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开封“王婆说媒”火爆的深层次社会原因
(2024-03-29 13:36:20)
孤独是人类社会性上的根本属性。孤独来源于自己爱自己的能力,当一个人有能力自己爱自己时孤独就是一种根本性上的人生享受,它不单是爱的源泉,它同时也是智慧的源泉。当一个人没有能力爱自己时,他的孤独就不会是孤独,而只能是空虚或者寂寞。
爱情本质上是一种孤独寻求另外一种孤独,所以,爱情的本质又是欣赏和给予。
寂寞是一个人爱的能力不够时的一种凄凉状态,这个时候寂寞的人就需要人间温暖。人间温暖可以是爱情,亲情,也可以是友情,它也可以是某种信仰上的宗教情结。而空虚则是人的动物性上的消耗性感官上的感觉,空虚总是处于满足而又不满足的难以满足状态。空虚就像吃饭,饥饿时大块朵颐,吃饱时又空虚难耐。
而,经营爱情不但是一种能力,经营爱情更是一种认识。经营爱情不但需要生活的物质基础,它更需要认识上的精神基础。
在当代社会,生产力高度解放,经济高度发展。人们在物质生活高度发展的今天,生活成本也在高度发展。当经济发展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人们所受的有限教育和自身的有限知识就会落后于时代发展。这个时候,那种粗放式发展的时代红利就不会落在每个人的头上,当社会分工越来越依靠分工知识,一个人跨行业的知识积累成本就会越来越高,知识的积累需要很长的时间,更何况知识进入任何行业又会被社会需求的各种门槛所限制,比如学历限制和工作经历的限制。当一个社会分工行业衰落时,这种衰落行业的从业人员跨行业的无力感也就无法在短时间内排解。特别是在像多人口国家,以及就业很不充分的国家人们对未来生活上的期待就会产生挫败感或者产生绝望的感觉。人们这种生活上的挫败感其实就是人们对美好生活在内心向往上的那种钝感。
当一个人长期处于美好生活上的钝感,那种炙热的情感也就会被压抑在这种钝感的感觉层面。一个人处于这种状态也就是处于一种无力感的这种状态,当一个人的周围到处都充斥着这种状态,甚至连舆论也在助长这种状态时,人们甚至连交流和求救的期望都会被压抑,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形成群体摆烂和群体无内心交流状态。社会一旦出现这种状态,年轻人的交往更多的就出现在动物性感官上的交往,他们一方面不满足于这种空虚,另外一个方面他们又没有能力或者缺乏交流内心的真正勇气。所以,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被压抑时,人们的美好情感也就同时被压抑。这个时候不但年轻人的交往会成为动物性上的浅薄的东西,就连人的创造性也会在不同程度上被压抑。人往往在这个时候寂寞感就会产生。
寂寞总是人类渴望人间温暖的一种隐形特征。这种特征是一种情感能力的暂时缺失,而这种能力的真正回归只有通过情感交流。而人间的情感交流也只有爱情交流集合了人间的亲情,友情与爱情与一身。而爱情的获得不但产生于爱情的情感交流,它更产生于对爱情的认识。
爱情从根本上来说产生于人类对爱情的认识。人类的爱情不单是人类社会性的产物,它同时也是认识上的产物。人之所以会在一定程度上对爱情忠诚而不会像大部分动物一样“滥情”,就是因为人类爱情本质上是认识的产物。人类的社会性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人类的认识性。爱情是人类社会形成家庭观念的基础,而人们的家庭观念不但是人们的自由程度上的私秘性,它更是人们社会性上的稳定性。一个家庭的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家庭情感的稳定性。然而,人间的任何情感的艰难就在于人与人之间的情感需要经营,家庭是如此,爱情更是如此。
人间的任何经营都需要经营的基础。人们经营爱情的基础不但需要人们对爱情有清醒上的认识,因为这种认识是家庭责任的基础。人们经营爱情更需要经营这个基础上的经济基础。经济基础不但是生存上的基础,经济基础同时也是爱情双方能够共同发展的基础,而任何发展的基础都是能够成长的基础。而爱情恰恰不但需要这种成长,也更需要这种基础。
当社会上的年轻人普遍处于对人生前景无望的情感压抑状态时,年轻人对爱情的认识状态也是压抑的。这种压抑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是情感交流行动上的懒惰和不作为。他们不是没有激情,而是缺乏点燃激情原因。当河南开封旅游景区的演员“王婆”以个人扎实的语言基础和真实的感染能力感染年青人对爱情的向往,也就潜在地点燃了年轻人对爱情以及生活在认识上的渴望。人生的任何动力都是认识上的动力。而人的动力变成行动往往需要热情的洋溢。“王婆”的这种表演节目恰恰在某种程度上点燃年轻人处于压抑状态下的爱情需求。而且这种热情洋溢的氛围不但加速了这种激情的点燃,它在另一方面也正好是人们安慰寂寞的一种难得需求,这种情感不单单是一种寂寞上的情感交流,它更是人们对美好生活追求上的一种情感共鸣。
2024.03.29 罗立辉
前一篇:孤独,像是某种程度上的熙熙攘攘
后一篇:靠炒作的时代还能不能做好公众号?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