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0的认识》评课稿

(2012-11-21 16:01:45)
标签:

杂谈

分类: 学校校本培训公开课教案及评课

《10的认识》

         肖玲玲

     数感是人的一种基本数学素养,是人对数学与运算的一般性理解。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感,既是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也是《课程标准》的理念是否真正落实到教学实践中的重要体现。宋绿藻老师执教的《10的认识》一课,从低年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特征出发,整体落实教学目标,采取多种教与学的策略培养学生建立初步的数感,让他们在过程中体验,在亲历中建构。

一、把握起点,创设情境

《10的认识》一课是在学生认识了1—9这9个数基础上教学的,学生在认识1—9的过程中,学会了数数、认识数字、数的顺序、比较相领两个数的大小、序数、写数和数的组成。这节课,既要建立数10的概念,又要为今后进一步认识数、进行加法运算奠定基础。宋老师精心设计了导入环节,利用故事9老是欺负0,让同学想办法,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兴趣。

二、观察操作,体验数感

数感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潜移默化的过程,而观察和操作是一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基本方式。宋老师遵循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规律,设计了目的性较强的摆小棒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分出10的组成,还让同桌合作记录下来。随着学生认识的推进,又有了“在列举数10的组成时,怎样做到不重复和遗漏”的问题产生,培养学生有序的思想,帮助学生记忆。

三、合作交流,发展数感

小学生喜欢游戏活动,喜欢和同伴一起合作活动。“能用数来表达交流信息”是《课程标准》关于数感描述的内涵之一。在学生认识了数10以后,宋老师设计了用数传递信息的环节:如“在生活中数10可以表示哪些事物?”在这个过程中,宋老师要求学生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从同伴对某些数量的描述中了解信息,让学生体会到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信息,丰富学生对数10的认识。

四、多种评价,注重细节

    10的认识这节课,难点应该是熟练掌握10的组成,所以宋老师涂色、游戏、对口令,让孩子基本熟练掌握。课堂上不仅有教师的评价,还有学生自评和互评。如在教学10的书写记录10的组成时,展示学生作品,让学生进行评价;在学生都通过练习闯关后,给自己掌声鼓励等。她让学生在评价自己中学会反思,学会改进,在评价他人中学会欣赏,学会批评,培养了学生的数学交流意识。鼓励学生进行展示、交流、评价,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有利于操作表象的形成,对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也起着重要作用。

当然,一节课不可能十全十美。听完课后也觉得有个别不足之处。如:虽然本课学生课堂上的讨论交流较多,但发现有时讨论的并不充分,过早停止讨论,影响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2012-11-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