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签: 杂谈 | 
砸锅卖铁的拍鸟者 | 豫记 
从2004年被黄河鸟类震撼,至今已有十年。十年来,我越来越喜欢这些鸟类精灵,喜欢这片湿地家园,喜欢那些悉心呵护这片土地的人们。今年的2月2日是第19个世界湿地日,希望能有更多黄河儿女走到保护咱们家园的队伍中来……
秦凌杰 | 文图
年过古稀的马书钊曾是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孟津管理局的管护员,20年前,老马退休时,将接力棒传给了女儿马朝红。但是退休在家的老马还是闲不住,只要得空,就要坚持跟着女儿下河滩。
对于马朝红来说,她与鸟的结缘,绝不仅仅只是来自于对父辈的传承。她最初并不是很情愿管这些鸟事,因为那意味着要不停地走村串寨,翻沟过坎,要选择一个风里来雨里去的人生。而单位也曾经多次为父亲安排年轻人当助手,但是他们最后都是选择了离开。正当青春的马朝红,自然也不想在黄河滩上风餐露宿,来回奔波,为此她没少跟老爹闹别扭。
http://ww1/large/760446cbjw1eovxyacr2mj20jh0dsdgb.jpg大鸨
真正让马朝红改变主意的,是1995年的冬天,那天天刚下过小雪,她极不情愿地被父亲拽着去河滩里观察灰鹤。正在拍灰鹤的时候,马朝红意外地发现比灰鹤更远处还有三四十只体形更大的鸟类,当她拿起观鸟镜对焦这种大鸟时,她惊呆了。
http://ww2/large/760446cbjw1eovxyhn52tj20jn0d2t9u.jpg马朝红在向渔民讲解
这正是父亲马书钊常年挂在嘴边的鸟种——大鸨。大鸨是当今世界上体形最大的飞行鸟类之一,属于世界级濒危物种,全球的数量不到3万只,而在中国可观测到的总数量仅有300到400只。因为罕见,所以大鸨一直被鸟友们称之为鸟中大熊猫。有的观鸟人终其一生,也难得和这种美丽的大鸟能有一次美丽的邂逅。
就这样,马朝红在观鸟上找到了乐趣,彻底喜欢上了这些河滩地里的精灵,喜欢观赏它们五颜六色的翎羽,喜欢聆听它们轻灵曼妙的鸣叫……
http://ww3/large/760446cbjw1eovxyoq886j20jk0dmgmu.jpg大鸨
一干就是20年,马朝红已经数不清自己在河滩的小路上来来回回走过了多少次,只记得手上的观测镜已经更换到第八个了,她也被人们从“小马”叫成了“老马”。
20来年的历练让马朝红成长为一个世界著名的观鸟人,她给自己起了个网名叫“梦飞”。朋友们都说,“梦飞”就像是驻守在黄河湿地的一只留鸟,随时欢迎着来自全国各地甚至全世界的每一只候鸟(观鸟人)。
http://ww2/large/760446cbjw1eovxyynp4jj20jk0gegno.jpg大鸨
在今天的马朝红看来,她已经这些小鸟的命运紧紧地拴在了一起,她的这一辈子,已经离不开这条河,离不开这一片湿地了。马姐说,黄河湿地之所以能够成为万千鸟儿的家园,人起着太重要的作用。正是由于现在的人们爱鸟护鸟的意识增强了,黄河滩的鸟类才越来越多。
http://ww2/large/760446cbjw1eovxz63g4bj20cn0hu3zx.jpg2009年冬,马姐观鸟归来
1995年,孟津县建立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时候,仅仅有30种候鸟,到了20年后的今天,这里南来北往的候鸟已经超过了200多种。
三门峡的黄河上最初只有200只不到的白天鹅过冬,到了现在,已经形成了5000以上的天鹅兵团……
http://ww1/large/760446cbjw1eovxzdf4kqj20c80i3dgh.jpg白鹭
王恒瑞,是郑州黄河湿地中心的主任。虽然在河南的几个黄河湿地保护区中,成立于2004年的郑州保护中心最为年轻,但是,就在成立中心的第三个年头,王恒瑞和他管辖的湿地就已经在全国声名鹊起。
2007年11月22日,老王和保护中心的观鸟员在黄河湿地意外地发现了七只黑天鹅。黑天鹅是一种生活在南半球的留鸟,它的自然分布区域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附近的岛屿。这是一个黄河湿地绝对没有的鸟类品种。
http://ww2/large/760446cbjw1eovxzlkzp7j20jm08vwf7.jpg鱼狗
激动的王恒瑞当天就把黑天鹅的照片和影像资料通报给了主管部门。第二天,这七只黑色精灵就占据了所有河南媒体的头条,并立即在全国引起轩然大波。
http://ww4/large/760446cbjw1eovxzrp8icj20dm07pt96.jpg全国瞩目的7只黑天鹅(王恒瑞摄)
媒体和学界开始纷纷猜测这些黑色精灵的来历。舆论的焦点是,作为南半球留鸟的黑天鹅,怎么可能出现在中国北方的黄河湿地?不少外地同行给王恒瑞打来电话,说老王你真能忽悠,你能把黑天鹅忽悠到郑州来?
http://ww3/large/760446cbjw1eovxzw7amuj20cs0hidhj.jpg劝君莫打三春鸟 子在巢中盼母归
为了洗清身上的不白之冤,王恒瑞和朋友们顶着巨大的压力展开了调查。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这是一对从人工饲养环境下逃逸的黑天鹅夫妇。在黄河湿地生活过一段时间以后,现在它们已经具备了相当的野外生存能力,并且拥有了五个子女。正是日益改善的湿地环境为黑天鹅提供了相对安全舒适的生存环境……
http://ww2/large/760446cbjw1eovy03ecm6j20jm0e9wgw.jpg鱼鹰
其实,水草丰美、鸢飞鱼跃的湿地更是人类的家园。2000年前,司马迁就在《史记》里恭写下:“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黄河,这条巨龙的尾巴在中华大地上来回摆动,孕育出了灿烂的华夏文明。它所流淌过的地域都浇灌出了文明之花。西安、洛阳、郑州、开封、商丘,这被河水攒起来的五大古都,如同五颗硕大的珍珠在世界文明史上璀璨耀眼,熠熠生辉。
在国人的观念里,九曲黄河,已作为一种信仰的符号,生成为一个民族的精神图腾。直到今天,这条只占中国淡水量2%的河流,却浇灌着全国12%的耕地,养育着全国15%的人口,而黄河两岸最肥沃的土地,全部分布于沿河湿地南北两侧80公里范围内……
http://ww3/large/760446cbjw1eovy07jk68j20jb0hjwfv.jpg池鹭
一个观鸟的朋友感慨地说,黄河湿地就是一个T台秀场,万千鸟儿都是台上的model。我倒觉得,黄河湿地更像是一个家园,岸边的一草一木,一人一鸟都是她的孩子。
http://ww1/large/760446cbjw1eovy0c6efhj20jk0d00to.jpg黑翅长嘴鹬(yu)
2004年冬天,身为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记者的我在济源孟州黄河边采访一个案件时,去河边拍摄空镜,不经意间被这些黄河边的鸟类精灵们深深震撼,就回去制作了几条黄河小鸟的节目,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http://ww3/large/760446cbjw1eovy0gi1z9j20jj0cy0ud.jpg拍摄崖沙燕的乔乔
在黄河上行走,我认识了许许多多的朋友,有砸锅卖铁也要拍黄河鸟类的疯子导演乔乔,有世界级资深鸟类摄影家老杨,有常年在滩地上宣传垃圾分类的匡洁,还有整天关注黄河古树的彭保红女士……在他们的影响和推动下,河南黄河湿地的影响在全国越来越有名气。
http://ww3/large/760446cbjw1eovy0lb4gqj20jj0cz75e.jpg乔乔去河里救助小鸟
2009年,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两班摄制组赶往河南,与河南电视台新媒体部联合拍摄了记录片《寻找黑色精灵》(郑州黄河黑天鹅事件)和《黄沙千里入海流》(小浪底调水调沙),2014年12月6日和7日,央视新闻频道连续两天现场连线直播了白天鹅在三门峡黄河湿地公园栖息越冬的盛况。
http://ww4/large/760446cbjw1eovy0qp0hxj20jf0ggjss.jpg苍鹭
倏忽十年,写此小文以记。今天是第19个湿地日,今年主题是:湿地,我们的未来!口号是:加入我们!愿此文能成为我加入保护黄河、保护湿地的入门券,也希望能有更多黄河儿女走到保护咱们家园的队伍中来。
http://ww2/large/760446cbjw1eovy0weoamj20jn0d6762.jpg
作者简介:秦凌杰,河南温县人,河南电视台记者。喜爱文史,爱研收藏!近十年则多行走在黄河边上。
(内容编辑:云济)
 喜欢
喜欢
0
 赠金笔
赠金笔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