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组第二次主题教研

标签:
主题教研 |
分类: 综合组 |
学校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项目负责人填写)
工作单位:
项目名称 |
|
项目负责人 |
朱珏珏 |
活动时间 |
2022年5月9日 |
活动地点 |
萧江镇桃源小学 |
活动主题 |
剪羊毛 |
主 讲人 |
黄小慧 |
参加对象 |
全体综合组教师 |
申请学时 |
1学时 |
活动内容 及进程 |
1.全体老师听课. 2.各个老师提出自己的建议 3.汇总意见 建议1:在重难点,节奏教学过程中建议多花时间指导学生,和学生多互动。 建议2:注意评价,对学生的反应要及时给予反馈。 建议3:注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动作与歌曲相结合。 |
||
过程确认 |
|
剪羊毛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基本准确地演唱歌曲《剪羊毛》,并表达出愉快活泼的情绪。
2、通过学习歌曲,学生进一步巩固“八分附点”及“四分休止符”并让学生感受歌曲愉快,活泼的情绪和风格,
3、通过学唱歌曲使学生了解澳大利亚牧民的劳动生活,进一步认识到劳动的意义并感受劳动的快乐。。
教学重点:
1、感受附点节奏及休止符赋予歌曲欢快跳跃的情绪及其表现作用,在歌唱中准确的把握附点八分节奏。
2、初步唱会歌曲《剪羊毛》。
教学难点:
1、八分附点节奏的演唱。
2、用愉悦、欢快的声音来演唱歌曲。
教学准备:
电子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课前律动
课前律动及师生交流(PPT1)
播放《劳动最光荣》,同学们,快乐的音乐时光又到了,让我们一起跳起来吧!(师带领学生律动)
活动2【导入】
1、师:请坐下!同学们表现得可好了!这段音乐好听吗?(生答)刚才播放的歌曲表达了什么内容呢?(生答)是的,小动物们都感受到了劳动的快乐。今天,老师要去一个美丽的牧场去体验一下剪羊毛的乐趣,你们想和我一起去吗?那就跟上老师的脚步,一起出发吧!(PPT3)
节奏练习
出示节奏:2/4
2、老师的心情有点迫切,让我们骑着马儿飞奔过去吧!(PPT3)
出示节奏:2/4
师: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节奏型吗?(生答:附点节奏),同学们跟着老师来拍一拍,读一读带附点的节奏。(这里多花点时间,让学生多多操练,在休止符出现的地方,可以用拍手来表示,更加清晰。)
节奏:2/4
师:这里有两条节奏,你们能打出来吗?试着打一下。有谁愿意来试一试?我想请一位同学打一下,请你把第一条节奏打出来,真棒!请中间一组的同学把第二条节奏打出来。你们表现得可真不错!
活动3【导入】
师:(PPT5)今天的音乐课,黄老师要带大家到另外一个国家去旅行,它就是大洋洲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澳大利亚,(PPT5)澳大利亚景色迷人,不仅拥有繁华的景象还拥有无限的自然风光。(PPT5)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生答:悉尼歌剧院)这里就是享誉世界的悉尼歌剧院,在这里我们能够欣赏到世界各国的音乐作品。
美丽的大草原就是天然的牧场,澳大利亚的动物以珍奇闻名于世,有袋鼠、考拉、鸵鸟等等。(PPT6)澳大利亚是世界最大的羊毛生产国,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看看这些牧民在干什么呢?那你知道他们为什么要剪羊毛吗?(夏天来了,剪了羊毛羊儿凉快了。每年春夏之交的时候,牧场上最热闹的还数剪羊毛了。(PPT7)(加入剪羊毛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剪羊毛的快乐。)
羊毛的作用可大啦!羊毛可以拿来加工。像我们冬天的羊毛衫、羊毛被等都是用羊毛加工而成的……)听,牧民们正在愉快的歌唱呢!
活动4【讲授】教学过程
1、初次聆听、感受音乐(PPT8)
师:这是一首澳大利亚民歌,歌名就叫做《剪羊毛》。描写了牧民剪羊毛的情景,从歌声当中你感受到了他们什么样的心情呢?(生答:愉快、活泼地)
2、再次聆听,感受音乐(PPT9)
师:现在我们就带上欢快的情绪,一起参与到剪羊毛的劳动中来吧。这一遍我们在每一句有休止符的地方配上剪刀的咔嚓声。在歌谱中找一找“休止符”,我们在有休止符的地方做剪刀动作,轻声念“咔嚓”。(教师范唱一句)
师:同学们剪刀真灵巧!
3、歌词朗读:
师:这首歌的歌词写得也很有趣,现在同学们就跟着老师来读一读这首歌的歌词,老师读一句你们跟一句。同学们的节奏感真好!但是你们还得需要注意附点节奏。
4、接下来,跟着老师的琴声用“LA”轻声的模唱旋律。
5、学唱歌曲:
师:你们看,牧场有多美啊!现在同学们跟着老师的琴声来学唱全曲吧。老师唱一句你们唱一句。(注意附点和休止符,声音、情绪)高音部分轻声的演唱。附点节奏在这里赋有轻快、跳跃感。
6、生跟琴有感情地唱
师:这首歌不仅表现了牧民们愉快劳动的心情,更表现了火热的劳动场面。同学们,幸福靠什么来创造?(生答:劳动)现在就让我们把对劳动的热爱,还有自豪的心情跟上老师的琴用歌声表达出来吧!
7、师:同学们,你们都学会了吗?老师想听听你们美妙的歌声,来举行一个接龙比赛,一个接一个的来演唱。看谁唱得最动听!
8、用不同的形式表演唱:整首曲子分为两个乐段,第一乐段男孩子来演唱,第二乐段女孩子来演唱。我们来比一比,看看哪个组表现得更出色。
活动5【表现与创作】
师:现在,就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演这首歌曲。
老师在你们的桌子底下藏了一件神秘的宝贝,请大家拿出来吧!(PPT11)再认识一下你们手中的乐器——铃鼓、响铃、三角铁、响板。出示铃鼓:谁的手中拿的是铃鼓?按给出的节奏试奏一次……我们分为四组分别用不同的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活动6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澳大利亚歌曲《剪羊毛》,充分感受到了劳动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和自豪。我们懂得了劳动能创造幸福的生活。老师希望我们每个同学都能做一个热爱劳动的好孩子。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
板书设计
2/4
附点节奏
评课稿
杨非凡
黄老师对教材实行了深入的研读,为本节课制定了比较怡当、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首先从学段划分来看,三年级是第二学段的第一个年级,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再从三维目标来看,音乐教育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放在首位,是由于音乐教育本身是通过熏陶、感染、净化、顿悟等来体现,音乐教育要把丰富学生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放在第一位。很显然,黄老师对这些了然于心,所以,本节课的教学自始至终把学生的情感放在主要位置,紧紧围绕这个目标组织教学,所有的音乐活动都是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而精心设计。
以情景为主线,体现音乐性。教学过程充分体现音乐语言的作用,教师的引导、启发学生的听、唱、活动等都以音乐为主。例如:活动前,用音乐师生问好:活动中,教唱、游戏、创作等都以音乐形式为主:活动后,以音乐结束全课。让学生充分感受不同的音乐体验,这样就将歌曲的教学、游戏、创作等活动结合为一个整体,既使课堂更加完整,又加强了音乐性。
教学环节街接自如。教师注重挖掘教材的旋律美、节奏美,使课堂教学流畅自如,这与教师仔细分析教材,选择了恰当的教学方法分不开的,各个教学环节的过渡不留任何痕迹,课堂教学保持完整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