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内感官的运用之——学习能力
(2012-03-19 19:53:52)
标签:
转载 |
——本文摘自NLP学院
有很少数的人发现在思想时不能在脑里出现景象,以为是内视觉不正常。其实绝对不是这回事。这些人,若你问他一些必须动用内视觉的资料(必须用眼看,并且储留在记忆的资料),他的回答会表现得一点问题都没有。例如家里厅中有多少张可以坐人的座椅,什么颜色,它们的排列是怎样的。
也有一些人会以为自己欠缺了内听觉,因为在回忆一件往事时,总是无法记得起当时某人说话的声音。可是问他那个人当时说了些什么,他又能够说出那些文字内容。其实,除了那些在医学上已经证明有脑神经系统障碍的人之外,绝大多数人的三个内感官都很健全,只不过它们习惯了自动操作,无须主人的意识去管理,久而久之,把它们的操作提升至意识层次的线路变得不够畅顺而已。练习一段很短的时间便可以重新掌握了。就算失明的人,科学家发现他们的思想中也有景象;耳聋的人也一样在思想时有内心的说话。内感官神经系统有障碍的人,是无法过正常生活的。所以,一个能够站在你面前,与你进行有逻辑性的对话的人,他的三个内感官都是正常的。用一个比喻去解释,三个内感官就像三部很完美的音响系统,性能和运作都很好,只是其中一部的遥控器遗失了,所以不能随心所欲地与它联系。
与之相比,视觉型的学习(运用)模式是怎样的呢?试想像你去一个陌生的地方,推开门,你只看了室内景象的十分之一秒,你的眼睛便被盖起来了。现在,要你说出刚才看到的东西,你可以说出很多,往往两分钟也说不完。这证明一个人的视觉可以同时学习很多不同的东西,而且速度很快,没有先后次序的局限。因此,内视觉的学习能力最高。
很多人都忘不了小时候的一些事,例如在小学三年级在教师外罚站。虽事隔多年,而且没有什么大影响,可是当时的感受十分深刻,一生都会记得。更不用说某年的生日蛋糕,与第一个女朋友的分手,中学或大学的毕业典礼……这些都是感受深刻的记忆,所以说,感觉学习的效果最深。
那么,怎样运用以上的道理去提升小孩子读书的能力呢?答案是帮助孩子同时运用视、听、感三个内感官。成年人的记忆力也可以用同样的逻辑去提升。老天给了我们三部机器,为何只用一部,而不三部一起使用呢?
以小孩子学习英文Apple(苹果)一词为例。只用内听觉去学习便是反复串读A-P-P-L-E,一遍又一遍(而且往往眼睛被其他东西吸引,内心也想着其他事而勾起不同的感受)。想三个内感官一起使用,可先教小孩子去想苹果是什么颜色(红色)。再提醒孩子苹果的滋味(香和甜)。然后,引导孩子想象在空中用一支粗笔扫出红色的Apple一字,教孩子在心中一面看着,一面想着那香和甜的感觉,再由口中念出A-P-P-L-E和Apple的发音。为了保证孩子用到内视觉,叫他从尾到头串读出E-L-P-P-A(他必须在心中看到了这个词,才能读出来)。
然后,再教孩子不同苹果的颜色和味道(青绿色,酸味)。引导他用一支细笔在另一边的空中写出绿色的Apple一词,再用上面的程序教他同时用内视觉、内听觉和内感觉去掌握这个词。这样的学法,孩子很快便能熟练,以后他便能快速地记牢很多的生词。
由此可以看出,小孩子的内感官能力越高越好。那么怎样才能够提升小孩子的内感官能力?
小孩子6岁之前是感性学习,也就是右脑学习(注意6-12岁是左脑学习,逻辑推理是抽象思考的产品,是左脑的擅长。)右脑学习最常见的特征是喜欢听故事,妈妈每天说同样的故事都不怕重复。孩子把这些故事记得滚瓜烂熟,甚至当妈妈说错了他们还能纠正妈妈,但是仍然乐也陶陶,原因是每次听故事,他们都运用视、听、感三个内感官把故事在脑里“演活”起来。可以说,7 岁之前的小孩子听故事,正是在做脑的运动,把脑的思想能力经反复操练而不断地提高。所以,鼓励小孩子多幻想,多听和说故事,正是最有效帮助孩子成长和提升脑力的办法呢!
7岁之后,孩子开始发展大脑的抽象思考能力,也就是分析逻辑、道理原因的部分。有了良好的内视、听、感觉的能力基础,这部分才能良好地发育。孩子大脑里的前额叶(Prefrontal
Cortex),负责深层分析、解决困难和未来策划的工作。这部分在12 至18 岁才积极发展(到25 至26
岁才充分完成发育)。有良好的内感官能力,这部分也才有良好的发展。今天很多青少年表现出逻辑分析能力弱,欠缺长远策划的能力,学习能力低,解决困难的能力不足,道德品行的意识低等,都是源于6
岁之前的内感官发展欠佳。看看今天的孩子,能够与家长或成人沟通的机会少,长期观看电视,因而刺激他们训练内感官的机会是很不足的。我希望身为家长和教育界的朋友,能够多注意这点,在这方面多下点功夫。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