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缘不是巴结与讨好,而是通过自我提升让别人能有所图
(2024-08-07 11:21:33)
标签:
杂谈 |
人总是势利的。在当代社会,人已经势利到精致利已的程度。在传统意义上,人情社会的人际交往无非就是迎来送往上的互助,或者利益关系上不同程度的捆绑。
人为了某些利益,通过降低自身人格和尊严而进行的巴结与讨好在当代社会已经没有多大市场。在动不动就是以亿为单位的贪腐和寻租案例中,巴结与讨好不但是没有水平的象征,而且也是某些人口中“没有成色”的象征。
当利益输送已经巨大到让人瞠目结舌的地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已经不是人情世故,迎来送往上的传统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这个时候已经变成了商品交易关系,虽然,他们提供的只不过是某种垄断上的隐秘便利,它也正是因为如此,才成为了特别稀缺性的商品。
人际关系由人情世故转变成现在的市场营销关系,那么,在人缘上,在人际关系上,巴结与讨好就成为了某种程度上的不懂人情世故。
也正是因为如此,当代人在有没有利益可图的人际关系上,越来越精致化,越来越目的化。于是,每个人都在忙于让自己值钱,让自己成为可以多方交易的抢手商品。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际关系的商品化,人际关系市场营销化是现代化商业社会的一种进步,而且是一种文明程度上的进步。当人们越来越讨厌无效社交时,当人们都在急于抛弃无效社交时,每个人在耗费精力,耗费感情的迎来送往上反而解放了自己。在越来越明显的趋势上,曾经要惊动七姑八大姨,要在排面上惊动亲朋好友的婚丧嫁娶,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低调处理,选择了个性化的意愿处理。在今天这个金钱至上,权力至上的精致利己主义盛行的时代,传统意义上的婚丧嫁娶已经没有了真诚情感上的祝福和哀思了,那些所谓的亲朋好友,七姑八大姨,要么满怀嫉妒,要么怀着看笑话的心思,所以,在礼崩乐坏的时代,没有一个人是无辜的。
当人缘不再靠人际交往关系上的感情来维系时,一个人在人际交往上的商品价值就会形成大家都心知肚明的货币衡量体系。一个人可以为其它人提供多少利益,这个人就可以在利益上,在可以在突破的阶层的意义上获得多少相应的收益。于是,真正的精致利已主义者,都在忙于让自己值钱,都在拼命的提高自己,以便在人际关系上可以让别人看到自身的价值,可以让人认识到在自己身上能够有利可图。
人人在人际交往的属性上,在自身的人格上,在自身的尊严上异化为商品价值是这个时代无法去掉的烙印和特征。工业化所促成的商业化进程,让一切生活质量处在高成本时代,每个人为了自身的发展,自身的生存都费尽了心机,都伤透了脑筋,到最后,所有人都发现,只有让自己值钱,让自己有利可图,在社会的有效交往上才可以不断的拥有资源,拥有机会,才能够继续维持高成本的现代化生存和现代化生活。
在现代化的日常生活中,每个人的疲惫,每个人的苦累都是机构性的,都是经过商业化设计的,所以,在这种机构化的频繁人格商品化的交易关系中,每个人都是压抑自身感情的,每个人都是小心翼翼的,以至于,每个人都是心力交瘁的,而同时每个人又都是歇斯底里的。
通过提升自己,让自己在人际关系上让别人可以有利可图,虽然是精心设计的,虽然是心力憔悴的,但是,无论如何,它在体面上是好过没有人格,没有尊严的。虽然商品化的人际关系也并不能让每个人在人格上高尚,但是,它最起码在相互利用上,在交易性质上是平等的,是相互利益输送的,它虽然同样劳心劳力,它虽然精致利已,但是总是好过在人格和尊严上践踏自己,污蔑自己。
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无论任何时代,都总是体现在契约精神上,而,契约精神就是摈弃人情世故上的投机和寻租,在人情世故拖泥带水的无耻目的上,人性的虚伪暴露无遗,而且,在商业社会,那种拖泥带水,以占便宜为目的的小聪明,小手段不但脱离不了低级趣味,而且,那种人永远也无法在大的成就上成就自己,反而会留下历史污点和笑柄。
社会在进步,商业文明也在进步,在商业文明不断进步的时代,人际关系必然会脱离传统意义上的情感维系和人情依赖关系,而是越来越倾向于互利共赢。每个人不断的提升自己,提升自己的利用价值,通过大家越来越形成共识的契约精神,互赢互利,让每个人都能够在这种进步上有利可图,都能够在价值意义上稳定生活,安心生存。
2024.08.02 罗立辉
前一篇:勇于说不,才能活出更多的可能性
后一篇:真正的强大不是对抗,而是允许发生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