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安全感让孩子身心平静、一生无忧

(2012-12-06 20:25:41)
标签:

转载

http://s1/bmiddle/b58a2feeg7b3105ad1150&690

    在家庭亲子关系中,家长一定要在小朋友零到三岁的时候,加强他关于安全感的建立。如果有可能,建议最好父母能够亲自带小孩;可是如果你忙的话,最好晚上要自己带;又如果更忙的话,至少周末全天你要自己带。

很多小朋友会有一些身心方面的困扰,比如我辅导过一个小朋友,才小学三年级,可是他已经出现了一种早熟的强迫症症状,症状就是开始紧张和担心,常会问他的爸爸和妈妈:“我有没有做错什么?我有没有说错什么话、犯了什么错误?”当他到门诊来时,我才发现他已经失去了“安全感”!

    安全感是很重要的,任何大人和小孩,都应该在安全的环境下长大。然而,眼前这个小朋友为什么失去了安全感?原来,因为他的亲生父亲在一两年前因癌症过世了,妈妈后来再婚而且跟继父的婚姻又不稳定。小朋友开始担心现在的爸爸又会离开他,他每天都在担心:爸爸会离开我的身边、妈妈会离开我的身边。

    当一个小朋友失去安全感时,在没有安全感的环境下长大,对未来的性格发展会有非常大的妨碍。比如说,社会上常出现的情杀案例,或有人因感情问题谈判破裂时会产生暴力行为。我从辅导这些个案的经验当中发现,往往在他们小的时候,有的是单亲家庭,有的是父母离了婚,还有的是来自暴力的家庭,多数都是在一种没有安全感的环境之中成长的。

    在没有安全感的环境中长大的人,会有几个特点。一是容易紧张,容易焦虑;二是他在心理上会想要抓住某个人──比如一对情侣谈恋爱,他早上想知道你在哪里、中午想知道你在哪里,到了晚上也想知道你在哪里;如果你说好九点回家、却迟至九点十五分才到家,那么他会问你这十五分钟到哪里去了?还有一些女朋友会检查男朋友的车子的里程表,例如你上下班一趟应该是五公里的路程而已,怎么会多跑了两公里?所以她断定你一定是跑去与其他的女朋友约会了。居然会到这样没有安全感的地步。

    所以,在家庭亲子关系中,家长一定要在小朋友零到三岁的时候,加强他关于安全感的建立。如果有可能,建议最好父母能够亲自带小孩;可是如果你忙的话,最好晚上要自己带;又如果更忙的话,至少周末全天你要自己带。

    因为现在的社会很忙碌,许多父母可能会请保姆,或者委托其他家人帮忙照顾,比如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可是,在生物上有一种叫“印痕行为”,新生的生物会依附着出生后看见的第一个会动的对象,不论这个对象是真的妈妈或是其他生物;也就是说,丑小鸭如果生下来第一眼看到老鹰,它就会觉得老鹰是爸爸、不会觉得鸭子是爸爸了。印痕行为表现在小朋友的安全感方面,就很重要。因此,我们才强调:安全感要在小朋友零到三岁的时候建立。

    德国的教育专家常讲一句话:三岁之前的小朋友是宠不坏的,可是三岁之后的小朋友可能就会宠坏。正是因为,三岁之前小朋友就是在建立安全感,这时候他必须觉得这个宇宙是安全的,他必须觉得自己是不受伤害的,觉得随时有人在身边照顾他。

    不过,要如何陪伴与照顾?这也是有关安全感养成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我常观察到很多父母尽力陪伴和照顾孩子,但他们因为紧张、担心而变得神经兮兮,可能小朋友手一摸到地板,妈妈就会大叫:“有细菌、会死掉”。像这么神经兮兮的父母亲,也会养出同样神经兮兮的孩子。

    其实,如果小朋友稍微受一点伤,或刮伤、跌倒一下,本来他自己是OK的,虽然跌倒也觉得很好玩,可能他自己就会站起来、然后自己拍一拍就没事了;可是,如果这时身边的大人却大叫、慌慌张张跑过去抱他,小朋友以后跌倒也会大叫或哭泣、跟着变得紧张害怕。

    建议各位家长,不要急着跑过去,先试着让小朋友用自己的力量站起来。很多神经兮兮的父母过度保护孩子、过度避免危险,然后担心这个也脏、那个也脏,这也危险、那也危险。当然,注意小朋友的安全是对的,但过度在乎小朋友的安全,小朋友会渐渐变得没有安全感,有时还常常担心自己会生病。举个例子,我辅导过一个个案,是一个很怕死掉的成人,因为从小他患有气喘,他的妈妈一直害怕他会生病死掉,结果后来妈妈已经死掉了多年,这个人也已经四十几岁了,每天都仍在害怕自己死掉。


    安全感的加强会让一个人身心平静,能够保持身心平静,将来长大就不会有许多紧张、焦虑等精神方面的问题。让小朋友学会自我保护和面对陌生人的能力固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一定要先加强他的安全感,让他觉得自己是安全的。

    ☺ 问:孩子缺乏自信心,家长应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 答:首先停止将孩子和别人作比较,因为一再被比较的小孩,又赢不过别人,当然会愈来愈没信心。其次问自己,我们是否也是那种胆小害怕、没有自信的父母亲?公平一点,你自个儿都做不到了,还希望孩子有自信心?记住,言教不如身教,从你自身着手吧!再来,经常称赞孩子的优点及做得好的地方,而非一再指责他这里和那里没做好,又粗心又大意的。

 

——以上内容摘自许添盛《孩子的错都是大人的错》

——更多精彩内容见许添盛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364782864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