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忌赛马》教学设计叶建欧
(2018-12-14 09:38:45)《田忌赛马 》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106页《田忌赛马》。
【教材分析】从“田忌赛马”的故事引入对策论的应用问题,对策论研究的是竞争的双方各自采取什么对策论才能够战胜对手。“田忌赛马”的故事学生都很熟悉,但是并不是从数学的角度去理解。在这里,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体会对策论的方法在实际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
1、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初步感知对策论的数学思想方法。
2、通过田忌赛马的故事让学生体会对策论的方法在实际中的应用,感受对策论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3、尝试用数学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简单的问题,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教学重点】通过列举田忌所有可以采用的策略,找出并体会田忌赢齐王的策略方法。
【教学难点】初步体会对策论的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游戏导入
玩扑克牌,比大小
1、
2、
【设计意图:以儿童喜爱的“扑克牌”游戏导入,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激起了学生的认知冲突,唤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为学生积极参与后面的学习活动打下了基础。实践证明,学生对游戏中的问题很感兴趣,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课堂气氛活跃。】
二、提出问题,研究策略
1、 ppt出示故事:田忌赛马。
2、
(1)出示表格:第二次比赛,田忌是怎样赢齐王的?我们从数学的角度来研究,你能根据故事情节填写这张表格吗?
|
齐王 |
田忌 |
获胜者 |
第一场 |
上 |
下 |
齐王 |
第二场 |
中 |
上 |
田忌 |
第三场 |
下 |
中 |
田忌 |
(2)小组合作交流,探讨田忌所有可能采取的策略
师质疑:田忌赢齐王的这种对策是不是唯一的呢?田忌一共有多少种可以应对齐王的策略,结果如何?下面我们分小组找一找,把田忌对齐王的所有策略找出来。
师:怎样找,才能有顺序,不重复、不遗漏呢?
(引导学生运用以前学过的排序知识来解决问题。)
(3)汇报交流,验证田忌赛马的最优策略的唯一性
|
第一场 |
第二场 |
第三场 |
获胜者 |
齐王 |
上 |
中 |
下 |
|
田忌1 |
上 |
中 |
下 |
齐王 |
田忌2 |
上 |
下 |
中 |
齐王 |
田忌3 |
中 |
上 |
下 |
齐王 |
田忌4 |
中 |
下 |
上 |
齐王 |
田忌5 |
下 |
中 |
上 |
齐王 |
田忌6 |
下 |
上 |
中 |
田忌 |
生:齐王赢了5次,田忌只赢了1次。田忌只有用自己的下等马对齐王的上等马,用自己的上等马对齐王的中等马,用自己的中等马对齐王的下等马,才能赢。
(4)模拟比赛,探究“先出”、“后出”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从自己的思维实际出发,给学生以充分的思考空间,学生们如鱼得水,焕发出极大的创造热情,自由地,主动地投身到数学活动中去,探讨田忌赛马的策略。在探究性学习中,学生按自己的想法去做、去发现田忌赛马的最优策略,学习成了一种乐趣,数学课成了活动的课堂、创造的课堂。】
刚才咱们玩牌时,叶老师总能赢的小秘密你发现了吗?(运用了田忌赛马的策略)
田忌赛马的这种策略在生活中的运用还有很多。四(1)班和四(2)班举行跳绳团体赛。决赛中,如果四(1)班队员先出场,四(2)班如何对阵才能取胜?
【设计意图:给学生以练习的主动权。这样改变了过去学生和教师单一的反馈的学习模式,形成了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的多向反馈,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提高了学生自我调控的能力。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游戏说明:10个圆片,两人轮流取,每人每次只能取1个或2个,谁先取到最后一个,谁就获胜。同桌互相玩一玩,在玩中想策略,最后反馈。
【设计意图:知识的拓展,培养了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通过谈感想,谈收获,使学生间互相补充,共同完善,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