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是平和心态上的利己行为
(2024-04-02 15:01:34)
情商更多的是一种包容程度上理解与宽容。情商是人类社会性上一种社会交往上的利己行为,它表面上也是一种利他行为,但是任何程度上的利他,都是一定原则上的利己。所以,情商的宽容度一旦突破利己的原则,情商上的宽容与理解就会自动消失。这时,这种社会性的交往也就会停止。
情商首先不是同情上的感同身受,情商只是社会交往层面上的一种相对的理解与宽容。情商也不是友情上的情感,它只是友情发展上的一种礼貌行为。就社会性质的层面来说,情商是人与人之间平等交流上的一种尊重。
情商与其说是一种能力,不如说那只是个人社会性素养上的一种人文素质。任何情商上的表现如果不是社会平等交流行为上的尊重,那么情商的行为就会滑向讨好行为上的谄媚,或者排他性的傲慢。谄媚是一种委屈自己的讨好行为,傲慢是一种委屈别人的无礼行为。这两种行为首先就体现在不平等的程度上。谄媚是一种讨好别人的行为,它首先和情商无关。讨好是一种人格上的降低,而一个人一旦降低人格就必然会在利益上寻求补偿,否则,讨好行为就不会产生。讨好行为与其说是社会性的交往,不如说它是社会性的交易。然而,任何傲慢都只不过是自以为是的行为上的愚昧和无知。傲慢本质上和利益无关,而只是和愚昧无知相关。
人的平和式社会性交往更多的是表达欲上的平等交流,它更多的是体现在一种表达欲上的相互欣赏。人很多时候总是会有很多内心感受和理解。当这种内心感受和理解达到一定程度时就需要通过社会性交往在表达欲上发泄与分享。所以,社会性交往总是会有愉快的成分。因为这种愉快产生于平等的交流过程,所以,愉快而没有负担。因而也有利于情商上宽容度的形成。
情商因为不讨好而平等,然而在现实中人情交往往往总是隐藏着很多目的,这个时候社会性交往的那个人无论有多么的八面玲珑,它都不是情商,而只能是讨好。所以,这种讨好类型的人所谓的情商,从来不会向他所讨好目的之外的人表现出相同的情商,反而这种人对他用不到的人往往表现出的更多是冷漠,甚至是轻视。
注重利益的人,从来不会在不相关的人身上表现出情商,更不会表现出平等。这种人看待人的标准本身就是提前设置好的,他们当然不会为了不相关的人浪费他们眼中所谓的情商。现实中这种人往往会混得风生水起,因为他们所谓的情商本身就是一直在经营人情利益。所以,经营利益而获得利益也是他们情理之中的事情。
在功利性社会里通过经营利益而获得利益本来就是无可厚非的事情。而且经营利益也不是什么道德上所不允许的事情。通过人际关系经营利益本来也是能力上的事情,只要这种关系的经营不违反社会所不允许的原则性,它就是无可指责的。可是,现实中却往往有很多人把不主动取悦别人的人看成是情商低下的一种表现,这不但是对情商的污蔑,更是这些人价值观扭曲上的一种无知状态。
不去主动取悦别人的人不一定生活过的不幸福美满,因为这种人往往会因为情商上的平等交流心态而少了很多不必要的讨好性心理负担,他们虽然不是特别追求物质利益,但是他们也正是因为这样才享受着人生中难得的心安。
任何人一生的奔波和辛苦到头来无非就是活得一个心安理得,也正是这种心态才培养了平和心态上的真正情商。人生中追求合理利益而获得心安也好,追求平淡而获得心安也好,只要一个人能够获得心安,他就找到了生活的意义。虽然从生死的角度上来说,人生毫无意义,但是,从生活过程的角度上来说,获得心安就是人生获得安身立命的最大意义。人生而为人心安之下才会有真正的生活,人真正地拥有生活才会拥有真正的生活享受。所以,人生无论处于那种状态,只有心安的状态下人才会平等的看待生活,也只有这样人才会拥有平和的心态。
平和不是平淡,平和更多的是一种平等心态下的相互尊重。平淡更多的是人生沧桑层面上的无欲无求。平和是平等交往的基础,它也是真正情商的基础。所以,平和更多的是通过平等的社会交流放松自身的表达欲望,所以,平和更多的是通过平等的交流取悦自己。而平淡则是孤独这个更深层次上的自我享受,平淡是智慧的必然结果,平淡是智慧的心灵感受性上的一种自我满足与自我享受,那是人间智慧上的慈悲心,智慧总是因为慈悲而平淡。就像:“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平淡接近于不悲不喜,举目之间天地深邃,谈吐之间,意境无穷。
2024.04.02 罗立辉
前一篇:叛逆期,恰恰正是孩子的天才形成期
后一篇:博友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