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的认识》评课稿
(2012-11-21 16:01:45)
标签:
杂谈 |
分类: 学校校本培训公开课教案及评课 |
《10的认识》
一、把握起点,创设情境
《10的认识》一课是在学生认识了1—9这9个数基础上教学的,学生在认识1—9的过程中,学会了数数、认识数字、数的顺序、比较相领两个数的大小、序数、写数和数的组成。这节课,既要建立数10的概念,又要为今后进一步认识数、进行加法运算奠定基础。宋老师精心设计了导入环节,利用故事9老是欺负0,让同学想办法,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兴趣。
二、观察操作,体验数感
数感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潜移默化的过程,而观察和操作是一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基本方式。宋老师遵循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规律,设计了目的性较强的摆小棒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分出10的组成,还让同桌合作记录下来。随着学生认识的推进,又有了“在列举数10的组成时,怎样做到不重复和遗漏”的问题产生,培养学生有序的思想,帮助学生记忆。
三、合作交流,发展数感
小学生喜欢游戏活动,喜欢和同伴一起合作活动。“能用数来表达交流信息”是《课程标准》关于数感描述的内涵之一。在学生认识了数10以后,宋老师设计了用数传递信息的环节:如“在生活中数10可以表示哪些事物?”在这个过程中,宋老师要求学生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从同伴对某些数量的描述中了解信息,让学生体会到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信息,丰富学生对数10的认识。
四、多种评价,注重细节
当然,一节课不可能十全十美。听完课后也觉得有个别不足之处。如:虽然本课学生课堂上的讨论交流较多,但发现有时讨论的并不充分,过早停止讨论,影响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