无梦。”

师:有什么不一样?

29:喻体由清泉变成了花香,后一个比喻成香气,是嗅觉,角度不同。

师:你很厉害,很敏锐。请坐。同学们,我们可以调动不同的感官来写比喻句。我再来续写下去,你们再认真听听。

“她的眼神像深山里缓缓流出的一股清泉,干净,澄澈。流经我的眼睛,流入我的心房,还在我的心房里高兴地腾起了朵朵浪花;也像我儿时放学路上闻到的一股栀子花香,清新扑鼻,沁人心脾,惹我一夜无梦;还像从阁楼上飘来的李健的歌声,轻盈浅唱,低回婉转,让我的心为之沉静,为之陶醉。”

学生鼓掌。

谢谢大家。这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30:用了听觉。

师:是的,当我们描写本体的时候,可以调动各种感觉来选择喻体,然后进行描摹,思路会更加开阔,比喻会更加生动。下面请大家从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角度任选一个或两个角度,再来写写这柳条,尽量做到“喻体陌生化”、“描写生动化”、“角度感官化”。请接着刚才的比喻句续写。开始。

学生写作。大概8分钟。

师:同学们停下来,时间马上就要到了。其实大家在刚才又悄悄掌握了一种方法:博喻。也叫博喻连珠。它可以让我们的比喻句更加丰富饱满。

(老师板书:丰富饱满)

屏幕显示:

师:我们一起来感受这五位同学的比喻句。

(背景音乐《雨的印记》响起)

31柳枝似文字一样生动有趣,让人感到富有诗意。瞧,那飘动的柳絮又如同千万条发丝一样随风飘动,柔顺而又散发着一股清香;还如同一朵朵浪花向我飞奔而来,感到清爽,柳絮摆动的妙音让我听到好鸟相鸣,泉水激石,发出泠泠的响声,顿时让人心旷神怡,格外的舒适。

(全场鼓掌)

32那垂柳绿得让人发慌,仿佛有一股生命的劲。微风轻拂吹过柳条,那大片大片的绿,如断了线的风筝,越飞越高,毫无阻碍;柳条轻抚过我的脸,如母亲的双手,令人沉静,抚平我那颗躁动的心;柳条摇摆,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时而低吟浅唱,时而铿锵有力。

(全场鼓掌)

33柳似清风,轻轻的拂上我的脸颊,有些痒痒的。带着一丝清香,淡淡的,独属春天的味道;又似一曲怒扬的乡村小调,让我回忆起阳光的温暖,那种难以言表的悠然自在;还似一杯让人回味的清茶,简单平凡的美,让我留恋,让我微笑。

(全场鼓掌)

34柳条下垂的时候,像正襟危坐的警察,气息厚重而绵长,给人沉重的气氛;柳条舞动时则像一位翩翩起舞的印度女郎,神秘而妖艳;那一片片飞舞的柳叶,像欢喜的鹿,轻盈而俊俏,又像一位垂垂老矣的老人,风轻云淡却而不食烟火。

全场鼓掌)

师:这个比喻句虽然都是来自视觉感受,但选择的喻体非常有意思。继续。

35低垂的柳枝像柳树姑娘的一串串泪珠,她将忧愁洒在了大地上,仿佛只要轻含一口划过柳枝的风,就会将她的忧愁灌入我的心房。我望着她,几乎也要流下感伤的泪。风吹着她,她把她那长发挽起,抹去泪,望向了远方。柳条安静地垂在那里,就像是做错事的孩子,耷拉着脑袋。空气中传来一阵属于柳条特有的香味,可在我闻来,却似乎是眼泪的味道;微风吹过,柳条擦出清脆的声音,可我却听着像哭泣的声音。

(全场鼓掌)

师:刚才这几位同学是写作天才,文采斐然。其实还有很多精彩的比喻句已经来不及在课堂上交流了,非常遗憾。同学们,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比喻是语言中的艺术,美妙的比喻简直像一朵朵色彩美丽的花,点缀着文学(秦牧)。比喻就是生活。请大家多写比喻,多用比喻。这节课上到这里,下课。

全场鼓掌。

 

丰富饱满

生动形象

附板书:

 

喻体

本体

 

 

 


                  

喻体:西瓜、白纸、珠子,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