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想采访张越红。
2004年奥运会前突然发现她弹跳力惊人之后,在雅典她扣下决定中国女排命运的一球之后,2007年她32岁“高龄”重新入选中国女排之后,2008年她落选北京奥运会大名单之后,她到日本东丽队打球之后,她成为东丽队夺得“双冠王”的功臣之后……
不过直到上个星期,我才在刘亚男的帮助下和张越红取得联系,没想到第一次给她打电话,我们就聊了两个多小时,聊得很投机。经历丰富的张越红并没有讲很多故事给我听,她说自己不是个会讲故事的人,但是她说的那些细节,表露的那些情感,已经足够让人支持她,喜爱她。
上周以来,我们不时发发信息,写写邮件,她说我的文章写得好,要向我学习,我说很高兴能跟她成为朋友,这是我一直以来的心愿,哈哈,彼此似乎都有些相见恨晚的感觉。就像张越红所说,在日本打球,她在防守的细节上学到了不少东西,可惜学到得有点晚了,快退役的人了,但细细想想收获没有早晚,一旦拥有的东西,就是一辈子的财富……
可能直到将来以后很久,提起中国女排的巅峰时刻,人们还都会想起2004年的雅典,想起中俄金牌大战,想起那场惊天逆转,想起张越红——那个使出全身力气把决定命运的最后一球扣死在对方场地上的姑娘。
“从雅典到现在,五年了,我没有再去看过那场比赛的录像,总感觉是过去的事了,还是趁着年轻一路往前看吧,我喜欢向前看。”对于自己亲手写下的历史,张越红把自豪深藏于淡定之中,“不过可能等我老了以后,我会一遍一遍重温那段记忆的。”
从雅典回来,张越红结婚了,一度计划淡出,准备放松几年,安排一下以后的生活,原因很简单:岁数大了。
和她同龄的队友,大都已经退役四五年了。
张越红说,如果不是2001年接到新组建的中国女排一纸调令,她可能也就退了,是陈忠和给了她机会,帮她重新书写了一段人生。
“拿到奥运会冠军,我想把2005年的十运会当成是自己的告别战,可是打完十运会,状态很好,又打了联赛,没想到因为状态好,2007年又入选国家队了,再后来,状态还是很好,我又去日本联赛打了一个赛季。现在我在随队备战十一运会,状态仍然不错……不过,这次说什么都是收山之作了,真的不能再打了,太老了……”
五年前在雅典立功时,张越红就被称为是老将了。在中国女子排球选手中,一直打到34岁的球员屈指可数,打到如此高龄还保持着相当高水平的,绝对只有她一个了。
“从小一起打球的好朋友,现在人家的小孩都上小学了!”张越红说,“就我还打呢!”
在刚刚结束的2008年—2009年日本女子V联赛中,张越红作为东丽队年龄最大的球员,不仅为球队卫冕立下头功,还成为继俄罗斯著名球员阿塔莫诺娃之后、七年来第一个荣膺联赛MVP的外籍球员。
2001年就想过退役的张越红,在2009年又捧起了日本联赛冠军的奖杯,确实是越“老”越红啊!
整个赛季所有比赛结束后,东丽队的主教练和部长都来问:乔桑(日本人对张越红尊称的谐音),下个赛季我们还希望您能来,可以吗?”
面对各方挽留,张越红莞尔一笑,不好意思当面拒绝。
对于想到日本体会不同排球风格的她来说,一年时间已经足够了,更何况,她还克服了种种困难,最大程度地证明了自己。
收拾回家的行李时,张越红在柜子里翻出日语速成教材若干本,还有她一直保留着的一本日本排球杂志,这些书和杂志,见证了她在日本的起步。
“去日本之前,我以为我做好了充分的困难准备。”张越红说。
与东丽队签订的合同上,明确写着俱乐部将为张越红配备一名日语翻译,但是她买了好几个版本的日语速成,做好了自力更生的准备:“万一呢!或者说翻译只在训练和比赛时跟着我,平时我怎么生活?逼急了我必须得学会自己说。”
她还带了很多方便食品,怕日本饭菜不合口味。特别是她不吃生的东西,如果队友天天吃寿司生鱼,在熟悉生活环境之前,她总得有东西填饱肚子。
……
到了日本,她很快发现自己对衣食住行这些日常生活的担心有些多余。
东丽队给她请了个中国女孩当翻译,可以24小时陪她,训练比赛生活的翻译任务全包了。有了“拐杖”,她不需要日语速成了,那些教材一直躺在柜子里,没有派上过任何用场。
她刚一进队,东丽队负责球队生活管理的小姑娘就来跟她嘘寒问暖,客气话一说就是一长串,搞得翻译都懒得逐字逐句翻译了,索性告诉张越红:“刚才她说的都是客气话,没什么实际内容。”
不过关心都是落在实处的。
张越红到日本时正值初冬,流感正流行,小姑娘赶快给张越红搬来一台加湿器,告诉她使用加湿器能防流感。
联赛开始前全队去韩国集训,别的队员两人一屋,为确保张越红的休息,俱乐部给她一人安排了单间。
从她到日本一直到她回国,小姑娘时常跑来问她吃饭习惯不习惯?喜欢吃什么?今天的便当满意不满意?等等……
而让张越红对在日本的饮食彻底打消顾虑的是,东丽队有规定,在联赛期间球员一律不许吃生的东西。
2003年,张越红曾经到法国打过球,相比起那段经历,初到日本的张越红时常产生错觉,似乎自己只是换了个城市生活而已。
不同于欧洲的走训制,张越红到了东丽队不用租房,不用自己开火做饭。俱乐部实行的是集训制,赛季开始后,大家同吃同住同生活。
拿到球队的训练安排,每天都是上午两个半小时,下午三个小时训练,晚上还要开技战术讨论会研究对手、安排治疗伤病。
看到球队的规章制度,她惊讶地发现在时尚最前沿的日本,俱乐部竟然也给运动员提出“不许染头发”、“不许戴耳环”这样的要求。
她开玩笑说东丽队的管理之严,可以和中国女排相提并论了,不过相比起在欧洲打球的自由,日本的感觉更让她熟悉。
当然,她还很喜欢给爱人打电话没有时差的感觉。
但这并不是全部,对于同样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人,在日本生活,差异不在表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