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电线创业者,你的无耻警察蜀黍不懂
(2016-08-31 23:35:07)分类: 时事评论 |
剪电线创业者通过一篇正面宣传的融资报道,以秀下限的方式意外走红,成功吸引了万众唾沫。这是“宅代洗”继剪电线大捷之后的又一次“突破性胜利”。
祝贺你们啊。
剪电线创业者的套路是惊人的。据“铅笔道”报道,宅代洗上线后,4天过去了团队只接到一份订单。其创始人郭超宇出了个馊主意。某个周四,他和团队选择了一所男生偏多的高校,剪断宿舍楼所有自助洗衣机电源线。四天在宿舍楼没法洗衣,逼着他们用一下宅代洗。这次“强制试用”让平台订单量持续增加,影响力也辐射至周边5所高校,一天收到最高订单数1100份,首月盈利60万。
切断了学生宿舍的洗衣机电源线,让学生“强制试用”其产品和服务,这届创业者真行。应该庆幸他们只是一家洗衣服的公司,类似这样的无节操团队,如果他们做医疗,大概就是莆田系模式,做电话营销难保不会走向电信诈骗,如果做孕产服务,会不会把竞争公司的孕妇先搞流产?
对于剪电线创业者来说,道德早就是一朵浮云了,法律都刹不住他的车。中国警察网安徽站在微博上专门给剪电线者普及了一下法律规定,《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可能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郭超宇今天凌晨发布声明称,“宅代洗团队未做过剪断洗衣房电线,本次事件纯属商业炒作行为。”目前无法判断这一最新说法是否属实,但可以肯定的是,公众已经被郭超宇们玩了两次,且仍然不知真相。我认为至少应该从事实和说法两个层次着手探查。
第一,剪电线的故事是否属实,希望宅代洗所在地内蒙古的有关部门深入调查,不能让如此明目张胆、损人利己的违法行为逍遥法外。剪电线创业者,你的无耻警察蜀黍不懂,何况网络截图显示,亦有该公司的员工证词称,“先给自己定一个可以实现的小目标,比如先剪断十万根电源线”云云。剪没剪过电线不是光凭一张嘴就说得清楚的事情,警察和《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在等你。
第二,郭超宇对剪电线行为的说辞与首发自媒体“铅笔道”有共同撒谎的嫌疑,他们各自都有两套前后矛盾的说法,形成了一种难辨真假的互辩,彼此捆绑成为共进退的共同体。假如没剪过电线,那么“铅笔道”自我标榜的“不说谎的融资媒体”,以及文中标注的“郭超宇已确认文中数据真实无误,铅笔道愿与他一起为内容真实性背书”就是一系列笑话,而昨天那一轮报道便是一场故意的造假。假如真剪过电线,双方今天的声明就是打着道歉的名义联手编了一个更大的谎。
“铅笔道”在正能量满满的宣传稿中真相侧漏之后,其道歉令人惊讶,“我们抱歉,若没有这篇文章,他做的事情可能会雁过无声,至少不必接受道德审判”。难以想象,一个宣言“不说谎的融资媒体”持有的是这样的价值观,难道剪了电线而未被追责和道德审判,就逃得过自己内心和灵魂的审判?能够如此娴熟地运用精致的利己主义价值观,你们确定自己真的“笨手笨脚”?据说“铅笔道”曾获得480万天使轮投资,也是一家创业公司。
李克强总理号召“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谁也想不到有些创业者居然是这么响应号召的:他们打着创业创新的名头,剪掉了大众的电源线,咽下了万众的口水,或许还喜滋滋地觉得自己增加了数万曝光量上了头条、终于成功了!
令人遗憾的是,从郭超宇的致歉声明中,看不出诚意,却闪着狡黠之光,其对剪电线是商业炒作的言之凿凿与不怕警察调查的信心越足,越让人看清某些创业者的无耻。郭超宇说,“给年轻人一个机会......创业不易,心里的苦只有自己知道。愿我下一次可以给大家带来的是好消息”。自以为聪明的无耻创业者可能永远也不会反躬自省:创业再不易也是自己的选择,更不是欺骗甚至危害他人的借口,社会为什么要给不诚实的年轻人机会?你确定下次要带来的不是更大更精致的谎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