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阳五小2022学年第二学期技能(音体美)组教研组工作计划
(2023-03-07 19:09:02)一、指导思想
为适应教师终身教育的需要,以县教育局校本研修相关工作规定为依据,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和业务素质、提升学校办学水平为目的,开展校本研修工作,在形式内容与管理方面求实创新,解决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切实提高教育质量,引领教师实现有效的专业发展与个人成长,为我校新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开创校本研修新面貌,制订我校2020学年第二学期教师校本培训计划。
二、培训目标
通过开展校本培训,促使广大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教育创新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全面提升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适应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业务精良、胜任新课程教学,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充满生机活力的教师队伍。
三、培训内容
以师德教育为突破口,建立由学科知识为主的本体性知识,以教育基础理论为主的条件性知识和以教育经验的升华为基础的实践性知识三方面构成的教师培训体系。
1.师德培训
以实践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贯彻执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组织教师学习先进教师的经验,开展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引导教师形成热爱教育事业,树立忠诚教育、教书育人的理念;做到为人师表,热爱学生,无私奉献等。
2.新课标培训
根据基础教育课改实验工作要求,结合我校实施的教学常规实施方案,组织老师学习新课程标准、课改理论及本校教学常规方案,用新的教育教学观念指导转变为教育教学行为,探索课堂发展性评价和对学生个体发展性评价的管理体制。
3.教育能力和教学行为培训
根据教师职业基本功和专业基本功要求,开展教学实践和技能培训,领导深入课堂,进行常规调研与敲门听课。教师开展互帮互学活动,把课堂作为主要阵地,改革教学方法,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益。
以教研组为单位,不断探索研训一体化,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知识的培训和运用,提高教学技能。要积极引导教师,运用教学理论,对教学问题进行实践、研究、反思、总结,对教育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共享,通过百度网盘、学校邮箱等形式实现教学资源的收集、处理与共享,使教师教育教学行为更高效。
4.教育科研能力和科技知识培训
教育科研能力是校本培训的一个重要内容,学校要树立教研科研意识,把培训和教育科研紧密结合,围绕新课程的实施,结合课堂教学,进行教学方法和教育科研基本方法的培训。要注重教师教学科研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引导教师从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提高教学能力,提高教育科研的专业技能水平。
5.骨干教师的培训
以现有的一批骨干教师、教坛新秀和学科带头人为基础,加大这一支教师队伍培训。培训重点首先是思想政治素质,同时在业务能力、知识水平、示范作用发挥等方面,对骨干教师提出要求,对他们给任务、压担子、搭台子,使他们得到锻炼,有展示自己的平台,实现学校骨干教师培养目标。
四、培训形式
培训的主要形式是以校本培训、自我培训为主,市县级集中培训、教研培训为辅、集体培训为辅,个人培训提高为主,以学校为主阵地,围绕教育教学实际,促使教师自我完善。
1.理论学习,交流研讨
教研组利用学科教研活动,进一步活化学习形式,精心挑选与学科相关的理论文章或经验总结、案例,组织教师在学科组内交流、分析、讨论现代教育理论和我校课堂教学的相关点和生长点,从而探索和寻找两者的最优结合点,使教师能将所学的教学理论知识及时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反过来再进一步反省自己的教学行为,起到学科教学示范作用。
2.教学调研,互帮互助
开展师徒结对活动,将优秀教师与青年教师、新教师结成师徒对子,加快我校青年教师的成长,为学校培养一支年富力强的教师生力军,使教师队伍和我校的发展同步前进。学校行政每周随堂听课对全校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调研,然后与教师进行研讨,指出不足,提出建议,从整体上进行提高。
3.专家讲座,对外交流。
开展校际交流活动是校本培训的重要途径之一。定期请市、县教研室和教科所专家来校进行课题实施专题讲座,做学术报告,并观看专题录像,推动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适当的时间将组织部分教师到周边兄弟学校学习、取经。
总之,在培训形式上努力做到不断创新,重视培训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五、保障措施
1.加强对校本培训工作的领导
学校是校本培训基地,建立由校长严光辉任组长的校本培训工作领导小组,依托教科室,具体组织实施校本培训工作,认真制定校本培训发展规划与年度培训计划,探索符合学校发展特点的校本培训模式,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2.完善校本培训的管理体制
学校制定年度培训计划,确定培训内容,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实施。对培训质量、培训效益要及时进行考评、评估与反思,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将培训的考核与期末教师考核结合起来。
3.落实校本培训经费
学校积极采取措施,保证对校本培训的经费投入。教师外出培训,按规定报销有关费用;要积极改善办学条件,配备教学设施,逐步实现培训手段的现代化。
|
周次 |
年级段 |
活动内容 |
活动人员 |
负责人员 |
|
第1周 |
一至六年级 |
教学计划检查 常规第一次检查 |
全体音体美老师 |
彭蓓蓓 |
|
第5周 |
美术 |
常规调研巡课 |
全体美术老师 |
彭蓓蓓 |
|
第7周 |
音乐 |
教师开课 学情后测 课堂点评 |
执教者:周海鸥 前测、后测设计:陈少芝 前、后测数据汇总、分析:陈少芝 主评:温坚坚 教后反思:周海鸥 |
彭蓓蓓 |
|
第9周 |
体育 |
常规调研巡课 |
全体体育老师 |
彭蓓蓓 |
|
第10周 |
一至六年级 |
期中教学检查 常规第二次检查 |
全体音体美老师 |
彭蓓蓓 |
|
第13周 |
体育 音乐 |
五环调研课 常规调研巡课 |
全体音、体老师 执教者:黄彬彬 前测:李建南 后测:黄书伟 主评:温从伟 |
彭蓓蓓 |
|
第15周 |
美术 |
教师开课 |
执教者:彭蓓蓓 试课:林小青 |
彭蓓蓓 |
|
第18周 |
一至六年级 |
期末教学检查 常规第三次检查 |
全体音体美教师 |
彭蓓蓓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