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谊只不过是尚未破裂的敌对关系
友谊从来就不是必然性上的东西,友谊总是和利益与立场脱离不了关系。这个世界上从来就没有无缘无故的友谊,友谊是利益往来时,友谊就必然止于利益。友谊是立场时,友谊就会特定群体绑定,因为立场不但是体现在利益上,立场更是权力的隐喻与象征,所以,立场上的友谊总是随着权力的更迭起起伏伏。
刘禹锡和柳宗元的友谊一直很长久,长久到柳宗元去世后刘禹锡还停留在深深的怀念之中,就是因为他们两个立场相同,而且,在人生遭遇上也同样长期的屡次被朝廷贬谪荒蛮之地,作为立场上的朋友和友谊,他们的友谊因为患难而长久,友谊也因此相对长久。
司马光和王安石的友谊既是才华上的惺惺相惜,也是家国情怀相同深度上的视野与格局,其二人人生友谊的结果不但因为立场问题而决裂,还在立场上不遗余力地打击对方和对方的同党势力,以至于才华横溢的苏轼因此同样遭遇立场问题上的宦海沉浮,一生难以施展其抱负,只能沉浸于文章书画、美食山水之中。
在人性上,每个人自己与自己做朋友都是极其困难的,更何况与其他人做朋友?友谊之所以不可靠,不是因为朋友之间的感情是虚假的,而是因为承载那种友谊情感上的利益与立场是不可靠的,是瞬息间千变万化的。
从他人即地狱的观点来看,友谊只不过是尚未破裂的敌对关系。因为,他人就是自己的对立面;他人就是自己的审视和监督;他人就是自己的伤害和竞争。
人与人之间之所以会存在友谊,是因为每个人在困境面前,在困难面前需要妥协,需要协同与协作。即便是那种精神认同上友谊,也是需要共鸣和寂寞上的温暖所造成的。
很多时候,有些人和自己的家人都无法和谐相处,却并不妨碍他们到处结交朋友,到处体现友谊的温暖,就在于,人在家庭的责任上的付出是困难的,是艰难的,很多时候家庭责任承担上的付出是不对等的,而且责任又是奉献性质上的。而,一个人在友谊上只要相互欣赏就可以,即便是那种利益上的友谊也同样都是互惠回利上的。而家庭责任却永远是那种扶老携幼上的不平等,而且每个人还必须要接受那种不平等,否则家庭就不会存在。
在人间,之所以会“只有永远的利益而没有永远的朋友”,就在于朋友关系的本质就是一种友谊温情掩盖下敌对关系,人们用友谊的温情淡化那种天然的敌对关系,以便于别人能够愉快的接受自己,接受那种大家互惠互利上的利益。
友谊在很多时候不但是利益或者垄断的需要,也是契约化隐形信任便利化的需要。人在社会化的各种立场和利益关系上,一个人越是能够在契约化的隐形信任上形成交易便利化的诚信价值,那个人的人生利益版图就有快速扩大化的可能,也正是因为如此,在商业利益上,一个人越是具备诚信价值,那个人的友谊情感的信任就会越多,从而那个人的朋友也就越多。
在人间的朋友关系上,友谊破裂最多的就是那种为了蝇头小利而让自己失去诚信价值的人,那种人目光短浅,结交朋友只看眼前的势力和利益,从来不在一个人的长远发展上发展友谊、建立诚信,那种人也最容易出尔反尔,在背后伤害别人的利益,因此,那种人也最容易纠纷不断,敌对关系不断,从而让自己的人生处在很多不确定的风险当中。
人生虽然没有必须的友谊,也很少有长长久久的友谊,但是,每个人却可以通过自身的学习和努力让自己具备更高的价值,从而让自己可以结交更高价值的朋友,培养更高价值的友谊。因为,友谊虽然不靠谱,一个人只要让自己的价值时时升值,时时靠谱,就一定会有那种价值上的友谊靠近,就一定会有那种价值上的友谊来临,因为,那是人性,也是人性上的通病。
2024.11.05 罗立辉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