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此爱上写作:高中作文三十讲》由苏教社出版

(2014-12-28 21:55:55)
标签:

教育

分类: 作文觅津

目 

 

素养篇

1讲  读书得间:追求理想的读书境界

2讲  文字情人:徜徉于语言的美丽世界

3讲  素材卡片:积累珍贵的“半成品”

4讲  背诵积累:练好写作的童子功

5讲  模仿创新: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

6讲  精微感觉:一种优良的心灵质地

7讲  深度思维:成为有智慧的思考者

8讲  感性文字:性情人生的生活标记

9讲  人生趣味:找到自己深爱的那个世界

 

文体篇

10讲  细节描写:于细微处见精神(记叙类文章训练1)

11讲  寻找情感凝聚物(记叙类文章训练2)

12讲  合成:介于写实与虚构间(记叙类文章训练3)

13讲  向深处找寻生命的本相(记叙类文章训练4)

14讲  美在情感流动间(记叙类文章训练5)

15讲  写两例,不雷同(记叙类文章训练6)

16讲  追求思维的特质化发展(议论类文章训练1)

17讲  发现矛盾,走向议论的更深处(议论类文章训练2)

18讲  在比较中发现(议论类文章训练3)

19讲  学会具体分析(议论类文章训练4)

20讲  精巧由头:让文章更具冲击力(议论类文章训练5)

21讲  写好核心段落,学会分析说理(议论类文章训练6)

22讲  形象说理:一种具象化的表达(议论类文章训练7)

 

过程

23讲  审准题意:保稳冲高的前提

24讲  立意三阶:准确,深刻,独到

25讲  独家素材:一招鲜,吃遍天

26讲  切口小巧:运思行文的微雕艺术

27讲  化一为万:让素材与题目无缝对接

28讲  脉络语句:确定行文的“路标”

29讲  重要段落:关键部位的亮点打造

30讲  善于转化:迸发最佳的考场才情

 

黄厚江老师为《从此爱上写作》作序——

站在学生立场上指导学生的写作

黄厚江

 

读徐飞老师的这本指导学生写作的专著,最为深刻的感受是:这是一部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指导学生写作的好书。

指导学生写作文的书,种类繁多。但真正受学生欢迎、真正对学生有用的并不多。究其原因是其中绝大多数作者是站在老师的立场上谈怎写作。

有的大讲写作知识,什么文体分类,什么文体特征,什么文体要求,什么写作手法,什么命题类型,什么题型特点;有的大讲写作技巧,如何审题,如何立意,如何选材,如何结构,如何开头,如何结尾;有的大讲考试评分标准,什么是基本分的要求,什么是发展分的要求,什么是一类文的标准,什么是二类文的标准,什么是三类文标准;有的则是优秀文章和病文的对比展示和评点,哪篇文章好在哪里,哪篇文章差在何处;有的则还要煞费心机地搞什么升格作文,原来有什么毛病,如何修改则提高几分,如何再改则又可以提高几分,但姑且不说很多病是人为“造”出来的,即使所谓修改,也是老师一厢情愿的居多。

这样的书能够让学生写好作文吗?我以为几乎不可能。学习一点写作知识,对写作当然有一点帮助,但绝不能起根本作用。很多作家是不懂所谓写作知识的,曹雪芹不懂,估计莫言也不怎么懂。至于写作技巧,我以为更没有什么用处。鲁迅就坚决不信所谓小说作法之类的东西。家传的小说家和诗人很少,应该是有力的证据。否则父亲对儿子亲传绝招,儿子成为作家和诗人的可能性就很大。但事实上并不如此。至于细究评分标准,意义更不大。对美人的标准不管有如何深入细致的研究,也不会因此成为美人。优劣作文的对比,虽然能给学生深刻的印象,由此知道好的文章是如何的好,差的作文差在哪里,既有了学习的榜样,又有了反面的镜子。但是否自己的文章就一定因此好起来,也不见得。因为学生还是没有找到提高和改善自己文章的路径和办法。作文升格看上去是最有用的,但最根本的问题是,病并不是学生自己身上的病,“升格”更不是学生自己上去的,仍然只是在看别人一格一格爬梯子,虽然也看清楚了爬的动作,轮到自己就未必能爬得上去。总之,这些教学生作文的书,都没有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说话,而是教师立场的种种言说。

而徐飞老师的这本书全不是如此,他始终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一切都是真正为学生着想,说的都是对学生有用的话。

这首先体现在题目上:从此爱上写作。写好文章有很多条件,但最根本、最关键的是要爱上写作,而不是什么步骤和方法,也不是什么招式和诀窍。因为写作文是一种丰富而复杂的心灵活动,单靠外在的东西都不能解决问题。作文写不好有很多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最根本的原因是不想写不肯写、不爱写。心里拒绝和排斥,再好的方法也学不会,更用不起来。所以,我和学生谈写作,也总是告诉他们:喜欢写才能写得好。学生如何才能喜欢写作呢?这当然与教师密切相关。除了极少数学生由天赋决定喜欢写作,绝大多数学生是在老师的引导下爱上写作的。在和教师谈作文教学时,我经常说:懂写作才能教写作。什么是懂写作呢?首先是要努力能让学生喜爱写作。徐飞这本书的立意就在此,而这也正是它的特别之处。我们只要看看诸如“作文妙招”“写作宝典”“作文百科”“高考满分”“高考必备”“取胜之道”“能力大全”“考点透视”“能力训练”等等书名,就可以发现本书指导学生写作是从根本上入手的。

作者的学生立场还体现在全书的结构。全书由三大板块组成:素养篇—文体篇—过程篇。应该说,指导学生写作的书我见过不少,但如此安排结构的从没有见过。徐飞老师为什么这样安排呢?因为这对学生真的有用。从这里我们不仅仅可以看到徐飞老师对语文课程准确而深刻的理解,对写作规律的准确把握,更重要的是他鲜明的学生立场。没有写作的基本积累,没有写作的基本素养,大谈什么写作技巧,大讲什么写作知识,能有什么用呢?语文学习都要追求素养,写作尤其如此。登上鹳雀楼,向西看不见山,向东看不见海,我方悟得王之涣能写出“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样的诗句,不是依靠所谓仔细观察,也不是有什么名师讲了立意的技巧,只有他那样的胸襟才能写出这样的诗句。心胸褊狭、目光短浅的人,再上十层楼,也见不到千里目。而“过程篇”更是触及了学生写作最为重要的领域,也是触及了中学作文教学的软肋。作文教学之所以学生不喜欢,之所以没有多大效果,就是没有触及学生写作的过程。对此我在不止一篇文章和有关专著中反复论述过。出题目,打分数,讲知识,讲方法,写评语,都只是在“结论”做文章。很多指导学生写作的书籍就是如此,其主要内容都是什么样的文章得了高分,什么样的文章得了低分,什么样的文章才妙,什么样的文章有什么问题。即使在“文体篇”中,徐飞老师也不是只讲不同文体的特征各种文体的要求和不同文体的写作方法,是从素养的培养着眼。我们只要看一看每一讲的标题便知:“寻找感情凝聚物”“向深处寻找生命的本相”“追求思维的特质化发展”发现矛盾,走向议论的更深处”。比之于什么式什么招,我们很容易看到作者不是囿于写作的方法指导写作,甚至不是囿于写作指导写作,而是真正触及学生“写”的过程,真正着力于素养的培养。

我们再看具体内容。尽管这本书也在和学生讲一些写作知识,尽管这本书也引用了一些高考高分作文,但介绍的知识基本都不是陈述性、结论性的知识,而是程序性、应用性的知识,更为可贵的是作者不是狭隘地围绕写作的技巧和方法去介绍知识,而是着眼于写作素养的提高和写作的过程介绍写作的知识,引用学生佳作作为例文的同时,更多的是引用名家名篇作为范例。比如在“向深处找寻生命的本相”一讲,在简要介绍了“向人生层面开掘”“向社会层面开掘”“向文化层面开掘”等程序性知识后,就引用了席慕容的《贝壳》、张晓风的《“好咖啡总是放在热杯子里的!”》、周国平的《南游印象(节选)》、龙应台的《行道树》和张晓风的《行道树》等六篇名家作品,而仅仅引用了一篇学生习作。这就见出作者对学生写作理解的深刻为学生考虑的深远,因为从学生写作的角度看,仅仅读些学生的习作,哪怕是高考高分作文,近距离的模仿是很难写出好文章的。只有从修养的提高入手,只有从视野的拓展入手,只有从思想认识的深化入手,才能写出好文章。

我和徐飞老师的相识,一直到今天有师徒的名分,都是由于作文。记得那年苏州市教科院在吴江组织了一个高中作文教学研讨活动,教科院傅嘉德院长布置我做一个作文教学的讲座,并介绍我认识了徐飞老师。在傅老师介绍了徐飞作文教学的探索和取得的成绩之后,徐飞老师将他积累的材料送了一沓给我。粗粗一看,我就觉得他的思考和做法同我多年来探索的“共生写作教学”很是切合。后来我们便经常联系,讨论语文教学的问题,而更多的是围绕作文教学进行交流。等到他和我有了师徒关系之后,他自然也成为我共生写作教学研究的得力伙伴。

听说徐飞老师这本指导学生写作的书很受学生欢迎,不少老师把它作为作文教学的教材使用。现在这本书准备再版,徐飞让我为它写一篇序。我们是师徒,更是同道,是朋友,我便欣然应允,写下一点读后感和对写作的思考,权以为序。

甲午年初秋

  零购:https://shop71510850.taobao.com/?spm=2013.1.1000126.2.7nKCob&qq-pf-to=pcqq.c2c

 

 

https://detail.tmall.com/item.htm?spm=a220m.1000858.1000725.1.7StUCu&id=35400978744&areaId=320500&cat_id=2&rn=363244133203a1d2e735876a6eaca595&user_id=1705475400&is_b=1

 

 订购100册以上,均有不同程度的优惠。订购热线:丁老师 1391472581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年度个人盘点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