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流落异域的中国古地图

(2016-06-01 11:52:13)
标签:

杂谈

东方历史沙龙(第98期)


主题:流落异域的中国古地图

主办:东方历史评论  齐鲁书社

时间:2016年6月5日周日下午15-17点

地点:彼岸书店牡丹园店

嘉宾:张西平、汪前进、华林甫

主持:胡恒

 

嘉宾介绍:


张西平,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导,亚非学院院长,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海外汉学研究中心主任,兼中文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基督教研究中心副主任。学术兼职:世界汉语教育史国际研究会会长,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副会长,中国宗教学会和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理事,《国际汉学》主编等,主要从事明清中西文化交流史、中国基督教史、西方汉学史、世界汉语教育史研究,汉语国际传播战略研究。个人著作有《历史哲学的重建》、《中国和欧洲宗教与哲学交流史》、《传教士汉学研究》等。


汪前进,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生导师、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学术兼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学史与科技考古系、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系兼职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海外汉学中心学术委员;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研究中心交叉科学论坛组委会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常务理事,地学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主要从事地图学史、中外科技交流史、中国科学思想史等方面研究工作。个人著作有《中国明代科技史》、《〈岛夷志略〉译注》、《中国科学技术史·地学卷》等。


华林甫,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古都学会理事,复旦大学北京校友会常务副会长。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德国洪堡大学访问学者,台湾政治大学客座教授。目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清史地图集”。研究领域为中国历史地理、地名学等。出版的个人专著有《中国地名学源流》、《中国地名学史考论》、《英国国家档案馆庋藏近代中文舆图》、《清儒地理考据研究》、《中国历史地理学·综述》等。

 

特邀主持:胡恒,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副教授、副所长。主要学术兴趣是清代政治地理、基层组织史及古地图研究,出版专著《皇权不下县?—清代县辖政区与基层社会治理》。


沙龙内容:


近代以来,大批珍贵文献因各种原因流落海外,如敦煌遗书、西夏黑水城文献、陆氏皕宋楼藏书等,时常令国人扼腕顿足,这其中也包括极富中国本土特色的古地图。


近年,流散在世界各地的古旧地图以其独特的学术与审美价值越来越得到学界、收藏界的重视,各类地图的编目、整理和研究工作均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代表性学者如汪前进、李孝聪、林天人等等。华林甫教授亦是极力促成海外舆图回归的重要学者,他七年前撰写的《英国国家档案馆庋藏近代中文舆图》已将藏于英国的原两广总督衙门舆图悉数以高清图像影印,奉献于学界。近年他将视角转向德国,最新主著出版的《德国普鲁士文化遗产图书馆藏晚清直隶山东县级舆图整理与研究》正是这一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


本次沙龙将围绕流落异域的中国古地图这一主题,讨论这些古地图目前在海外的分布与保存情况、流失过程、学术价值等话题。欢迎自由参加。

 

详细地址:


彼岸书店牡丹园店,海淀区花园路2号牡丹科技大厦1楼(翠微大厦北侧)。地铁10号线牡丹园站A口,西行到路口后右转向北,翠微百货(牡丹园店)北门对面。电话:(010)82282696


延伸阅读:


《德国普鲁士文化遗产图书馆藏晚清直隶山东县级舆图整理与研究》,华林甫、李诚、周磊著。该书以华林甫教授拍摄、扫描的德国普鲁士文化遗产图书馆(Staatsbibliothek zu Berlin Preußischer Kulturbesitz)所藏的晚清直隶、山东两省一百六十幅古地图为研究对象,逐一著录各幅舆图之图名、性质、质地、保存状态、方向、尺寸、比例尺等基本要素,同时分析各县沿革、考证各图绘成年代,研究了舆图的主要内容,意在挖掘其在历史、地理等方面的学术价值。


这批收藏在普鲁士文化遗产图书馆的晚清地图涉及直隶九十一个州县、山东五十六个州县,经调研国内外收藏情况,可以完全肯定这批舆图在全世界具有唯一性。这些舆图属于晚清官方的版本,怎么会辗转流入德国的呢?在柏林该图书馆协助下,知其于1924年从皇家普鲁士移交而来,再向上追溯,只知道为皇家普鲁士土地调查部1911年之前旧藏,故这批舆图的保管权属于普鲁士文化基金会。至于1911年之前如何?目前仍是未解之谜。与此同时,这批舆图具有独一无二的学术价值。若干年前,华林甫教授以英档庋藏清军镇压早期太平天囯地图为例,曾论证并提出“舆图也是史料”的新概念。现在,这批舆地图同样也能证明并加强了这个观点。


该书在形式上采取的是“左图右史”,即把舆图和整理研究结合起来,较为理想地向读者呈现出晚清直隶、山东地区大多数县级政区的较为清晰的舆图,便于一般读者对这批古地图有较为全面、直观的认识。本书所承载的古地图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对它的整理和研究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填补学术空白意义。


经过百余年流散后,这批舆图首次重现祖国,现存的唯一性使得其在全国尺度的历史地理研究、华北区域历史地理研究、中国近代史研究、地图学史研究、地方志研究、河北与山东地方史研究等学术领域均具有重大学术价值,因而弥足珍贵。一百六十幅舆图的出版同时也是嘉惠学林的善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