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计生干部搞维权,活该被扔臭鸡蛋

(2016-05-30 10:06:46)
分类: 时事评论
计生干部搞维权,活该被扔臭鸡蛋


5月23日,湖北荆州公安县30多名计生工作者前往县计生局要求维权,引起了广泛关注,媒体报道说,因乡镇机构改革,这些计生人员的事业编制被取消,他们自称工资待遇太低,社会抚养费不再按比例返还乡镇等,指责当地政府部门“卸磨杀驴”。2天后,有关部门答复他们:“正在处理”。

在人们的过往印象中,计生干部一向雷厉风行很威猛,他们真的也有需要维权的一天吗?在严格一胎化的几十年里,有机会上新闻的计生干部,往往都与被强制引产的孕妇相关联,需要维权的“弱者”一般是计生干部的工作对象,没想到时过境迁,他们也走上了维权道路。

所以必须追问,他们维的是什么权?据报道,公安县计生局一位局长提到,此前“为了调动乡镇计生干部工作的积极性”,社会抚养费会按照一定比例给予“返还”乡镇,但从2015年起,返还机制取消,“他们现在一分钱也拿不到”,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计生干部的收入,让他们“心理有些不平衡”。

原来是因为随着当地的乡镇综合改制,征收社会抚养费的返点没有了,这使得乡镇的“收入”下降了,不得不缩减相关人员的开支。在我看来,这种返点的取消和队伍的压缩在全面二孩时代只会越来越普遍,这是文明的趋势。举例说,如果企业效益变差了,员工创收的业务被砍掉了,与该项业务挂钩的提成自然也就无从谈起了,这本来就是市场经济当中很公平的按劳分配原则。这样的业务收入下降,在企业里面既不需要维权,也基本没有途径维权,活儿都没有了还怎么拿工钱?进一步说,又怎么好意思拿钱?

当地计生干部的特殊性在于,他们曾有事业编制,改制后变成了社会人,他们从身份到收入都有调整。从机构改革的思路看,这种改革表明当地政府在简政放权这个问题上是真抓实干的,值得鼓励,被改革者应该顾全大局,顺应时势,在新的岗位上创造未来。

至于收入方面的维权,他们无法回避一个伦理问题,那就是社会抚养费的返点虽然曾经是计生干部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这部分收入无论在账面上还是在情理上都谈不上阳光,而且征收返点很大程度上鼓励了这项费用的征收,执法者坐享其利,执法的时候恐怕就很难单纯地以法律法规为准绳。从为人民服务的角度看,当地过去社会抚养费返点的详细情况,有必要对当地人民尤其是计生户做一个解释。

著名人口学专家易富贤提供了一组数据,“2000年生育率,公安县只0.96,荆州市1.09,湖北省1.06,全国1.22。2010年0-14岁儿童比例,公安县只11.9%,荆州市13.2%,湖北省13.9%,全国16.6%。”

该数据表明,样本中的公安县生育率和儿童比例不仅低于湖北和全国水平,而且相对幅度不小,从人性角度说,不正说明当地计生干部造孽甚多吗?天道无亲,报应不爽。如今他们终成弃子,说明哪怕伸手不见五指,天理有时而明——虽然还远远不够明。

进一步说:当地的计生效果为什么格外明显?是因为当地老百姓觉悟高,计生干部工作卖力,还是因为那个社会抚养费的返点?

有个化名李平的54岁计生干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在这个岗位上干了29年,“后悔走计生这条路,有苦说不出”,并劝自己的子女别考公务员,然而他的后悔似乎仅仅停留在对编制和待遇的不满,有很强的“弃妇”心态,对于过去工作当中采取过的过激执法行为并没有特别的反省,反而引以为傲。这样的“维权”真的应该同情吗?

自今年1月1日起,全面两孩政策正式落地。根据以往计划生育工作的情况和民众生育意愿来看,即使全面放开生育政策,有意愿生育三个及以上孩子的夫妇少之又少。因此,减少超生、计划外生育和征收社会抚养费,在很多地方都将不再是基层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大量的基层计生人员也必须适应新的形势,调整工作重点。简单来说就是他们需要转型。

怎么转型?机构上早晚面临改革,变成亲民的服务型机构,这是基层管理思维的转型升级。从工作人员自身来看,他们需要学习更多的新知识和新思想,以适应时代的需要,从而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养老服务、优生优育、妇女儿童权益保护以及失独家庭的老人陪护等等方面。转型期的中国,各行各业都在面临转型,只有适应了新的时代发展趋势,才能赢得未来。

作者:陶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