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爱女排》连载:四年前的这个时候

(2008-07-27 23:52:00)
标签:

杂谈

5

    七月到了。

    雅典奥运会的脚步更近了。

    赵蕊蕊的归队日期,定在了7月19日。

    那是她骨折受伤的第115天,也恰巧是我的生日。

    每年生日这天,我都尽可能留在家里,和爸爸妈妈一起庆祝,而这一年的生日,身边又多了一个爱我的人,家就更成了我的向往。

    可偏巧我早已经和赵蕊蕊约好,无论陈导让她哪天归队,我都一定陪她一起,见证那个历史时刻。

    我一度想食言,给自己找了很多借口,想要错后一天再到合肥采访2004年的世界女排大奖赛分站赛。可是我也知道,如果因为过生日的原因没能成为赵蕊蕊归队时刻的见证人,我会遗憾一辈子的。

    就在我犹豫不决的那些天,赵蕊蕊也正急火攻心。

    历经一百天的努力,按照陈导所说的,她站起来了,能走路了,不拄拐了,甚至还能小跳几下了,但是这样的赵蕊蕊,就能随中国女排出征奥运会吗?

    “如果我对于球队来说是个没用的人,那陈导就是带我去,我也不会去的!”赵蕊蕊是个非常要强的女孩,她高傲的内心接受不了别人的怜悯和同情,她很害怕自己最终踏上梦寐已求的奥运旅程,靠的全都是感情分。

    归队前的最后十五天,是她最后的机会,她打算抓紧分分秒秒恢复身体和技术。她给自己订了详细的计划,力求在归队之前能把自己作为副攻手的几种得分手段都练到了。

    她的进步速度,快到了一天一个变化。

    每天晚上,她都要给陈导发短信,汇报自己的情况。不难理解,她是希望教练知道,赵蕊蕊到奥运会时绝对不会是个废人。

    归队前一周的那个周六,她完成了一堂大运动量训练课。受伤以来,她第一次完成了移动中的拦网、跑位和真正意义的扣球。

    恢复的速度带给她信心,收拾行装归队,她做的都是去雅典的准备。

    周六晚上她打电话给我,说第二天想去弄弄头发,买点东西。

    她觉得我的发型好看,想去我弄头发的那家理发店,我帮她预约了,一切顺利。可是在计划购物路线时,我遇到了难题。

    听说她想购物,我脑海里马上浮现出一张北京各大商场分布图,相信这是绝大多数女孩的本能。我问她:“你想去哪里逛,是国贸、赛特、燕莎还是东方新天地、中友、SOGO?”

    没想到她回答说:“听你的吧!你说的这些商场我都没去过,去哪家都行。你要让我说,我只知道新世界,因为离我们的公寓近,平时我们几乎不放假,根本没时间出去逛。”

    在北京生活了七八年的赵蕊蕊居然连几家知名的大商场都没去过,这真是让我非常吃惊,更让我对她,确切的说是对我尚不熟悉的整个中国女排肃然起敬。

    计划好了一天的安排,我还约来身高1米85的表弟给赵蕊蕊当司机兼“保镖”。

    带国宝级的人物出门本来就责任重大,更何况是带着这么一个敏感的人在备战奥运的特殊时期外出,一想到赵蕊蕊对于中国女排的意义,想到陈导对她完美复出的期盼,我就非常担心这一趟的安全问题。

    首先是交通安全。我想让赵蕊蕊坐在车的后排,可是她的腿实在太长,坐在后排根本伸不开,只能换到前排副驾驶的位置上。她伸开了腿,倒是挺高兴,可是我却更多了几分担心。

    一路上我的心一直提在嗓子眼儿,不停地提醒表弟开车小心,一定慢点儿,搞得坐在一旁的赵蕊蕊一个劲儿地笑我神经质。或许是憋了四个多月头一次出来“放风”,那天她的心情格外好,一路上不停地给我们讲笑话,可是我的心情实在紧张,她讲的所有笑话,我都是这耳朵进,那耳朵出。

    直到我们的车在国贸地下停车场停稳,我才长出了一口气。

    可是接下来又有新麻烦——

    我曾经跟很多明星运动员出去吃饭逛街,他们被路人认出,要求签个名合张影这样的事我见得很多了。不过因为他们的身材无异于常人,所以稍加掩饰再戴上副墨镜,常常可以蒙混过关。但是像赵蕊蕊这样的“高妹”就不行了。那天在国贸,自打她从车里钻出来一直到中午坐下吃饭,路人就没有认不出她的,就算有人一开始并不很清楚她是谁,也会因为她将近两米的身高而注意她,进而想起她是打排球的赵蕊蕊。

    国贸商城里的人已经算少的了,可是走到一层华润超市附近时,要签名想合影的人还是挡住了她的去路。

    我又紧张起来:她的腿刚刚恢复了一百多天,还很脆弱呢!如果哪位不注意碰了或是踢到她,再出问题就麻烦了!

    这时,大个儿“保镖”的作用凸显了出来。

    只见表弟站在赵蕊蕊身前,为她让出一些空间,并提醒那些热情的球迷她还有伤在身,小心她的腿。大家都很配合地往后退了退,赵蕊蕊微笑着满足了大家签名合影的要求。

    不过有一个球迷的要求被赵蕊蕊很不客气地拒绝了,这让我又一次见识了她的倔强。

    拒绝的原因是那个球迷递给她一张皱巴巴的纸要签名,她拿起来看了看,见背面已经画得乱七八糟,就很不高兴地把纸退还给了那个球迷:“请你换一张平整干净的纸好吗?”

    那个球迷很为难,说身上确实没有别的纸了,就签在那张纸上算了。

    赵蕊蕊想了一下,还是拒绝了:“既然是这样,那就下次有机会再签吧!”

    那个球迷还不想放弃,追着她问为什么不签,她的回答很平静但很坚决:“因为我们应该互相尊重。”

    ……

    国贸里有许多名品店,橱窗里摆放的都是那年秋冬季的最新款式。我以为以赵蕊蕊的知名度和收入,她会和我其他那些球星朋友一样,对那些奢侈品很感兴趣,没想到走过那些名品店时,她连头都不转一下。

    她不喜欢Louis Vuitton吗?对GUCCI、PRADA也没有兴趣?

    看着她高大的背影,我正在这么寻思着,就听到她问我:“这商场里有没有‘屈臣氏’啊?我比较喜欢逛那种店。”

    进了“屈臣氏”,她果然如鱼得水,活跃起来了,一边看还一边给我介绍哪种商品又便宜又好用。

    那天在“屈臣氏”,她选了很多方便轻巧的生活必需品,说是担心自己的腿不好,回到队里不能像过去那样加入搬运行李的队友当中,如果自己的行李太沉的话,会给大家添不必要的麻烦。

    不知不觉到了中午,我们的肚子都逛饿了。

    说起来很巧,一年前是在朝阳门外联合大厦的“金湖茶餐厅”,我等来了赵蕊蕊的第一个电话,而我俩第一次一起吃饭,无意中走进的正是国贸商城的“金湖茶餐厅”。

    正是午饭时间,餐厅吃饭的人比较多,服务生要我们等几分钟,可是看到赵蕊蕊这么个大高个儿站在餐厅门口接受路人“检阅”,我就非常急切想赶快安排她落座。服务生见我着急,问我一个离卫生间较近的位子可不可以,我顾不得挑剔欣然同意,还好赵蕊蕊也没那么多事,高高兴兴走过去坐下了。看到她终于降落到和我差不多的高度,我心里这块石头才算落了地。

    当时中国女排正在台北参加世界女排大奖赛,赵蕊蕊人在北京,其实心已经飞到了台北。

    那天下午正好是中国女排与久未谋面的老对手巴西队对垒,因为没有电视直播,赵蕊蕊早就跟自己的台湾朋友打好招呼,请朋友通过手机短信为她做“现场直播”。

    下午一点刚过,赵蕊蕊就不断看表,还提醒我说:“还有一个小时比赛就开始了,大家现在应该已经在后场准备了。”

    匆匆吃过午饭,我们赶往下一个目的地。

    当中巴之战开始的时候,我们已经坐在理发店里准备剪发了。

    利用归队前的难得假日出来剪剪头发,一来是自从她骨折受伤,一百多天没有理过发了,二来她也很想换换形象,换换心情,以更好的状态投入下一阶段的恢复性训练。

    不过那时,赵蕊蕊的兴奋点已经全部集中在了她的手机上。她只是告诉理发师自己要去很热的地方比赛,时间要足足一个月,肯定还要上电视,所以一定要短些,精神些。见理发师明白了她的意思,她就开始没完没了地摆弄起自己的手机来。

    中巴之战第一局中国队失利,赵蕊蕊表情严肃,刚才她还兴冲冲地说要到合肥给队友们一个全新发型亮相,这会儿却有些没心情了。直到第二局中国队把比分扳回来,她的脸上才有了些笑意。

    中国队与巴西队的比赛进程似乎很快,没过多久,传来了中国队又输掉第三局的消息。又过了大约二十分钟,那个台湾朋友直接把电话打过来了。心在赛场的赵蕊蕊一看到手机上显示的电话号码,马上就意识到是比赛输了:“这么快就打来电话,肯定是一比三了。”

    电话那边,台湾朋友为赵蕊蕊大概讲了一下比赛过程,听得她直皱眉头。挂了电话,她好长时间没有说话。

    中巴比赛的结果显然影响了赵蕊蕊的心情,虽然后来大家对她的新发型反应热烈,但是她的情绪,再没有象上午出门时那么高了。

 6

    过完那个周末,赵蕊蕊归队倒计时,就进入了最后的七天。

    她的恢复进程进一步加快。出发之前,她已经能跃起十几厘米、并能多次完成进攻和拦网。

    在归队前的最后一次复查中,专家认为赵蕊蕊的腿伤恢复比预想的还要好,照这种情况发展下去,到合肥正式归队已经完全不成问题了。

    “我做梦盼的都是这一天!”拿到复查结果,赵蕊蕊马上给我打了电话,在电话里她兴奋地说,“你没变化吧?下周一,19号,咱们一起走啊!”

    回想起来,和她在归队倒计时期间的朝夕相处,让我已经差不多忘了自己的角色,她的奥运,渐渐也成了我的奥运。

    正所谓“关心则乱”。

    陪她小心翼翼地数着天数过日子,看着她一天比一天情况更好,我的心中逐渐产生了难以承受之重。

    在她的进步带给我喜悦的同时,我的心里一直隐藏着的某种不安越来越被我放大化。我看着她训练,伴随她每一次起跳,我的心都会强烈收缩一次,可是如果我不看着她训练,我的心就会一直悬着,总是担心下一时刻会有不好的消息传来……

    可想而知,这样的心理状态已经容不得我再去考虑如何安排自己的生日了,到了那个份儿上,就是让我离家一个月,一路陪着她走到奥运会赛场,我都会心甘情愿的。

    归队前的那天晚上,我们相约去吃了一顿她最爱吃的酸菜鱼火锅。

    那家与运动员公寓毗邻的“星星酸菜鱼”,据赵蕊蕊说是许多运动员的最爱。中国女排在北京集训期间,偶尔放假大家想解馋就必然要到这里小聚。她三个月前躺在漳州一七五医院的病床上感觉度日如年时,妈妈问她想吃什么,她还说就惦记这家的酸菜鱼呢。

    听赵蕊蕊这么一介绍,我对这家酸菜鱼充满了期待。不过走进这家餐馆,仅从餐馆的硬件设施来看,我实在不敢想象这家小店竟是远近闻名的“明星之选”。

    赵蕊蕊看出了我的心思:“等一会儿吃上,你就对这地方刮目相看了。”

    我半信半疑。

    或许是离归队的时间越来越近了,赵蕊蕊关心的话题,除了球队,就是复出。

    那个周末,中国女排正在参加大奖赛香港站的比赛,先后拿下美国队和意大利队两个强劲对手,让赵蕊蕊开心不少。

    “上周输给巴西,我虽然没在现场,但是心情和她们一样很难受。她们输掉比赛,我的心理压力也挺大的,恨不得自己的伤立刻全好,需要我的时候能冲得上去。”

    归队参加奥运会,这是支持赵蕊蕊勇敢走过115天的坚强信念和目标,眼看成为现实,她又给自己制订了更高的目标——争取在奥运会上为中国队做些力所能及的贡献。

    我怕她心急,提醒她慢慢来,她当然明白我的好意,一再让我放心。

    其实那天晚上我有很多话想对她说,可是话到嘴边又都咽了回去。将士即将出征,我怎么能说扯后腿的话,我的那些担心,只能转化为对自己的安慰和为她默默的祈祷。

    我相信她的心里也很不平静,她一定也在担心什么,但是走到了这一天,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后退了。

    ……

    酸菜鱼火锅一开始谈不上美味,但是越煮味道越浓,就像我们之间的友情,是在不断升温中散发醇香的。

    晚饭后,她去和陪伴她走过最艰难日子的李大夫、张教练告别。

    按照中国女排的奥运热身计划,赵蕊蕊在大奖赛合肥站的比赛时与球队会合,之后她将随队前往意大利南部小城雷吉奥卡拉布里亚,旁观队友征战世界女排大奖赛的总决赛。打完大奖赛,全队移师波兰小城格西尼亚,在那里进入奥运会前的最后调整试阵。在与波兰队的奥运热身赛时,赵蕊蕊必须要登场亮相,球队会根据她在比赛中的表现决定她的奥运前程。

    如此奔波的行程,如此严峻的考验,让李大夫和张教练放心不下。他们一遍遍地叮嘱赵蕊蕊,甚至把训练和治疗的每一个细节都嘱咐到了。临别时,他们真诚地祝愿她能最终实现征战奥运的金色梦想。

    赵蕊蕊掉泪了,眼泪里有伤感,也有幸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