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奥运回顾之三:失灵的“得胜服

(2008-09-01 22:41:00)
标签:

杂谈

    北京奥运会开幕前,为了四年前在雅典穿的那身“得胜服”四年后穿上仍然合身,我特意控制了几天体重。

    最初从衣柜里翻出那身“得胜服”时,感觉四年时间说长也短,说慢也快。四年前穿着这身“得胜服”随中国女排在雅典一路战无不胜的情景还历历在目----

    记得当时我带了五套衣服去雅典采访,都是自己喜欢的,五套衣服轮番上阵,也谈不上对哪一套更偏爱。只是在雅典奥运会的第一个比赛日,我穿着这身衣服先去了射击场,见证了杜丽的首金和王义夫的第二金,然后又赶到排球馆,目睹了中国女排的首场胜利。回到驻地,同事都说奥运会第一天我是最幸运的人,我的那身衣服也因一日见两金和一场胜利而被大家称为是“得胜服”。不过因为在那一天我最牵挂的赵蕊蕊只打了三分钟就再次受伤严重影响了我的心情,我并不认为那一天的我足够幸运。

    中国女排第二场比赛对阵多米尼加队时,我是穿的那身“得胜服”,但是并不是刻意的。之后我把衣服洗了,到中国队第三场比赛打古巴时,“得胜服”衣服干了,裤子没干,我也没太在意,就换了另外一条,结果中国女排先赢两局后输三局。我无比懊恼地坐地铁返回新闻中心,一路上我始终想不明白中国女排这么好的局面怎么能输了球,就在走进新闻中心那一刹那,我终于从自己身上找到了原因:我的“得胜服”只穿了上衣,裤子换了,中国女排怎么能赢下来?!

    从那以后直到中国女排在决赛中战胜俄罗斯队拿到金牌,我每场比赛都是穿着“得胜服”去的。雅典很热,还好女排比赛隔天一场,只要我在第二天一早起来把衣服洗了,再到女排比赛日就不会耽误我穿。只不过洗到后来,黑裤子有些发白了。

    从雅典返回北京,我就把“得胜服”收起来了,这四年一直没穿过,就为了留到北京奥运会继续见证中国女排的胜利。

    2008年8月9日,北京奥运会第一个女排比赛日。

    见我不声不响地穿着“得胜服”出门,老公故意逗我:“今天穿‘得胜服’不能说明问题吧?对委内瑞拉没有悬念啊!”

    我瞪了他一眼,很怕他把我的心思说出来就不灵了。

    其实我心里也很清楚,我穿着“得胜服”,中国女排战胜委内瑞拉队也不能说明什么问题,但是我需要这样的心理暗示,需要这样的动力,让我充满信心地坚持下去。说实话,我对中国女排的北京奥运之旅完全没有把握,我只能希望所有的有利因素都能作用于中国女排,保佑他们一路顺利。

    对阵委内瑞拉队和波兰队,中国女排打得并不理想,但是好歹都赢下来了,也算是开了个好头。我的“得胜服”,也终于不虚此名,延续了在雅典创造的辉煌。

    故事的转折又出现在中国队与古巴队的比赛。这场比赛,我牢记四年前自己犯下的“错误”,生怕自己的一个闪失令中国女排的奥运之路变得崎岖不平。(不要批评我,其实我知道自己这样的想法很幼稚,但是任何一件事你一旦投入,感情就会是这样。)

    古巴队在前一个比赛日刚刚靠疯狂的发球把美国女排打得毫无还手之力,接下来面对中国队,她们志在必得。不过我对中国女排是有信心的,她们对付古巴队有办法,只要发挥出正常水平是能拿下对手的。

    果然中国女排在这场比赛中先声夺人,干净利落地拿下前两局,胜利在望。

    直到现在我还没有机会问陈导和几员老将,在轻松地拿下前两局后,他们有谁想到了四年前的情形。反正我是想到了,所以2:0领先反而更加不敢乐观,甚至有种不好的预感。

    有个电话作证,在中古之战第三局开始前,我在日本留学的一个小妹妹看了网上直播,开心地给我打来电话,说中国队今天就要3:0拿下了,我当时特别冷静地对她说:别高兴得太早,雅典奥运会,也是第三场小组赛,也是对古巴,就是前两局轻松拿下,却被对手翻了盘。

    鬼使神差的,第三局进入到中局,中国队15:12领先,眼看胜利在望,古巴队2号桑托斯却一口气连发七球,把比分反超至19:15。四年前,古巴队在0:2落后的情况下通过18号巴罗斯的连续强发球冲垮了中国队,历史会以这样惊人相似的方式重演,相信没有人会想到。

    可怜了我那身“得胜服”,四年前是中古之战确立了它在我心中的地位,四年后还是中古之战,打破了它不败的传奇。

    不过我还没有完全死心,一度宁愿相信中古之战的失利是个意外。所以此后的那一场“和平之战”,我继续穿“得胜服”前往,没想到等待中国女排的是更心痛的失败。

    2008年8月15日晚,随着中国女排在北京奥运会小组赛中两连败,中国女排的北京奥运之旅彻底变得崎岖起来。那天深夜回到家,我脱掉彻底失灵的“得胜服”,随手扔在地上,我告诉自己:幻想破灭了,必须清醒地面对现实,为可能出现的所有局面做好心理准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